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梁振英于1月宣读了最新一份《施政报告》,章节之多,宣读时间之长,均为其任内之最,可谓“分量十足”。与过往相比,这份《施政报告》所增加的“量”主要在于提出一些有利香港长远发展的方针及规划,“量”变产生 “质”变,这份《施政报告》与以往不同,重点不再是推出实时见效的短期措施,而是在于勾勒香港未来发展的蓝图。这些规划旨在令香港在全球性竞争中能够发挥优势,反映出行政长官及其管治团队对香港未来发展的战略视野。本文将针对《施政报告》中提及的“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香港创新及科技产业”、“推动作为香港策略储备用地的大屿山发展”、“应对人口老化,创造长者友善环境”四方面,对当中的战略视野作进一步阐析。
一、“一带一路”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金融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与其它产业亦息息相关,是香港的经济命脉。未来,香港金融市场的增长空间将取决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面对上海、深圳、新加坡、伦敦等地的竞争,香港未来在强手林立的局势下,若要保持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全球优势,关键在于能否推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向深层次发展。《施政报告》中将“一带一路”独立成章,正是看中其为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带来的难得机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伦敦当年发展出欧洲离岸美元市场的经验正好可为香港借镜。上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之际,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担心其在美国的资产遭到冻结,将美元从纽约的美国商业银行取出,转存至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的银行。由于经营欧洲美元的银行不受来自美联储有关存款准备金、利率、税制等方面的金融监管,从上世纪60年代起,许多急需资金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转而在伦敦发行欧洲美元债券和其它美元融资渠道,美国国内商业银行也大举进军欧洲美元市场,利用设在欧洲的分行吸收美元存款和发放贷款,致使伦敦银行体系中离岸美元存款和贷款业务迅速增长。
回到现在,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巨额投资,一方面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需在国际市场融资,另一方面外国政府及企业与中国合作时亦有融资的需要。这些将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创造庞大的融资需求空间,通过开发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股票,以及金融衍生品等避险和投资工具,使亚洲国家通过香港进行人民币投资,并充分利用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池,为香港的金融市场带来活力,巩固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二、创新及科技产业的发展策略
创新及科技是世界未来发展趋势,香港若不及时行动,则会落后于人。香港一直不乏科研人才,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如何进一步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此,《施政报告》中提到预留20亿元成立“创科创投基金”,以配对形式与私人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其实,特区政府过往已有以“创新及科技基金”支持创科初创企业,但公共财政以审慎理财为重要原则,在审批时着重规避风险,须经过谨慎的审查和批准程序,致使限制条件较多。然而,“高风险”正好是创科产业的天性,与公共财政的“审慎”有所违和,以公共财政原则加以规管,反而使创科发展绑手绑脚。这次新设的“创科创投基金”,就一改以往做法,以配对基金形式,连结市场上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等乐于承担风险的投资基金,由“政府主导”改为“市场激励”,使资金的流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有助推动创新及科技企业的积极发展。
产业化的元素除了资金,还有土地。这份报告提出将在深港边界的莲塘/香园围口岸附近物色土地,作为发展科学园及工业邨之用。目前,香港已有位于香港岛西部的“数码港”及位于新界东沙田的“科学园”两个主要产业发展园区。相比之下,未来位于深港边界的新园区,在地缘上贴近深圳的科技产业基地,可见行政长官对未来创科产业发展的战略视野,是要结合及运用深圳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具世界影响力的科技产业生态系统。就此,香港创科产业将可进一步发挥创科产业链中有关“研发”的高增值环节,与整个大珠三角产业链中的其它环节良性互动,充分把握内地庞大市场的机遇。
三、大屿山发展的空间布局
土地不足一直是香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瓶颈,房屋、医院、安老院、办公室、零售商铺、旅游景点均是“无地不行”。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有系统、有策略地发展大屿山,当中包括短、中、长期的计划︰短期推动机场岛、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产业发展,促进桥头经济,中期将大屿山北岸发展为一条经济及房屋走廊,长期发展东大屿都会,配合可持续的填海方式,为香港增加长远土地供应。
大屿山的发展不只是为香港增加土地供应,更重要是在整体规划方面,纾缓香港目前城市功能布局不平衡的情况。一直以来,香港主要城市功能(如金融、商业)都高度集中在香港岛北部、九龙半岛南部这个中心区域,中心区域的人口密度过高,土地成本居高不下,不利香港城市长远发展;而与中心区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围地带功能单一,经济动力不足。未来大屿山的发展及东大屿都会的建设,可发展成为香港的“都市副中心”,肩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元功能,以平衡城市功能布局,为香港未来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老年人口的生活环境
社会民生方面,有意见认为这份《施政报告》着墨不多。事实是,有关房屋、扶贫等关键的社会政策,行政长官已于早年推出相关政策,如2012重设“扶贫委员会”、制定贫穷线作为扶贫政策工具,2013年推出“长者生活津贴”,2014年公布《长远房屋策略》,2015年推出“低收入在职家庭生活津贴”,这些政策均进入落实阶段,今年的施政报告自然只以数句带过。
无可否认,人口老化是香港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这问题甚为复杂。是否派3,000元(全民退休保障)只是其中一个问题,这份施政报告提到退休保障制度正在进行咨询,希望社会能够凝聚共识。然而长者的现实需要却不只这3,000元,施政报告提出要将香港建设为“长者友善环境”,则是一套为对应人口老化社会而提出的全方位策略。这套策略包含了各类优化安老服务的措施,包括增加安老服务名额、推动长者小区照顾服务、优化公共行人通道、公共设施加入更多方便长者的设计、资助开发提供长者服务信息的“长青网”。
过去政府沿袭殖民时代的“积极不干预”方针,忽略政府在推动香港长远发展方面的角色。现届政府则由“积极不干预”转为“适度有为”,这项方针的转变正好体现在《施政报告》之中。诚然,政府方针转变了,但市民的心态可能未及适应,尚聚焦于《施政报告》有否提出具体的民生政策措施。事实上,如行政长官早年所言,一些急于响应民生要求的政策措施是“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并不会等到一年一度的《施政报告》才公布。事实上,本文所阐析的几方面战略视野,亦是响应香港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生活环境等深层次问题。为香港长远利益着想,《施政报告》是否应留下更多篇幅予以阐述行政长官及其管治团队的战略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