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俄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影响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战略构想,“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 实质上是为中国确定一个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对此,俄罗斯积极响应,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设想,并愿将跨欧亚铁路与“一带一路”对接,创造出更大效益。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与普京总统签署了《中俄两国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开启了中俄合作的新时代。

一、中国俄罗斯的贸易合作

苏联解体初期,中俄之间的贸易仅为60亿美元左右,多年来两国之间商贸交往发展迅速。虽然美欧等国家在2014年开始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卢布疲软,但中国俄罗斯的贸易仍然保持积极态势,贸易总值952.8亿美元,同比增长6.8%。俄罗斯出口中国的商品增长4.9%,达到416亿美元,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商品增长8.2%,为536.8亿美元。目前,中国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俄罗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中俄之间经贸合作目标非常明确,即到2015年达到1 000亿美元、到2020年达到2 000亿美元。

从贸易结构来看,中俄之间的贸易结构比较单一,多年来保持不变的格局。 2014年,俄罗斯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仍然是矿产品、木及制品和化工产品,这三类产品出口额分别占俄罗斯中国出口总额的77.7%、6.8%和4.0%,为288.9亿美元、 25.1亿美元和14.7亿美元,增长235.7%、12.6%和下降7.4%。俄罗斯中国的出口中能源原材料占比较大,与其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的整体结构完全吻合,充分体现了俄罗斯能源为经济主体的特点。中国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家电等日用消费品。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整体结构的调整,中国俄罗斯出口的产品中机器设备的比重不断增加,占到近50%。但是此类产品中又以电信录音设备、办公设备和家电等一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高新技术产品。2014年,俄罗斯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的进口额分别为234.7亿美元、49.2亿美元和39.8亿美元,占俄罗斯中国进口总额的46.2%、9.7%和7.8%。但是,伴随着美国和欧盟对俄经济制裁的加剧,俄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变化。2014年7月美国和欧盟对俄实施深水钻井、采油和页岩油开采技术及设备出口设限,俄罗斯从实行制裁国进口的相应设备从64%下滑到54%。俄罗斯转从中国进口钻探和掘进机零部件等设备,仅半年间,从中国的进口量增长8%,进口额达到3.66亿美元。

从贸易主体来看,伴随着贸易方式从混乱无序到有序的自由贸易方式的转变,一些缺乏经济实力的小企业逐渐退出,经济实力较强、经营规范的大中型企业占据中俄贸易市场交易主体地位。但是,从长远合作和发展角度,中国更重视与俄罗斯在航空、太空和其他高技术含量领域的大型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俄罗斯也希望能在建筑业、加工工业、研制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与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展开进一步合作。

二、中国俄罗斯的投资合作

作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俄罗斯具有很大的潜在投资市场。据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俄罗斯位居第64位。据美国高盛公司的预测,俄罗斯的投资环境有望在2020年前超过意大利,2025年前排在法国和英国之前,2030年前超越德国水平。

2011年以来,中国对俄投资呈现较快速度增长。2011年中国对俄的直接投资为5.68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63%,同年对欧洲直接投资额的增速为8.4%。2012年,中国对俄投资总额为6.6亿美元,增长116.3%。2013年,中国对俄的投资总额为40.8亿美元,增加518.2%。按照对俄罗斯的投资国别排名,中国成为继塞浦路斯、荷兰、卢森堡之后的第四大投资国。2013年,中国公司在俄罗斯新签承包工程合同2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7亿美元,同比下降19.7%;中国公司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0 740人。

中国对俄的直接投资多集中在林业开采、农业、矿产开采业、商业、服务业、加工业和建筑业等领域。中国重视与俄罗斯大型投资项目合作,并尽量签署政府间协议,原因是能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中方在投资的项目中,强调使用中方劳动力和购买中国设备。俄罗斯在某些领域的合作虽然称为是双边合作,但项目的实施全部依靠中方的力量,在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如此。2013年,在俄罗斯工作的中国劳工数量为18 822人,多集中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农业、建筑业和木材加工行业。

俄罗斯中国的投资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运输业。目前,正在实施的俄罗斯中国投资较为成功的项目为:(1)2010年,俄罗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公司与黑龙江建龙有限公司在双鸭山市共同合作建厂,俄方投资总额为1.8千万美元;(2)2005年和2008年,俄铝集团投资1.5千万美元在山西省先后购买两个工厂用于生产阴极块;(3)俄罗斯石油和中石油共同在天津投资炼油厂,此项目总投资额为50亿美元,俄方投资占总投资额的49%;(4)由古比雪夫氮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和易商贸公司共同投资的“古比雪夫工程塑料公司”在上海建立,投资总额1.8千万美元,俄方投资0.81千万美元;(5)俄联邦西伯利亚分院核物理研究所与上海重钢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上海隆鑫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483万美元,俄方投资额为1.1万美元。

2013年,俄罗斯中国投资项目69个,同比下降5.5%;对中国投资额为2.208千万美元,相较于2012年的2.992千万美元下降-26.2%。为避免高额的税率,俄罗斯企业的投资资金大部分通过在香港注册的分公司转到中国,这是造成统计数据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较于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中俄两国投资合作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存在着较多壁垒,未达到便利化的状态。中俄投资便利化的实现不仅可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同时可以带动中俄贸易快速发展,促进中俄技术进步,发展新经济,增进就业,为中俄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为此,中俄两国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2009年,中俄两国政府签订《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通过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保障体系,促进双边投资合作。2011年10月,“中俄投资基金”成立,主要用于对中俄重大双边合作项目、双边贸易相关项目、俄私有化和国际化项目的投资。2012年,俄罗斯总统访华期间签署了成立俄中投资项目的文件,进一步深化和推动了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2013年8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俄中投资合作常设工作组第4次会议上,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和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签署了《关于落实〈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这一备忘录旨在改变过去20年来经济合作的传统形式,并促其转变为更高和更具创新性的合作模式。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中俄签署了32项协议,总价值达250亿美元。其中,包括中国俄罗斯提供数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贷款、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之间的一项60亿元人民币信用额度协议等。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中俄之间投资项目是由两国共同投资的基金推动和落实的,中俄投资基金中俄投资基金成立于2012年6月,以有限合伙制形式设立,进行商业化运作,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和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DIF)各自出资10亿元设立,并计划向中国和其他国家投资者募集10亿美元至20亿美元资金,主要投资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商业项目以及与俄有关的中国项目。按照此前中投和俄罗斯相关方签订的备忘录,双方在投资项目选择上主要关注包括大型基础设施和物流领域、具有高附加值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领域,以及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增长型投资机会。就是最为活跃的机构之一,并已取得卓越的成绩。2014年5月,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公布了4项中俄投资合作计划,涉及基础设施、房地产和矿业,这些项目将通过中俄投资基金进行实施。同年,中俄投资基金还以4亿美元的金额与OJSC远东与贝加尔湖区域发展基金合作共同投资,修建中国俄罗斯在黑龙江上的第一座跨境大桥——同江大桥,大桥建成后将大幅度缓解中俄在远东边境贸易铁路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 促进两国边境贸易的增长。 此外, 该基金还与天津永泰红磡集团共同建立50亿元人民币基金, 用于投资中俄两国旅游基础设施和养老社区。 未来该基金还将趋向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领域, 除了农业、 自然资源和能源等传统行业外, 亦有兴趣涉足物流、 医疗和电信等服务行业。

相信“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为中国俄罗斯间的投资合作带来新的动力,其投资重点区域为基础设施领域。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中俄能源合作的深层次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国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俄罗斯对此持积极态度,中俄能源合作对双方也更具有战略意义。

1.签署油气协议,扩大能源合作规模。2014 年5 月,中俄两国在历经10 余年谈判后最终达成为期30 年的东段天然气管线长期供气协议,中俄两国政府《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在上海签署。大单的签署意味着两个巨型气田将被开发,以保证每年供气量达到380 亿立方米,两国间能源贸易规模获得了质的飞跃。中俄双方同意尽快落实解决管线建设及其相关融资、技术问题,确保达成2018 年开始供气并逐步提高供气量的目标。同年11月9日,两国在西线管道的合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通过中俄西线管道自俄罗斯联邦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供应天然气领域合作的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关于经中俄西线自俄罗斯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在协议中,俄方将从西伯利亚西部通过阿尔泰管道向中国每年供应额外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期30年。2014年先后签署的两个协议占中国2020年前消费量的17%,使得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客户。

因乌克兰危机,俄罗斯与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关系交恶,俄罗斯转而依赖中国来促进其经济增长。自此,借“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平台结束了中俄之间10年的供气谈判,两国顺利达成协议,这也使得俄罗斯从经济和政治上更加依赖中国。而中国作为一个财力丰厚、市场潜力巨大的稳定的消费国,也使两国依赖关系更加紧密。

2.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目前,中国天然气的管道进口全部来自中亚,在中亚有三条跨国天然气管道建成投运, 2014年9月,第四条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正式开工。中国现在大多数天然气进口以及自身的天然气田都来自西部,而用气市场则在东部,对中国而言,伴随着中俄之间油气合作的深入,东线建成将大大改善供气格局。 2014年9月,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已开工,将于2018年竣工。这一举措意味着全球陆上供气重心将向亚太转移,未来还可能向其他亚太国家延伸。

2014年中国新建成油气管道总里程约6 800千米,比2013年新建成的1.16万千米减少4 800千米,降幅达41%,油气管道建设明显放慢。其中,新建成天然气管道4 500千米,同比减少4 000千米,降幅达47%;新建成原油管道800千米,同比减少1 100千米,降幅达58%;新建成成品油管道1 500千米,同比增加300千米,增幅为25%。伴随着中俄之间油气协议的签署,对管道油气的运输需求会增加,适时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必要,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能源国际合作会议上,部署了能源系统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重大工作任务,即基建先行,由油气管网和电力走廊等能源通道建设展开;同时,开展两国间海上油气运输通道建设调研,实现能源运输方式的多元化,减轻管道运输安全压力。

3.发挥能源经济互补性,促进合作多元化发展。中俄两国的能源经济虽有高度互补性,两国政府态度积极,但是中俄的油气合作还是有着巨大挑战的。从油气开采来说,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资源规模明显少于西西伯利亚的储备,且开采成本高昂。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俄罗斯石油工业重点仍将集中在开发西西伯利亚的致密油和西北部的北极深海资源。过去20年里,俄罗斯政府和公司不希望外国参与者进入俄罗斯国内市场,但是如果开采区转移到北极深海区域,因俄罗斯缺乏经验、人力和设备,就会迫使其改变之前拒绝外援的态度,主动与他国合作,亚马尔项目就是如此。2014年1月,中国石油在对俄油气合作中取得了一个重大突破,中国石油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完成对亚马尔液化气公司20%股权的交割,正式进入油气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的北极地区。俄罗斯遭遇西方实施的一系列制裁,给亚马尔项目的推进带来了挑战和风险。负责项目运营的中国石油俄罗斯公司履行中方股东职责,积极开展工程合同的签订、气田开发方案研究、融资谈判、销售及海运合同的签署等各项工作。截至2014年年底,亚马尔项目已完成生产井钻井26口,占第一条生产线所需生产井数的44%,项目建设已签合同的数量占拟签合同的88.5%。凭借出色的业务实力,中国企业承接了总价值接近60亿美元的一批服务和制造合同。特别是寰球工程公司和海洋工程公司与国际强劲对手较量,成功中标,联合获得承担国际液化气LNG工程的模块制造合同,填补了中国石油国际LNG模块建造项目的空白。此外,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中国石油物资公司、中油天津锐思公司等均积极参与到亚马尔项目中。此次合作改变了以往中俄之间贷款换石油的模式,是投融资与贸易相融合的模式,即中方既推动项目融资,又参与工厂建设、天然气开发等产业链的合作。

4.非传统领域的油气-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合作。中俄在非传统油气勘探与开发、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利用方面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俄罗斯页岩油气储量巨大,产储比优势明显;中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正在不断成熟,资本力量雄厚。根据俄罗斯政府允许独立的生产者出口页岩气的规定,独立的天然气生产者“诺瓦德克”和中国油气集团公司签订了关于在雅马尔页岩气合作协议。其中规定中国得到开采西伯利亚西北部天然气项目的20%股份,每年向中国供应300多万吨页岩气。普京总统曾提出,2017年俄罗斯将大规模开采页岩气,相信在这一领域中俄之间将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中俄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层次发展促进了中俄在非能源、高科技和创新发展领域的合作,两国还在交通、金融等方面签署了重要的合作战略。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加如远东超前发展区建设、莫斯科市电动汽车项目,以及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放射性医疗项目、奔萨州农业机械组装生产项目、阿穆尔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项目等。除此之外,中俄之间在高铁、汽车、煤炭、电子、航天技术等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中俄高铁合作。在中国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后,改造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为中俄之间合作的重点。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10月中旬访俄期间,两国签署近40项重要合作文件,其中中俄高铁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引人瞩目。根据协议,中俄将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铁项目。俄罗斯计划在2030年前建设5 000公里高速铁路。俄罗斯希望通过引进中国的技术和资金来提高本国铁路网的水平。目前,中国已经提议准备向俄罗斯首条高铁——莫斯科到喀山高铁建设投资3 000亿卢布(约合372亿元人民币),其中500亿卢布(约合64.48亿元人民币)由中国公司投入,其余由中国的银行贷款提供。中俄高铁合作将提升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对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2.中俄在煤炭、电力方面的合作开发。为推进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计划,中俄两国的集团积极签订大项目,带动地区发展。2014年9月,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神华集团与俄罗斯国有企业俄罗斯技术国家集团签署了一份投资总额高达100亿美元的合同,合同规定两家公司将共同开发西伯利亚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煤矿区、发展工业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电设备,以及可向中国出口电力的高压输电线路。此项目不仅可以解决俄罗斯阿穆尔州与中国北方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还能够满足该地区的电力需求。

3.航天领域的合作。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背景下,《中俄关于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的实施,促进了两国在制药、船舶和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的有效合作,双方严格执行《2013-2017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纲》,在对地观测、火箭发动机等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联合展开攻关,进一步深化了两国在航天领域的长期互利合作,也加强了两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2014年,中俄之间签署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在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民用航空和航空制造合作,扩大卫星导航、航空发动机、工艺与材料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信息通信领域的合作,在无线通信设备、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开展交流。中俄双方通过创新合作方式,实施联合研发、联合制造、联合推广应用、联合实施创新成果转化并联合向国际市场拓展,力求实现互利共赢。

4.汽车行业的合作和投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平台上,中国对俄投资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众多中国大型车企布局俄罗斯市场,制造先机,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中国车企以技术来打造品牌效应,长城汽车在图拉州的工厂是中国车企在俄首家涵盖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生产工艺的整车制造厂,项目总投资5亿美元,投产后年产量达15万辆整车。

五、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建设2011 年10 月, 时任俄总理普京在其纲领性文章《欧亚地区新一体化计划——未来诞生于今日》中提出了建立“欧亚联盟”的构想。他倡议由原苏联的各共和国组成 “欧亚联盟”,建立一个类似欧盟的超国家联合体,在欧洲和亚太地区间起到桥梁作用,成为世界格局中的强大一体,与美国、欧盟和中国平起平坐。2012年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加快推进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着力于构建欧亚联盟,欧亚联盟的正式名称也被确定为“欧亚经济联盟”。2014 年5 月29 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并宣布欧亚经济联盟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根据条约界定,“欧亚经济联盟”是区域一体化国际组织,拥有国际法主体地位。俄白哈三国承诺将在 2025 年前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力争协同以能源、加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主要经济行业的政策,终极目标是建立类似于欧盟的经济联盟,形成一个覆盖2 000 万平方千米、拥有 1.7 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近 3 万亿美元的统一市场[1]。

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在成员上有重合,在地域上有交叉,在功能上有相似,但在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走向上,却又南辕北辙。”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是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划分势力范围。但“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推进一体化的举措,俄罗斯希望通过发展区域合作,提升相互的贸易和投资水平,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长期目标的一项战略安排。“欧亚经济联盟”更具有建立政治和安全战略联盟的意义。

2015年5月,中俄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指出:“扩大投资贸易合作,优化贸易结构,为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相互投资便利化和产能合作,实施大型投资合作项目,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促进扩大贸易、直接投资和贷款领域的本币结算,实现货币互换,深化在出口信贷、保险、项目和贸易融资、银行卡领域的合作。推动区域和全球多边合作,以实现和谐发展,扩大国际贸易,在全球贸易和投资管理方面形成并推广符合时代要求的有效规则与实践。”由此可见,寻找“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间可行的契合点,促进亚欧区域一体化发展,这是中俄之间全方位合作发展的契机,也是促进发展好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关键。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是谋求沿线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大战略。中国俄罗斯是相邻的两个大国,由俄罗斯发起的“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很多相似之处,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进行对接,能更好地促进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以更广视野全面扩大和深化双方务实合作,扩大相互开放,深化利益交融,拓展欧亚共同经济空间,带动整个欧亚大陆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民.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与中俄合作[J].俄罗斯学刊,2014,(5):23.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便利化  便利化词条  中俄贸易  中俄贸易词条  经济带  经济带词条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词条  影响  影响词条  
智库

 日本的奥巴马问题

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拜访存在争议的东京靖国神社时,中国领导人如意料之中谴责安倍瞻仰“侵华战争”背后的人。但安倍也在向日本的主要盟友和保护人美国释放信号。美国总统奥...(展开)

智库

 亚投行将给亚洲带来好处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3日在赫芬顿邮报撰文,分析美国对于亚投行的态度,他认为,亚投行有积极作用,美国反对只是因为想要霸权。以下为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