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现层面,政策的操作杠杆有很多,有国际舆论、资本、产业、人民币国际化、组织等,还有法律、信息、策略、企业等多种要涉及的要素。
“新丝绸之路”计划对新疆的要求
那么“新丝绸之路”计划对新疆(或乌鲁木齐)的要求是什么?我择其要点,简单分析如下:
首先,社会要稳定,社会氛围要改善。
这个要求似乎与中宣部的讲话口径差不多,表面看着没什么意思,其实很重要,实现上脱离不了这样的要求。这次来感觉最大不同点是大家的信心不如我上一次来所看到那样充足。我上一次来乌鲁木齐,看到维汉两个群体,大家都很阳光,欣欣向荣的感觉,人和人之间很亲和。但这次来有些不同。
谈到新疆问题,很多人会说担心乱。其实,乱不怕,信心最重要!治安也好、社会稳定也好,你再不稳定,能有以色列社会的不稳定吗?天天跟巴勒斯坦较劲,迫击炮弹横飞,连大街上的小姑娘都人人身背冲锋枪。但无数的中国人,不是照样乘着飞机,跑到以色列去参观、购物,企业家们该合作还合作,该干嘛还干嘛,无数的学生到以色列去留学,什么也没有受影响。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在信心。你有信心了,很多事情就不是事情了。我们新疆的问题,似乎是正相反,各界的信心似乎严重受挫。
以色列为了稳定,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增加信心。比如修建了隔离墙,而且这还是中国工人施工的。据称,巴勒斯坦朋友就抗议说,你们到底帮谁呢?怎么还帮着以色列修隔离墙呢?实际这是商业行为。这个隔离墙的关口检查起来力度也很大,天天拿着冲锋枪瞄准对着你来检查,这是全民皆兵的国家和社会。但是,以色列的生活秩序是正常的,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我觉得面临治安、政治风险、动荡挑战是真的,今后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没到剧烈冲突的程度。我到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凡是住家里有绿色门框的,都是烈士之家,这种人大家来养着。冲突严重到那个程度了,但人家的社会还是稳定的,信心没问题。
我没有看到分析新疆社会的报告,但我认为,现阶段还是没找到治理的真正方法,有效的做法还有缺失。可能有一些方法还比较老,有一些方法是几十年前沿用下来的,如果在这些方面做一些专项研究,应该就会有所突破,不但效率提高,肯定还可以实现社会的稳定,最重要的是,可以提振大家的信心。一个社会,稳定要围绕着信心去建立,否则稳定也是假稳定。
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
我这次来到乌鲁木齐,看到城市有了很大的进步,短短的几年时间,基础设施明显有改善了。我当年来的时候找个五星级酒店都很困难,就两、三家五星级酒店,现在遍地都是了。酒店以及必要的房地产设施,对各类总部的设立提供了便利条件。新疆,尤其是乌鲁木齐应该多搞一点总部经济,来这里设立总部的应该是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应该是中亚国家的商人,应该是其他国家的商人,这样才能够实现国际化的乌鲁木齐,把城市砝码增加份量之后,就算东突分子采取行动,也得小心点。所以,乌鲁木齐的基础设施和建设,对维稳和新丝绸之路,都是很重要的。
第三是完善而开放的信息系统。
安邦咨询是搞信息出身的,所以我们从来都主张信息开放,因为只有开放才能了解情况,只有开放才能掌握情况。如果搞封闭,封闭的是自己,而不是封闭社会,事实上,社会也很难被封闭。美国的情报和信息理论早就在“9·11”之后就做了重大的改变,“9·11”之前走的是封闭的道路,也就是尽可能在特权允许的范围之内,分享关键的信息、关键的情报,以便压低社会信息的共享水平。但在“9·11”之后就发现犯了大错,于是美国就把情报理论做了根本性的调整,强调的是共享,部门之间的共享。这种分享和共享确实出现了维基解密、斯诺登等那样的人和事,但情报理论界并没有因此而出现改变。因为有无数个斯诺登,现在依旧埋伏在各个部门里面,平时你根本发现不了,但因为你的信息分享和共享,就可以让他飘起来了,一下子被发现,原来某个人就是斯诺登。
所以分享和共享信息,应该是进步,信息早晚是要开放的。新疆要想开放,没有信息的开放,怎么可能实现开放呢?在北京,宽带现在最多可以在某些地区做到1000兆,而在德国产业规划标准里,也就是工业4.0里面,要求起步就是7000兆的带宽,WIFI一旦做到这样的带宽,生产活动的组织形式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比如,过去的组织形式是在车间,蓝色的厂房,一个流水线的设计,一个工位与一个工位,由生产线联结在一起,这是一种组织形式。但在工业革命4.0的基础之上,因为WIFI的存在,生产过程重新获得了组织,这是重组啊,我们可以打开脑洞想象一下。你的第一个工位可能是在乌鲁木齐,第二个工位就是在中国的上海,第三个工位可能是在越南,第四个工位是在广州或是深圳,大家彼此都是通过高速的互联网组合起来,加上3D打印等技术,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态,这就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了,只是这种产业革命一定是需要信息支持的。
我们要想谈进步和发展,如果远离这些东西,我们的发展在哪里,怎么去发展。所以信息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维稳”问题,除了“维稳”之外,还要考虑发展的问题,总是这样捂着盖着,临时性的做法可以,但长久下来,不是个事情。因此还是要从长计议。
第四个是高铁。
“新丝绸之路”与高铁技术密切相关。陆权复兴根本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运费的比较。海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海运相对便宜,这样就需要海权来维持,所以海权是建立在海运运费低廉,效率很高的基础之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赶几匹骆驼,运送一点点物资,费用成本是很高的。所以古代栗特人的存在实际是作为物流单位,专门搞运输。在当时的世界经济结构里面,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整个丝绸之路,实际不是一个连续的运输过程。从中国长安一直到波斯,在这个非连续的过程中,一匹丝绸并非是从长安被运到了波斯,准确地说是,经过了无数地交易,才最终被交易到了波斯、伊朗或是古罗马。从长安开始,走出城门可能几十公里,这匹丝绸就被卖给了另外一个商人,那个人拿这了匹丝绸又卖给另外一个人,就这样,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去转卖,层层转卖,路也越走越远,一直卖过玉门关,从玉门关再往西卖过了中亚高原,又从中亚国家一直卖到了伊朗,这些都是通过不同部落之间的交易进行的。
交易是关键,只有交易才给古代的物流以最大的激励,每个部落在交易过程中都赚到了大量的钱。所以他们愿意把部落牢牢地锁定在那里,一直干“运输”、“转手”的这个活儿,一直干了一千多年。当然有一个结果必然会发生,这匹丝绸在长安是一个价钱,层层转手到了伊朗,到了罗马,到了欧洲,那最后肯定是天价了。实际也恰恰如此,就是天价。因为中国的丝绸,在当时就是国际货币,就是现在的美元,就是现在的欧元,等同于黄金。据说丝绸实际比黄金还要值钱,所以古罗马人还颁布过法令,禁止丝绸交易。
这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陆上运输很费力,陆权的确保也不容易,所以海运一出现,原来陆上的丝绸之路就稀里哗啦地被冲垮了。不过,现代技术导致了一个梦幻般的工具出现,那就是高铁的出现。高铁有客运和货运两种,目前大家看到的是客运,实际货运技术早已成熟,甚至连韩国都已经掌握了。高铁的速度很快,等于货运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了,运价出现了下降。这种技术的出现,实际改变了历史,“新丝绸之路”因高铁技术而有可能再度重现于世界,顺带拉动中国重新回到陆权世界。
当然,高铁技术只是陆权复兴的因素之一,这一点千万不要误会。对于新丝绸之路的支撑因素,更多的还有中亚国家的发展问题,产业和资源问题,金融协作问题,以及其他我们前面讲过的问题等等。
第五是乌鲁木齐国际化水平。
新丝绸之路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乌鲁木齐成为麦金德所谓“世界岛”的中心,所以要具有一定的国际化水平是必须的。这次看到乌鲁木齐的国际化水平已经有了不小的提高,区域影响力正在扩大,我想今后还可以做得更多。乌鲁木齐可否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新疆紧邻的国外地区虽然贫穷,但中亚和阿拉伯区域的金融需求是存在的,伊斯兰基金的规模也很大。像沙特、科威特等国都会把它储备的一部分放到伊斯兰金融里面。只是这种基金要求遵守伊斯兰教义,这是需要考虑的地方。还有一个问题,伊斯兰金融一般要求资金投一定的比例在清真寺,还有一部分是大学,还有一部分是医院。怎么去协调这些特殊的金融关系,还要研究。过去我们的原则是资本主义的钱不能拿,那么今后伊斯兰的钱是不是能够拿?这需要讨论和研究。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大量的石油资本,这些石油资本也有投向高增长地方的要求,所以存在合作的可能性。
新丝绸之路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亚欧跨国共同市场体系,新疆的市场体系如果与这个共同市场接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一体化,遵守共同的贸易和投资法律,维护共同的市场秩序,那么我想会有更多的阿拉伯石油资本愿意考虑这个地方,起码也会派出办公室和人员,甚至把一些基金的总部设置在这个地方。乌鲁木齐的国际化水平将会快速地上升,很多服务业会被拉动起来。所以国际化是将来乌鲁木齐必须面对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和挑战,在城市规划里,国际化社区,还有国际化第三产业,要相应地有体现,专业地服务业、生产性的服务业在什么位置,这些要统统加以考虑才可以,这样才可以谈得上国际化。
第六是阿拉伯语的教育。
英语、汉语、阿语的教育很重要,如果新疆不抓紧,宁夏就做到前面了。我感觉新疆在很多发展问题上,考虑眼前的比较多,短平快的比较多,具有远见的考虑相对比较少。比如今天我跟一个领导交换一些看法,他说现在缺乏老师,尤其是缺乏双语老师。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是,找一部分赞助的资金,请内地老师到新疆工作个三年时间。我提的意见与此不同,因为如果是这样去考虑问题,它还是三年的短期想法。应该的做法,出发点就必须是长期的,要成立专业的教育学院,为教育学院的发展筹集资金,对长期工作的人来说,金钱对这些老师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荣誉和社会地位,这个也许更重要。也许只有荣誉和社会地位这两样东西,才能够让他一辈子扎根在新疆。
怎么办呢?可以在教育学院的基础之上,给他们一定的学术性的职称和地位,他在内地在东南沿海可能评不上教授,评不上助理教授或者是讲师,而在这里可以给他这样的学术职称,他就有这样的荣誉和学术地位,再加上配套一些物质方面的安排,可能就引导出一批愿意长年在这里工作的人。我可以告诉大家,只有我们的官员自己尊重教师的荣誉,我们的社会才会尊重他们。如果我们自己对教师的考虑就是临时性的安排,只是用钱安排他们来讲三年课而已,那要想让他们赢得别人的尊重,恐怕是难上加难。类似这样的情况,如果考虑长远一点,我们都可以设计一些专门的方案去逐个解决。国外政府经常搞一些项目和计划,某个市长说要解决教育问题,要引进三十名老师。他就把这个事情做成一个计划,起个名字,去加以实现。这样效率很高,社会透明度也足够,大家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清清楚楚。预算和规划都很容易控制,很容易掌握。
第七是会展经济。
作为新疆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总要搞一点会展经济的,因为它具有产业领头羊的作用。会展中心、展销中心都是和第三产业相关的,我不再多说了。宁夏这方面做的很多了,他们投资力度是相当大的,慢慢地就发展成为交流、交际的中心,只有成为交流和交际中心,这种交流和交际活动本身会牵扯出来大量的经济行为,可能是投资行为,也有可能是生产行为,也有可能是其他的财富性地活动。所以这种交际性中心的建立非常重要,会展中心等各种各样中心的建立,行业性的、政府的、官方的、民间的都可以做,做的越多越好,这些都是品牌宣传,附带地产生了大量的服务业。
新疆的产业发展问题
我特地再多讲讲新疆的产业问题,尤其是与“十三五规划”相关的产业发展问题。
我个人担任了很多城市的“十三五规划”战略顾问,就是那种“拿了钱还到处提意见的人”,我在对新疆的产业问题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发现了几个问题。对于新疆的产业发展问题,我的建议是,最重要的是汽车工业。产业虽多,诱惑虽大,说的都是天花乱坠,但新疆的产业管理部门必须知道,汽车工业对新疆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这个产业与维稳,与新丝绸之路,与新疆的社会经济环境都有重大关系,所以它就是新疆产业当中的“天王山”。拿下“天王山”,新疆的产业大格局就定下来了。
应该说,汽车工业在新疆已经发展了不少,民营企业搞得也比较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总体看,水平还有限,现在很多车辆改装一下就出口了,在中亚国家还挺受欢迎的。在这会方面,印度汽车工业是个参照。印度在汽车工业投入做了很大的努力,印度的汽车技术水平和设计水平都很糟糕,根本追不上中国的水平。但是他把车做的很结实,钢筋焊得很多,虽然很笨重,但结实啊,结果卖的很贵。从尼泊尔到斯里兰卡,到处都有印度的产品,南亚就成为印度的传统市场了,现在他们也积极向阿富汗和中亚国家大力推销。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是有原因的。
汽车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后面有大量的产品和商业要跟上去。一旦谁跟上去,谁就会占领一部分市场,我们占了是我们的;如果印度占了,就是印度的。而印度一旦占领了中亚国家的市场,对我们是很不利的。我们可以看看,中亚国家市场一旦为日本或是印度占领,对新疆而言会失去什么东西——如果说在新疆建立大规模的汽车产业,它的产业效率相较于环境比较高。它与钢铁、化工、纺织不太一样,那些产业都各有各的问题,不太适合新疆。汽车制造业通常会训练出大批拥有高素质、有纪律性的产业工人,而有纪律的产业工人队伍,恰恰就是新疆今后经济起飞所必须拥有的条件。说一千道一万,得有人才能做事,而且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需要有技术性、有能力、有素质的产业工人才可以,而这些个要求,汽车工业都可以提供。还有汽车的附带产业,售后服务业等等,这是一个大产业。
新疆有很多人羡慕上海,因为上海的金融服务业搞得好,但上海为什么搞金融和服务业搞得好?这是人才决定的,因为上海有过一段殖民地社会的经过,有过一段产业社会,那个年代里面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对纪律要求比较适应的人才。而在新疆以及其他的北方地区,大都没有经过这样的发展阶段,就没有这样的人才,社会上对纪律性的考虑,对法律法规的接受度、容忍度都不高,政府的治理成本就会大幅度提升。所以,我建议新疆自治区应该向中央和国务院大力争取,把第三汽车制造公司放在新疆,从地缘战略的角度看,甚至可以考虑放在南疆,这是最好的一种选择,也是最理想化的一种选择。如果中国有三汽,这三汽就应该在新疆。现在国务院一直在力推混合所有制,能不能考虑国营占一部分,民营占一部分,能不能在开始设计和建造的时候就考虑采用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来搞“三汽”。有了第三汽车制造行业在新疆,起码也要有几十万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吧,新疆一下子就出现一大批工资收入比较稳定的产业工人,对新疆而言,有这几十万产业工人,习惯于、适应于大工业生产的年轻人,这对新疆是什么影响啊,这将会是天翻地覆的改变吧。
还有一点,汽车这个产业比较特殊,它本来就有培训体系在产业链当中存在,一定会有技工学校、设计院、研究所等专业服务业存在,所以引进了这样的汽车产业,就等于引进了庞大的教育体系,一个行业的产业教育体系,技术性的教育体系,连设计到培训,再到教育,都有了。从学生到教授都配套了,而且非常成熟,不用到处找老师和教材,直接进来就有。
那么新疆搞汽车产业,市场是否成熟?这个问题在十几年前,安邦咨询在新疆进行调研的时候就解决了。有没有这样的市场?当然有这样的市场。因为新疆道路的条件和中亚各国的道路条件普遍要比内地消耗量高得多。当年我穿越新疆沙漠,实际估算的结果,北京开三万公里,相当于新疆一万公里的路况。在新疆,轮胎的消耗和零配件的消耗量极大。同样换算中亚国家是5:1,因为那边的道路更差,折算到车辆的使用寿命也是同样的。也就是说在内地能开五年的车,在新疆或者是中亚国家可能开上一年就完蛋了,就报废了。保养的成本、零配件的供应,与消费的程度、采购的程度都有巨大的关系。所以第三汽车制造产业放到新疆是有可能的,它的市场空间条件是存在的。
新疆这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很猛。其实大可别着急,先把汽车产业给建起来再说,如果到处大建高速公路,财政负债很高,而且这么一弄,汽车项目就只能上轿车了,那个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如果你不上那么快的话,越野车就会变成主力产业。我们知道长城哈弗是民营企业,以保定为基地的。现在年产量已经50多万辆了,已经成为中国骨干的汽车制造产业了。所以,产业发展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有时序的,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对于新疆来说,如果国务院发改委不愿意立项,我建议自治区可邀请民营汽车制造厂到新疆来;没有汽车制造业的企业愿意来,你们就建立一个基金,专门培养一个新疆的第三汽车制造厂。就要来个“三汽”,新疆本土培养的,怎么不可能啊?无非就是政策优惠,无非就是金融优惠嘛。
从环境角度比较起来,汽车制造业对水资源的消耗还不是很大,真正消耗大的是钢铁、化工,那个水资源的消耗量惊人。农业当然也是耗水大户,也是很惊人的。如果不把油漆外膜这块放在新疆去生产,环境压力会更低,产业上的好处就更多了,会对新疆发生很大的改变。如果你们的重卡和商业性的卡车、越野车做得好,对中亚各国的出口就可以做的非常好,一定会有竞争力,可以形成自有的品牌,自己的零配件基地,培养自己的产业工人,培养自己的技术、设计、文化艺术人才。
伊斯兰文化在汽车领域表现在装饰上很有特色,一辆卡车上的装饰,很有伊斯兰风格的东西,民族风就表现在这上面。不过,这样就要求有自己的具体设计和技术性的转化,要有一定的技术条件,要有设计师和材料。只要这些条件具备了,这又是一个产业,而且非常适合个体和小企业经营。只要有了汽车工业,像这种生意,可以铺开到中亚国家去做。我认为,假如“三汽”能在新疆落地,这个产业规模完全是不可设想了,我对此感觉比较乐观,我甚至有一种看到“新丝绸之路”曙光出现的感觉,这个影响是很大的。
新疆的贸易问题
对于新疆各地的“十三五规划”来说,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贸易。贸易当然分成内贸和外贸,但在新疆,这两个在不少地区可以合并考虑。我要稍微批判一下新疆的产业政策,贸易的作用在新疆被严重的低估了。
贸易在新疆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丝绸之路就开始了,几千年的巴扎贸易(民间贸易)始终存在。我不是说新疆不重视巴扎建设,不重视市场建设,我是说低估了市场建设在民族地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城市规划方面。我还是从产业关系上来讲一下,很多产业是存在密切关系的,产业不是装饰品,建好一个摆在那里就算了,它是有机的,动态的。可以长大,也可以变小,甚至彻底消失了。我们看现在这个巴扎,我们看乌鲁木齐,它也有一个大巴扎,去过土耳其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人可以比较一下,乌鲁木齐这么大的一个城市,有几百万人口,里面最主要的大巴扎跟人家差多少?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无论是从管理水平,还是从产品的丰富程度,差别都很大。乌鲁木齐是有代表性的城市,如果它都是这个样子,其他地方可想而知。无论怎样讲,新疆城乡的贸易市场建设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可能既不知道如何建设,也不知道如何管理,如何推进。有的只是一些表面文章,市场即使存在,恐怕也是半死不活。其实,贸易市场大巴扎建设,那是经典的“富民工程”,我认为新疆,在“十三五期间”,要将各地的大巴扎建设当做最主要的富民工程来做,看谁搞的好,看谁搞的活。你如果问西方国家的市长,怎么发展经济,怎么搞活城市啊?他不会告诉你做了多少产业,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说商业繁荣到什么程度。商业繁荣,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常识。
如果乌鲁木齐和新疆的大巴扎建设的好,那么就可以向中亚各国普及了,这个国际化今后就好做了,因为大量的外来人员会到新疆来做生意。有做大生意的,还有更多的人,一定是做小生意的,这种人也要欢迎,也要有适合他们的生意去给他们做,这就是新丝绸之路的内涵所在啊!关键在于老百姓的财富积累。所谓中国的吸引力,其实也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