快好知 kuaihz

2015年,迎来结束历史问题的最后机会

美国所受的制约,中国的转折点

原野:新年已至,请您谈一谈对2015年重要课题的想法。

川岛:2015年,美国奥巴马政权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考虑到财政问题、与国会关系等因素的束缚,恐怕无法打出各种果断的政策。美国在各种国际政治问题上愈发难以发挥其领导作用了。虽说如此,从全球范围来看,诸如乌克兰问题、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的“伊斯兰国”问题等,面对这类对世界秩序的严重挑战,美国即便无法采取大胆的政策和行动,也有必要予以处理和解决。

经济方面,为了构建全球新秩序,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都在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等区域框架的规则制定工作,这些工作能否完美收官将是新一年的关注点。不过,这方面也同样,就美国本身来说,其国内各种产业、国会、政权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将成为影响上述工作的重大问题

在美国所处的这种背景下来思考亚太地区问题时,可谓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毋庸赘述,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中国这个国家,现在或是尝试近似于19世纪“炮舰外交”(※1)的做法,或是提倡类似20世纪前半期那种重视主权和国境的外交,或是应对全球治理等近年来出现的课题,想方设法谋求获得更多国家利益。毋庸赘述,如何与这样的中国打交道是亚太地区的首要课题。

针对中国今后尤其会在东亚等“周边”地区强烈主张主权和安全保障这个问题,面临财政难题的美国似乎正在考虑调整包括日本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的安保体制,希望借助同盟国的力量,在保持与同盟国横向联系的同时,在保持美国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网络型的安全保障网。

美国能否很好地建起这种体制呢?美国提出“再平衡”时,不是以构建对华包围圈为目的的。其意图是在维护亚太地区稳定的基础上,从这一地区的不断发展中获得财富。但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则是:地区稳定才有益于获得财富,而要实现稳定,就应该加强美国和同盟国的军事力量。

从同盟国的角度来看,既然美国是这种思维,那么对中国就会更加强硬;然而,现实又并非如此,于是不免让同盟国产生无法彻底依靠之感。当然,在中国的眼中则是对华包围圈,引发起更为强烈的不满和排斥。当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上用切合自身国家利益的理论解释政策时,必须顾及到各个地区的看法,充分考虑能否赢得全世界的信赖,这或将是一个课题。

中国自身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习近平政权成立于2012年,最多连任两届共10年,任期第一个5年即将接近尾声。这既是总结现行政策成败的时期,同时也是着眼于下一个5年提出新的施政方针的时期。这在经济领域,即是所谓的“新常态”,意为不再追求过去那种年增长率10%以上的经济发展,而是要营造一种6%、7%的增长率并不低,属于正常状态的印象。这相当于一种发展战略的转换吧。或者说是要将资金分配给地方,力图使国内整体保持协调稳定。另外,习近平政权还在致力于人民解放军的合理化与直接掌控,这是密切联系到自身权力基础的形成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顺利推进。这些将决定2015年的总体方向。

而且还有香港和台湾的民主化动向,恐怕2015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民主主义、经济自由化、法制等支撑着我们当今世界的基础规则在中国将会怎样?从长远来看,2015年将是重要的一年。

最大的课题——历史问题

原野: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战后70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去年12月举行大选后,安倍政权长期执政成为定局,在各方面都有必要制定着眼于未来的议事日程。您认为比较重要的是什么?

川岛:安倍政权面临财政和经济等各种问题。首先是要在经济和财政方面展示安倍经济学的有效性,这是必须的。然而,2015年尤为重要的是历史问题。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外,我们还将迎来日清战争(甲午战争——译注)终结120年、日俄战争终结110年、对华《二十一条》要求提出100年。在历史问题上,世界总是以非常尖锐的目光看待日本;但反过来我也认为,这又是日本对这个问题做出某种了断,或者向世界展示自己力图了断这个问题之姿态的重要机会。因为10年以后,想必中国已经变得过于强大,日本的声音就更难在世界上引起反响了。而目前,日本还可以宣传自己的论理主张。因此,我认为不可错过时机。

不过,对华、对韩工作难度相当大。这当然是应该做的,而采用历史共同研究这样的形式保持对话或许是比较现实的办法。莫如说重要的是,要向国内外展示日本在对美、对澳、对东南亚切实谋求历史“和解”的形象。70年来,日本对美、对澳、对东南亚实现了各种形式的和解,应该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展示相关成果。围绕战争问题日本进行了侵略,也犯下了战争罪行。对此,日本在战后并非什么都没做。通过赔偿、和平友好交流事业和成立亚洲女性基金等,做出种种努力。首先,我想安倍首相可以立足于长期以来切实取得的成果,与相关国家的领导人共同发表某种形式的谈话,或是前往与历史有关的重要地点发表宣言、举行某些活动等。

原野:美国对安倍首相评价之低的原因何在?是由于历史认识问题呢?还是因为对其在本次大选中获胜后将会推进修改宪法等“鹰派”政策而有所警惕呢?

川岛:美国对安倍首相的评价似乎是在变化的。在我的印象中,安倍首相于2013年末参拜靖国神社后,美国的评价比较严厉,但后来又有所缓和。不过,那些自由主义者审视安倍的目光确实是比较严厉的。在本次大选的开始阶段,安倍首相提出了“过半数”的目标。尽管大多数人都批评称这个目标“太低”,但我对此的解释,是它在传递“并非旨在修改宪法”这样一种讯息。在日本国内,这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理解的讯息,而它却难以传递到海外。首先我们必须纠正整个日本都在右倾化的认识,解除人们对“鹰派”色彩的修宪行为的疑问,打消那些认定日本走向军国主义化等的言论。

在世界尤为人们关注的主题,是“民主”“自由”“人权”和“历史”。在“历史”问题上,尽管还处在着中国和韩国的某些主张,但分量最重的还是慰安妇问题。它涉及到人权问题,所以必须妥善处理。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在美国也是饱受诟病,因此与其盯着中韩来思考历史认识问题,不如着眼于美国和整个国际社会,思考如何向他们展示日本的形象。换言之,必须象展现日本是现有的重要普世价值的拥护者那样,妥善处理历史认识问题

能否改善与韩国的关系?

原野:在与韩国的关系方面,我们也将迎来日韩基本条约签署50年这样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中韩似乎存在某种不均衡性。中国方面显现出了积极寻求改善关系的迹象,但韩国却因为国内等因素而进展缓慢。

川岛:韩国方面,朴槿惠总统的个性及朴政权的特质似乎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尽管如此,韩国方面也传递出了时机逐渐成熟,寻求改善关系的各种动向等讯息。

韩方执着于历史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但重要的是青瓦台首先要拿出展开对话的态度。此外,我认为能否将历史认识问题中的慰安妇问题与其他事情分开处理,也是一个关键。恐怕应该对历史认识问题加以逐个分解,而不是笼统处理,否则日方将无法应对。

日本以前曾创立亚洲女性基金对前慰安妇给予了援助。尽管有人会觉得工作还不够到位,感到不满,但也应看到日方的努力并予以确切的评价,双方并非完全缺乏对话的基础。虽然很难,但或许只能一边寻求韩方对此的理解,一边推进对话。

日韩双方均为民主化国家,都是民主化社会。纵然领导人层面的交流出现中断,但民众仍在自由地进行交流。韩方也明白这一点,并非像日中关系那样,一旦高层关系中断,其他所有关系也随之中断。从这个意义而言,没有必要将日韩关系与日中关系等量齐观。

原野:纵观最近30年,中国和韩国在日本谢罪的同时,一直都在开展双面外交,谴责慰安妇问题和历史认识问题。如果说这种情况必须尽快破除,还是必须在慰安妇问题和历史认识问题上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吧。

川岛: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历史问题一直是与经济捆绑在一起处理的。当时日本经济强大,所以形成了抗议历史问题时附带要求日本在经济方面做出让步的形式。反过来说,强大的经济也成为了历史认识问题的“制动器”。但是,中国的GDP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而韩国虽然经济规模不如日本,但韩国人认为韩国企业已经比日本企业更加国际化,并对此充满了信心。他们希望在经济上从日本获取利益的想法大大减弱。日本应该认识到,今后再以经济作为交易筹码来处理历史认识问题已是不可能的了。

此外,2006年和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就战后赔偿问题修改了过去的判决。以往的判断认为,日本战后在与各国缔结和平条约时,要么是进行国家赔偿,要么就是对方放弃了国家索赔权,而个人赔偿则属于另外的范畴。但是,最高法院在此时做出了个人赔偿层面的索赔权也已被放弃的判决。由于过去个人可以索赔,所以各种索赔官司打到了日本的司法部门,通过司法途径得到了解决。但现在已经不行了。也就是说,除了经济外,司法部门在历史认识问题上也不起作用了。如此一来,我们就必须认识到,针对历史认识的处理方法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只剩下通过民间层面的交流加以推动或谋求通过政治决断来处理的选项了。

构建和平的逻辑与日本

原野:提到历史的和解,人们总会拿德国与法国的关系来做例子。两国签署了《法德友好合作条约》(Elysée Treaty),通过民间层面的交流推进了和解进程。我并不认为德国的方法一定适合日本,但也可作为一个参考。同时,纳尔逊・曼德拉在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建立民主主义国家南非共和国之时,组建了“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对历史做出了充分的认识,并得出 “原谅但不忘却”的原则。在近15年里,日本似乎并未确立这种合乎逻辑的、辩证式的做法。

川岛:的确,只有站在构建和平这一构想上的和解,才有可能采取这种做法。比如在非洲等地平息冲突的过程中,如何在冲突结束后着眼于孩子们的未来进行教育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历史问题也涉及其中,存在“原谅并忘却”、“原谅但不忘却”“不原谅也不忘却”几种模式。中国和韩国就是“不原谅也不忘却”。虽然日本没少道歉,但中韩两国的最好的反应,也只是“原谅但不忘却”,多数时候是“不原谅也不忘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构建和平的方式,两国国民应该如何实现和解、营造和平环境的考虑或许很不充分。《法德友好合作条约》也未必是以实现战争和解为目的的条约,但就结果而言,该条约作为和解的手段发挥了作用。

日本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统治结束,作为战败国,存在着难以主动提出和解的一面。不过我觉得,通过追溯既往的形式再次回到那一阶段,以构建和平的思维,着手开始某些力所能及的行动,这种做法也未尝不可。

我们固然可以从德国和法国的例子中学到一些东西,但难以将其作为“成功事例”直接套用到东亚地区。因为战后西欧成立了欧洲共同体(E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进行经济及安全保障方面的合作,和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实现的。在东亚地区,日中之间存在安保方面的问题日本与韩国和台湾之间也没有NATO那样的地区性安全保障体系。不过,日韩双方都已实现了民主化,安全保障也有可能走向地区化,所以莫如说应该着眼于未来。

最大的焦点——“安倍谈话”

原野:今年,新的首相谈话即“安倍谈话”,将如何表述慰安妇问题可谓是一个重大问题,稍有差池,或许会酿成更加严重的事态。

川岛:尤其是慰安妇问题,不仅是历史问题,也涉及到人权问题,容易被人作为有悖于普世价值的问题来对待。换言之,这不是与中韩之间的问题,而是有可能导致日本与整个欧美世界为敌的一个问题,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日本应该本着该说的要说的态度来应对和处理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认清这个大原则。当然,由于存在许多误解和事实认定的误差,应予以大力纠正。

假设安倍首相将发表谈话,恐怕也不会否定村山谈话及河野谈话,而是在继承这两份谈话的前提下重新发表谈话。既然政府也表态会继承这两份谈话,那就不能变了。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届时,如果首相发表一份像护膜般覆盖了村山谈话及河野谈话那样的谈话,就可能给国内外留下新谈话与前面两份谈话存在矛盾的印象。明明说了要继承谈话,如果再发出让人产生不同印象的言论,就会给别人提供做出各种解释的余地。再重复说一下,我们不是要和中韩对抗到底,我们不去违背普世价值,这是对中韩的反驳,但却有可能引发与华盛顿、欧洲等为敌人的事态。

当然,此时也没有必要去随声附和欧美那些基于误解的过度的自由主义言论。我们需要采取双管齐下的对策,除了查明并宣传历史“事实”外,还要从现在的人权问题的角度加以应对。

日本在普世价值观方面,与美国、欧洲等都很好地实现了和解,并妥善地处理了这些问题——我希望新的谈话能表明日本的这种形象,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中韩两国的言论予以有力的反驳。此外,日本并非一直与中韩敌对,众所周知金大中先生和温家宝先生对日本的工作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所以立足于此,我还希望将日本过去的努力,以及中韩对此的评价都很好地融入谈话之中,向人们展示日本一直在致力于处理这一问题

长期政权才可谋求实现的战后问题的“终结”

原野:纵观整个亚洲,2015年以后,以东盟(ASEAN)为中心,将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圈。为此首相相当拼命地历访了亚洲多国,然而这是否在日本的外交中发挥出充分的作用了呢?

川岛:首先是应该如何看待东南亚,作为日本的东南亚外交或是ASEAN+3(东盟加日中韩——译注)外交的基础,是基于亚洲的区域融合有助于整体发展这一思考的。因此,不同于欧洲,没有太多希望塑造“欧洲人”这种情感因素。不断加强经济关系,并在其间建立起各种完善的规则,我认为这就是融合。

今后恐怕重要的是,即便不必塑造东亚人,但考虑到东南亚或有关地区将会不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应该建立起富有温情的稳健关系,再次有重点地开展留学生和国民之间的交流。我认为已经进入了应该再次与东南亚民众构建面对面关系的时代。那已不再是日本对东南亚实施援助的关系,而是彼此对等的合作关系。日本现在需要转变思维,将东南亚视作一个有力的参与者,展开对等的交流,为此提供应有的预算并下足功夫。在这一点上,我对最近成立的国际交流基金亚洲中心寄予期待。

原野:在亚洲地区,日本还面临朝鲜和北方领土等遗留问题

川岛:由于自民党政权将在今后4年继续执政,所以我认为这是个重大机遇。换言之,解决这种领土问题,既需要花时间,也需要领导人之间的互信关系,所以我认为只有安倍政权才能攻克这个难题。尤其是朝鲜,对致力于结束战争状态和殖民地统治、构筑正常关系的日本战后外交来说,它是最后的一块拼图零片。彻底结束战争,终结殖民地统治,构建正常的关系,这只有对朝鲜还没有完结。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战后问题的“终结”。安倍政权能够真正做到,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对外传播日本与对日传播

原野:我们nippon.com(日本网)也即将迈入第四个年头。您认为我们今后应该做些什么?

川岛:第一,有人指出日本的社会差距不断扩大,民族主义在国内各个方面抬头。许多国家的国内舆论在看待本国问题时极具多样性,而目光转向外国时,观点却非常单一,往往是以一代全。日本也有一些不太被外国人理解的地方。无论是东亚还是欧美,始终都不太理解日本其实也具有多样性。

政府的对外宣传就是要“宣传日本的正确形象”,而我却认为,即便不是日本的正确形象,也可以宣传一些日本国内的不同观点。当然,没有必要发表极端言论,可以专题等形式,积极向全世界宣传日本在同一问题上的多种意见。通过不同的观点,可以展现我们的多样化讨论和想法。我认为发布国内问题的信息也具有意义。背后的目的并不只是希望别人理解日本,而是要告诉大家这样一种信息,即在某种意义上日本又是课题先行国家,现在正在应对什么问题、有哪些选择、出于怎样的考虑做出了哪种选择、结果如何等等。并且,这些信息要很好地以档案库形式保留下来,让人身在国外也可随时查找。此举意义非常重大。

第二点,要表明日本是如何看待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件、现象的,比如东亚地区发生的事情等,这点也非常重要。比如人们会认为,既然中国有反日游行,那么日本也会有反华游行。事实上并非如此,日方是如何看待反华游行的?日本国内不会为报复而发生反华游行——这些情况都应该好好宣传一下。或许同时还可以宣传一下日本并非对全球事务及海外情况毫不关心,告诉大家日本所持的观点。

第三,尤其是在2015年,应该回应人们对日本在历史问题,或是前面提到的各种普世价值问题方面的看法;进而还要通过nippon.com(日本网)的日文版网页,向日本国内介绍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对日本的看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还希望能够通过历史和其他各种问题,将外国人对日本的看法传播到国内。

注:

(※1)^国际政治用语,指强权通过展示自身武力,迫使他国接受其要求的外交政策——译注。

被访问人介绍:

川岛真,nippon.com总编。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专攻亚洲政治外交史、中国外交史。1968年生于东京。1992年毕业于东京外国语大学外语系中文专业。1997年修满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博士课程学分后退学,获博士(文学)学位。经任北海道大学法学系副教授后,担任现职。著作有《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2004年)、《通向近代国家的探索1894-1925》(岩波新书中国近现代史系列丛书2 2010年)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迎来  迎来词条  结束  结束词条  最后  最后词条  机会  机会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智库

 中国的治理改革(1978-201...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并且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