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杀手四出:“伊斯兰国”众包恐怖袭击

12月5日,“伊斯兰国”武装宣布3天前加利福尼亚袭击案为其成员所为,调查结果也证明,这起造成14人死亡、17人受伤的血腥杀戮,确与该组织有密切关联。5日当晚,英国地铁也发生“以叙利亚之名”的独狼式袭击。同时,西方情报部门警告称,“伊斯兰国”追随者正在泰国和英国等国谋划恐怖袭击,报复国际反恐同盟成员国。杀手四出,不仅凸显“伊斯兰国”难以遏制的恐怖行为张力,而且证明其正以“众包”方式全面反扑。

美国安全部门调查表明,加利福尼亚案肇事夫妇不仅使用杀伤力极强的军用枪械,而且事先策划妥当逃跑路线,更关键的线索是,女杀手曾在“脸书”网站发帖声称效忠“伊斯兰国”武装。一名联邦执法官披露,男杀手则至少和两个隶属“基地”组织的中东恐怖团伙有关,包括叙利亚“救国阵线”和索马里“青年党”。

这对夫妇无任何犯罪前科却被恐怖组织驱使,相当出乎公众意料。尽管尚难厘清他们如何被“伊斯兰国”洗脑和操控,但后者强大的意识形态格式化能力和“软件”植入效率令人震惊。更让人对恐怖主义形势悲哀和焦虑的是,这对杀手不乏同情者和支持者,也自然料定他们不缺乏追随者和效仿者。据美国媒体报道,袭击者发誓效忠“伊斯兰国”的消息5日曝光后,互联网贴出更多该组织粉丝的庆祝言论,他们将这对杀害无辜平民的冷血夫妇描述为可进天堂的牺牲者。

伊斯兰国”武装脱胎于“基地”组织,是该组织升级和扩大版,它不仅继承“本·拉登主义”的核心衣钵,更展示比母体强大太多的社会动员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恐怖袭击传销能力,甚至在残酷性和嗜血性方面也远远超越“基地”前辈和导师。过去一年,“伊斯兰国”武装与“基地”为了争夺面向西方世界及其“代理人”的圣战领导权和规则制定权,分道扬镳,公开竞争,甚至彼此清理门户。但是,祖师爷本·拉登制定的两大传家法宝——恐怖主义理论与行为方略,却被“伊斯兰国”全盘吸纳并发挥到极致。

“本·拉登主义”或曰“基地主义”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期间,一批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宗教激进分子在资助和参与抗击苏联军队占领的过程中,建立武装训练“基地”,并逐步将其升格和扩容为政治军事组织,宣布将终结一切对伊斯兰土地的入侵和占领,实现公平与正义,最终建立没有异质文明统治的伊斯兰社会。1988年,“基地”扩大为“反犹太复国主义及国际十字军联盟”,进而着眼于后阿富汗战争时代。“基地”由此锁定以色列及其国际庇护者和地区媾和者,即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伊斯兰世界温和政权。本·拉登们没有把斗争矛盾直指以色列,首先在于以色列过于强大和防范严密,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以色列不过是“罪恶之树”的一根枝条,仅斩断这根枝条于事无补,必须连根拔掉西方势力这棵大树才能一劳永逸。

确定了理论框架与战略诉求,与之配套的战略路径和战术也逐步成型,即资助、支持一切激进伊斯兰背景的反叛力量,尽可能对美国及其盟友政权发动袭击,通过伤害、刺痛对手而诱惑其反击,最好形成热战场,造成更多穆斯林伤亡和苦难,滋生更多反美反西方反世俗政权的情绪和仇恨,培育更多激进分子,在此前提下,轻松招募更多所谓“舍身取义”者投入新的暴力或恐怖袭击,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以暴制暴、以暴易暴的滚雪球,使美国为代表的“异端”四处开战,到处流血,最终国力亏空,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般轰然崩溃。基于这一目标,“基地”宣称可以伤害无辜,但应尽量避免殃及穆斯林生命及财产。

“基地”行为范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利用现代媒体广泛传播意识形态、战略意图和战术手段,并已达成初衷,在全球范围内被极端分子追随和效仿。这种现象被称为恐怖主义“众包”——即由其铁杆粉丝认同使命,认领任务,认准目标,随时随地发动袭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两场局部战争,恰恰使“基地”的强大对手相继陷入两大陷阱,并按照其预期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反美主义者乃至恐怖分子。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导致打压“基地”势力的诸多阿拉伯政权土崩瓦解,“基地”势力却没有因本·拉登毙命一蹶不振,反而逆势扩张,在中东、中亚、非洲全面扩散,直至孕育出更加致命的“伊斯兰国”新生代。这就是西方反恐战争“越反越恐”的症结所在。

“基地”恐怖托拉斯的非对称战争已全面拉开激进势力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决,2011年后西方对伊斯兰世界发祥地中东内乱的全面政治干涉和军事介入,无疑使“基地主义”意识形态更加逻辑自洽。持续多年的西方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加剧了边缘地带穆斯林群体的生存困境和末世情结,巴格达迪等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割地立国、定都封疆并自诩为政教领袖“哈里发”,不仅唤醒部分保守穆斯林对“四大哈里发”时代伊斯兰文明辉煌的迷思,“伊斯兰国”超强的战斗力和蛊惑力,更让其追随者误判颠覆西方文明、重现伊斯兰荣光的历史机遇已然到来。于是,“伊斯兰国”建立的乌托邦式政权,不仅诱使“基地”各地派系纷纷倒戈,而且迷惑着众多激进分子趋之若鹜,舍命追随。

显然,随着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全面和全力围剿叙利亚、伊拉克一带的“伊斯兰国”武装,该组织名下的“哈里发国”终将成为镜花水月,但其沿用的“基地”式说教和就地征召、各自为战的策略不会很快丧失功能,它必然对一个又一个恐怖袭击目标公开发包,鼓动世界各地的盲从和死忠者不择手段发动袭击,直到从意志上和心理上击溃战略对手。

1994年,索马里民兵击落两架美国黑鹰直升机,造成19名美军士兵阵亡,迫使克林顿政府匆忙撤离索马里,撤离非洲大陆。资助这支武装的本·拉登欣喜若狂,因为他发现美国固然强大,但美国人惧怕死亡,美国并非没有软肋。于是乎,1998年“基地”首次对美国驻非洲大使馆发动连环自杀袭击,2000年在也门亚丁袭击美国“科尔号”驱逐舰,直至2001年摧毁世贸中心双子楼,终于把美国拖进长达15年的两个战争泥潭。

伊斯兰国”正在延续“基地主义”的逻辑和战略,中东也前所未有地变成“异教徒”战争机器大比拼的赛场。困兽犹斗,垂死挣扎,“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众包模式将呈现阶段性的大爆发,也必然造成更多伤亡,使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进入全球开花的新阶段。无论人们离中东多远,都必须对此保持足够的清醒认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四出  四出词条  伊斯兰  伊斯兰词条  袭击  袭击词条  杀手  杀手词条  恐怖  恐怖词条  
智库

 反思“都市农业”

生态农业的提法现在非常流行,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特别是近些年来,以农业作为景观微城市“穿衣戴帽”的做法越来越普遍,让人不免在食品安全和城乡规划等多维度下产生一定...(展开)

智库

 中国能避免通缩吗?

在201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成人中国经济面临强大阻力。2014年GDP增长为7.4%,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但是,为了稳定经济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