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日本与中东及南亚地区关系研究综述

日本中东地区及南亚地区的关系的研究,是中国日本综合研究学科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尽管该研究领域与日本综合研究的其他领域相比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中东与南亚地区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不断上升,日本中东及南亚地区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重要学术成果。

一、该研究领域学科归属与定位

日本中东地区及南亚地区的关系”这个研究领域从学科归属上看,属于日本综合研究中的日本外交分支学科,或者说属于国际关系学科,再进一步说属于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地区研究范畴,在研究中运用与依据的理论知识有国际政治经济学(IPE)、国际经济关系、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史以及外交学等理论知识。

二、该研究领域的学科背景

日本是能源资源贫乏的国家,支撑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一旦外部能源供应出现中断,就会严重制约日本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危及到日本的国家前途,所以重视发展与中东地区(特别是富产石油的国家)的关系,开展针对中东地区的能源外交,以确保日本的能源安全就成为日本的战略决策。

二战后日本中东的关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后,之后缓慢发展,1973年席卷世界的石油危机深深打击了日本,也使日本开始不得不重视中东的战略地位,之后日本中东的关系进入稳步发展期,冷战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剧烈变动,中东地区局势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发动的这三场针对中东地区的战争,再次使日本感到中东局势的任何变化,都会牵涉到对日本极端重要的的海外石油进口利益与石油进口安全,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界要人不断造访中东,除了进一步稳定中东石油进口安全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日本通过政府开发援助,加大与中东地区国家发展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的关系,同时在与美国协调好关系的前提下,着手推动解决巴以问题、阿富汗问题等非常棘手的中东民族宗教矛盾问题,可以说,日本中东发展关系不仅为了石油,也有了长远的战略目的,也即在中东地区发挥与日本国力相称的影响力,进而为日本成为政治大国服务。

2011年日本东北地区特大地震与海啸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对日本能源安全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尽管目前日本对于核能在今后日本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仍处于争论当中,但核能发电在日本电力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在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有所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核能发电比例的下降,对石油与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的需求必然会有所提高,鉴于日本本土缺乏石油与天然气的客观事实,日本会继续加大对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外交力度。

南亚地区,东、西和南三面为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所环绕,在地理上有一定的独立性,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因此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的大陆部分被称为“南亚次大陆”,而“南亚”则是由南亚次大陆的大部分和附近印度洋中的岛屿共同构成的。南亚地区位扼印度洋海上航线要冲,是霍尔木兹海峡到马六甲海峡这条世界能源运输航线的必经之途,所以,南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鉴于此,日本重视同南亚地区各国发展关系,尤其是重视发展同南亚地区的最大国家——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

三、该研究领域的国内研究概况

限于篇幅,以下只是简要综述近年来国内有关研究日本中东及南亚关系的作者与学术论文①:

日本中东的关系研究方面,一些学者从历史视角、国际关系视角、能源视角等几个方面对日本中东关系进行了阐释。从历史视角来看,如张绍铎的《1973年石油危机与日本中东政策的调整》(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3期)、钱学文的《90年代中东日本关系之回顾与展望》(阿拉伯世界,1995年第1期)、钱学文的《战后中东日本关系(1945-1973)》(阿拉伯世界,1994年第3期)、林晓光的《战后日本中东外交》(日本学刊,1991年第2期)等论文则对二战后日本中东的关系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从国际关系视角来看,如蔺焕萍的《论当代日本伊朗非对称性依赖的关系》(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杨曼苏的《以色列与日本关系纵论》(西亚非洲,2001年第5期)、钱学文的《日本的政治大国走向与中东国家的选择》(阿拉伯世界,1996年第3期)、李凡的《90年代初日本对海湾政策——推行“政治大国”进程的重要步骤》(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等论文则从日本中东国家的双边关系、日本中东政策的深层目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能源视角来看,如尹晓亮的《资源民族主义语境下日本能源外交的新策略》(日本问题研究,2011年第1期)、郭培清的《在石油与安全之间摇摆的日以关系》(西亚非洲,2007年第4期)、王伟军的《日本中东能源政策的调整及其走势》(当代亚太,2007年第3期)、马彦的《战后日本中东石油战略的调整及其启示》(阿拉伯世界,2004年第4期)、周海洋的《从伊朗看日本中东能源外交》(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汪明的《日本:蓄势抄底全球油气资源》(中国石油和化工,2009年第8期)、李凡的《石油因素在日本中东政策中的作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徐昌军的《海湾战争后的日本能源政策》(国际石油经济,1991年第3期)等论文则从日本开展对中东地区能源外交的角度入手,阐明分析了日本中东地区在能源领域不断加深合作关系。

日本中东的经贸关系领域也有一些论文出现,如钱学文的《简述海湾6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阿拉伯世界,1998年第3期)、李凡的《日本中东的经贸状况简析(1976-1992)》(现代日本经济,1994年第6期)。另外,一些研究者还对日本中东研究状况以及日本的伊斯兰教情况进行了分析,如张绍铎的《日本中东研究——以《日本中东学会年报》为例》(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第5期)、马利章的《日本的伊斯兰教与清真寺》(中国穆斯林,2009年第1期)等。

日本与南亚地区关系研究方面,近年来,国内研究人员则从历史、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关系等各个角度对日本与南亚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从日本与南亚发展关系的历史角度来看,有李若愚的《历史因素对日印关系的现实影响》(日本问题研究,2011年第2期)、王坚的《浅析二战后日印关系演变的内部因素》(思想战线,2010年S2期)、郭磊的《冷战后印日关系发展回顾》(才智,2009年第33期)等论文。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是近年来国内研究成果比较集中的部分,一些研究人员从双边关系、多边关系以及日本南亚发展关系对中国的影响等多视角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如马加力的《日印关系日趋紧密》(日本学刊,1991年第5期)和《试论南亚国家和日本的关系》(现代国际关系,1991年第1期)、张薇薇的《日本与印度:构筑“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6期)、赵阶琦的《日本加强对印外交的背景与前景》(日本学刊,2006年第6期)、王施异的《后冷战时期印度-日本关系的战略层面考察》(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2期)、胡仕胜的《从日相访印看日印关系升温》(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5期)、伍福佐的《新世纪日印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和平与发展,2008年第2期)、宋志辉的《试析印日关系及其对中印关系的影响》(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1期)等论文。

日本与南亚发展经贸关系的角度也是近年来国内研究人员有所尝试的研究视角,如马加力的《日本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关系》(南亚研究,1994年第1期)、吴永年的《印度及南亚诸国与日本的经济关系》(国际观察,1992年第2期)、王伟军的《日本对印投资热的特点及影响》(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李小琳的《试论印日经贸发展》(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1期)等论文。

另外,国内研究人员还从安全保障、日本南亚关系发展中的第三方因素等其他角度进行了研究,如高新涛的《日印近期强化战略合作的深层背景与影响》(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2期)、郭磊的《印日关系发展中的美国因素》(青年科学,2009年第12期)、杨恕的《“争常”失败后日本与印度的非洲政策比较》(西亚非洲,2008年第11期)、任佳的《印度的“东向政策”及其发展》(南亚研究季刊,2007年第4期)、尹锡南的《试论印度与美国日本的外交战略互动》(南亚研究季刊,2002年第4期)。

四、该领域研究的特点

日本中东以及南亚地区的关系属于日本学学科范畴内的新兴研究方向,与传统的长期受到学界高度重视的的中日关系、日美关系等研究方向相比,该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年来才逐渐开始纳入研究视野,综合国内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来看,该领域具有以下特点:

(一)研究机构的地点与人员多集中在中国西部

由于该研究领域主要与中东地区相关,而中东与南亚地区在地理上又与中国西部相近或相邻,而且从历史、宗教与文化方面来说,中东南亚地区也与中国西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中国的中东与南亚地区研究又都主要分布在西部省份的高校与研究机构里,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日本中东及南亚地区关系的研究无论从研究地点还是从研究人员来看就主要集中在中国西部这一局面的产生。

(二)研究人员的学术背景多出自于中东与南亚研究机构

从笔者经常关注的一些研究人员来看,从事日本中东南亚地区研究的人员的学术背景多数都是毕业于传统从事中东与南亚研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中。例如,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李凡教授就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以其研究领域就侧重于日本中东的关系。

(三)学术成果的具体研究内容集中于历史、能源类

综观近十多年发表的成果,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具体内容以分析20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中东南亚地区关系的居多,尤其是集中于研究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中东的能源合作关系,这也反映了石油危机对日本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其深刻意义值得去下功夫研究。

(四)发表学术成果的期刊比较集中

综观十多年来的发表成果,展现该领域成果的刊物多集中在《阿拉伯世界研究》、《西亚非洲》和《南亚研究季刊》以及一些高校学报上,这也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与中东南亚地区研究的密切相关性。

(五)研究成果中论文居多而专著很少

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以论文的形式出现的,而专著较少。

(六)研究成果运用的外语语种资料以英文居多

通过分析该领域发表的成果,发现研究成果中英文运用的较多,日文相对较少。

(七)研究中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以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国际政

治经济学居多由于该领域研究主要涉及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历史史实,所以该领域研究中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中以历史分析法居多。在论及能源时,也涉及到一些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五、今后该领域的发展趋向

中东与南亚在地缘、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上联系紧密,而且从地理上来看,中东与南亚地区本来是辽阔的印度洋的北部沿岸,该地区一些重要的海域与海峡(如波斯湾、亚丁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本身是印度洋的一部分,从地缘政治上看,中东与南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

日本中东及南亚地区关系的研究属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的地区研究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日本中东及南亚地区的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政治关系。具体包括日本中东地区各国、日本与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政治关系,例如,日本中东产油国的能源经贸关系、日本中东和南亚地区的战略动向等。

2011年对于日本来说,也是一个极具转折的年份,3•11特大地震引发海啸从而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使得日本能源政策面临着极大考验。未来中东地区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会日趋凸显,而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还会继续依赖于进口中东石油天然气,必然还会继续从各个方面深化与中东与南亚地区的关系,中东与南亚地区在今后日本外交决策中的地位会得到继续提升。

鉴于中东与南亚地区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作为一个本土极端缺乏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国家的客观属性,日本毋庸置疑今后会继续强化与中东地区的经贸联系,从这一前提出发,中国研究日本中东南亚地区关系的人员与成果将会继续得到壮大与增加,目前以及今后,预计会在以下两个研究方向得到拓展与深化:

(一)能源外交与能源安全

中东地区之所以重要,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因为该地区蕴藏有非常丰富的石油,而自从中东地区在20世纪上半叶开始石油开发以来,这个地区就始终处在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鉴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国际社会日益加大了对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环境的关注力度,而石油的使用由于其本身对环境与气候的污染,使得各国开始研究替代能源也即新能源的可行性,但新能源能够得到大规模开发与使用还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30-50年时间),在新能源可以为人类广泛使用之前,石油这一传统能源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使用能源。由于日本本土高度缺乏石油这一客观条件,为了确保日本的发展,日本政府必然会继续大力开展石油外交,高度重视石油安全,所以今后日本中东及南亚地区关系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也必然会围绕着能源外交与能源安全展开。

(二)海洋安全问题

如前所述,从地图上看,整个西亚地区与南亚地区都是浩瀚的印度洋的北岸,这里有世界海运咽喉要道,对于日本等东亚石油进口国而言,这片海域都是必经的至关重要的海域,而这片海域现今又面临着猖獗的海盗危害,所以确保海上石油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已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鉴于印度洋海上运输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今后日本中东及南亚地区关系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将会是海上石油运输安全问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南亚地区  南亚地区词条  中东  中东词条  日本  日本词条  综述  综述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智库

 “习马会”下的两岸未来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宣布了两岸领导人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的消息,引起了两岸人民的广泛关注。这一即将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将开启两岸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