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再议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经费资源合理配置

随着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教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再次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话题。只有合理配置我国高校教育资源,才能促进高教快速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一、当前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经费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办学经费资源主要靠政府分配拨付,由政府行政控制的教育经费资源配置模式逐渐形成以下特征:

1.政府行政权力主导我国高校教育资源配置[1]。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由国家设立、政府主管,办学资源主要由中央、省乃至市、县政府部门分配和划拨。从高校设立、用地用房建设、教职工编制及领导配备、办学经费、职工工资待遇甚至招生规模、学费收取、学科专业设置、师资人数配备、项目立项等,都要经过学校申报和各级政府部门层层把关、项项审批。这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社会的一切事务多由政府管理,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也必然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这种由政府行政权力主导的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虽然有利于国家宏观统筹控制高校发展,但不利于高校自主性、创新性发展。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大。20世纪,国家为了促进部分高校快速发展,依据高校办学实力水平把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分为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和地方院校等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国家在教育资源分配划拨上体现出一定差异,部属院校在招生录取、办学规模、教育经费划拨、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明显优于省属和地方院校。特别是国家为了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尽快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先后从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遴选出重点高校(88所)、“985工程”高校(39所)、“211工程”高校(112所),不仅在人财物等方面加以重点投资,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还在办学经费划拨、学科设置、招生培养、项目立项、课题申报等方面予以专项扶持。据教育部统计,近5年来(2009~2013年),“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获得全国七成政府科研经费。[2]另外,不同类型、处于不同区域的高校在教育资源获取上也有明显差异。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虽然有利于个别院校快速发展、争创世界一流,但也进一步拉大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距离。

3.教育资源配置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投入。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经费资源投入注重硬件环境建设和规模扩张等“看得见、好评价”的项目,如购置教学科研实验设备仪器、扩大教学科研用房等,而对于高校的软环境建设,如浓郁的科研氛围的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凝练、专业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教学研讨、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重视不够。由于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多由政府行政部门主导,教育经费划拨主要是按工程、项目、计划等“看得见、好评价”的“硬指标”配置,因此高校必须严格执行。高校硬件环境建设虽然是办学的基础,但软环境建设却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与水平、加强内涵式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与核心。

4.教育经费资源使用管的过多过细、缺乏弹性。由于我国高校办学经费资源主要由政府统一划拨,为了便于管理和评价,政府对高校办学经费资源的申报使用制定了诸多规定,从专业设置、经费使用、招生名额、师资配备、教室实验室建设等都必须层层报批审核,定期汇报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验收、审核审计,并且对教育经费的报销过程要求严格、手续繁杂(尤其是教育专项经费使用)。这样做虽有利于加强政府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对高校办学经费资源的管理,杜绝浪费挪用和贪污腐败的发生,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办学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育过程是培养人的过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动态性、多样化和立体化等特征,教育经费(含科研经费)的使用必须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特点,如果对高校经费资源的使用统得过多、过细、过死,缺乏弹性,不仅不利于高校发挥办学自主权,而且各高校也不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使用办学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5.政府教育资源配置绩效评价有待完善。目前我国高校经费资源配置按照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分别拨付,其中部属院校教育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拨付,其余院校主要由所在省市及地方财政负担,国家重点院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办学经费也由国家财政单项列支。对教育经费使用效果的评价,主要看计划是否完成、项目是否结题、设备是否购置、经费使用是否合规等外在指标。而对于配置的教育资源是否真正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出了特色,获得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评价标准似乎没有体现出来。

二、优化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经费资源配置的建议

1.简政放权,提高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与配置者,这一点在当下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占据主导地位。但政府不能过多干预高等教育资源的具体分配,不能过多干预学校具体事务。当前,政府要尽快转变观念,实现权力下放,变管理为引导,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国家教育发展宏观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法律法规体系,督促国家财务部门按期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定期听取专业机构汇报建议并把握高等教育运行情况,宏观调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成立专业的教育评价机构,既评价高校办学效果,又评价高校经费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督促高校尽快建立完善大学章程,要求高校严格依照章程办学、管理学校、发展学校。由专业机构负责处理政府与高校关系,而不是政府直接管理高校的资源分配。通过专家和专门机构管理、社会评价,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管、办、评分离。这样高校也能够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当前正在进行的大学章程制定和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为这一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机遇。

2.改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突出绩效评价。建议尽快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社会人士、人大代表、用人单位等有关机构、人员组成的国家高等教育资源拨款委员会,由这一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该机构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将淡化学校层次、类别,不再单一按工程、平台、项目配置教育资源,而是根据各高校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规模、学科专业特色、服务社会能力、产学研用结合、用人单位评价等实际办学水平制定高校拨款预算和具体拨款额度,并有效监督落实资源使用情况。经费划拨、课题立项面向全体高校,凡是能为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高校都可以给予相应的发展经费资源支持;凡是有特色、能够解决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好项目都可以给予支持立项。办学层次不等于办学水平,[3]高校资源配置应注重发展绩效,资源经费向优质高校倾斜,逐渐破除高校身份壁垒,实行动态调整,鼓励高校改革创新,突出多校联合协同攻关,避免“二奔一荒”(奔计划、奔项目,荒学术)现象的发生。

3.加大高校软环境建设经费投入,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建设是关键。对于高校办学来说尤其如此。教育软环境建设实质就是内涵式建设,即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方面要更加明确,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和评价方式变革要有利于培养目标实现,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能更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变革需要,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等。总之,引导高校注重软件环境建设,逐步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实力和水平。

4.扩大高校教育经费资源使用支配权。教育经费资源的使用与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使用明显不同,具有很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随机性。要真正发挥教育经费资源效益,政府首先应简政放权,逐步扩大高校教育经费资源使用的支配权。其次,借鉴国外教育经费管理模式,政府主要负责制定经费使用的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实行宏观调控管理。[4]具体来说,在教育经费资源分配中,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争取国家教育经费占GDP4%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在具体的教育经费资源分配上,应通过成立国家高等教育资源拨款委员会,由其具体负责制定高校拨款预算和各高校的具体拨款额度,并监督落实教育资源的具体使用;通过成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监督评价高校经费使用绩效。政府对高校获批的教育经费应让高校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使用,发挥经费使用最大效益,而不能过多干预,尤其是科研经费的使用,具有很大的未知性和不可预测性,很难提前精确预计和计划,因此在确保经费使用合理规范、符合财务管理制度、杜绝浪费的前提下,政府应放手让科研人员发挥经费最大效益。尊重科研创新中的智力投入,提高劳务经费的执行力度。

5.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使用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在淡化高校层次、类别的前提下要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就必须尽快出台公正合理、可操作性强、社会认可度高的评定标准。建议由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协等有关机构与国家高等教育资源拨款委员会一起制定《高等教育经费资源配置标准》,面向高校发展需求,经过广泛讨论后正式出台,作为今后分配教育经费资源的依据,坚持制度激励和制度评价建设并进,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对于经费使用规范、成效明显、实施效果良好的高校,要继续加大后续经费投入;对于不能按照要求完成的高校,要收回后续经费,今后将减少甚至不再给予相应的资助。

三、结语

如何科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是提高我国高校办学质量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减少行政管理、淡化层次、注重绩效,逐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经费支配权,依据不同高校的实力和特色,优化教育经费资源配置模式,才能促成不同高校办学特色、提高质量,才能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促进教育公平”和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要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钟秉林:《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重庆高教研究》2014年第1期。

[2]http://news.sina.com.cn/c/2014-11-18/080231161412.shtml

[3]谢维和:《办学层次等于办学水平吗?》,《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21日。

[4]宋捷、黄波:《美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10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科协战略咨询项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部分研究成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立  公立词条  经费  经费词条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词条  合理  合理词条  配置  配置词条  
智库

 防风险的两个不等式

2018年中以来,去杠杆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面对新情况,监管部门及时转向,明确指出当前宏观杠杆率已经稳住,防范金融风险初现成效,预示去杠杆政策正式进入政策回调阶...(展开)

智库

 如何解释中国当代经济奇迹?

中西方之间的首要争执事关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向日益市场化的体系过渡,这一过程让人印象深刻。中国不仅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投资的受益者,而且成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