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每当中日关系遇到挫折时,中国的日本专家都很努力地试图回答同一个问题,即日本是否正在走向“正常国家”,并且积极寻找背后原因以及预测负面结果的程度。
在中国看来,日本的同中国“过不去”的外交姿态继续在发酵。七国集团外长会议,在涉及海洋安全问题上尽管没有指明中国,但对填海造岛单方面行为表示“强烈反对”。这超出了去年七国集团会议“深切关切”的措辞。
4月初,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15年来首次访问菲律宾苏比克湾军事基地,4月12日两艘日本护卫舰到访越南的金兰湾军港,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首次停靠越南金兰湾。去年6月,日本与菲律宾还首次进行了军事演习。日本媒体将这些行动解释为“牵制中国在海洋问题上的强硬姿态”。
面对一个在安全政策上日益“正常化”的日本,有的专家担心这是右翼势力的猖狂结果,有的则猜测这是美国背后的鼓动来制衡中国,还有的安全专家则认为,这意味着日本军部在决策中的作用增强和军国主义复活。看待“日本问题”,笔者认为需要跳出日本特殊论和中日或者日美关系的框架,从国际秩序的高度更上一层楼进行分析,才能豁然开朗。
一、“正常国家”是不正常设问
中日关系的讨论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存在很多被广泛使用,但没有认真界定的术语,“正常国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还有如右倾化、总保守化等)。从字面上看,如果说日本走向正常国家,隐含的意思就是日本不是一个正常国家,那么讨论就需要从什么地方不正常开始。一个常用的回答是日本宪法禁止日本交战权,被认为失去了主权国家的部分能力;而日美同盟也限制了日本的再整军的合法性。但日本的右翼政治势力一直希望突破这些限制,成为一个完整正常国家。
过去几十年,每当中日关系遇到挫折时,中国的日本专家都很努力地试图回答同一个问题,即日本是否正在走向“正常国家”,并且积极寻找背后原因以及预测负面结果的程度。然而,对于这个指标的很多探索和预测并不让人满意,日本至今还没有修宪,战后70年也没有参加过战争,日本国防预算也没有发生质的增加;尽管集体自卫权解禁,但距离美国希望的应用还有很大差距。这说明,在认知日本问题上的基本设问找错了。
正常国家的设问,逻辑上无意识地将日本特殊化,导致认知的自由度空间减少。不少专家认为,日本的高度民族主义倾向、皇国史观遗毒、右翼保守势力强大、岛国的战略思维狭隘和追求国际地位自大的矛盾,造就了日本民族特殊性,使得其必然在安全上追求军事大国目标,最终走向正常国家。
二、国际秩序角度看日本问题
将日本视为一个“异端”的认知起点,实际上阻断了全面认知特别是从国际秩序角度认知的机会。这样,如何防止这个“异端”不出事就自然成为关心点,日美同盟则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具有“瓶塞效应”,管住日本的有效装置。每当日本有些变化时,专家们的解读则往往在美国阴谋论和美国无力论之间交替。任何同盟只要建立就会有解散的可能,将焦点放在日本会不会脱离美国走向战略自主本身,就找错了基本设问。
为什么20世纪前半期,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侵略战争让东亚成为世界战争的主战场,造成毁灭性结果;而后半期,日本则成功地从一个军国主义国家转型为和平国家,战后70年没有参加过任何战争,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少西方专家将这个巨大的反差,解释为日本战后发展了新的和平主义的国家认同,使得其走向正常化道路变得很不可能。而中国的不少专家,则将其归功于美制宪法和日美同盟的管理结果。相反,中国看待日本时有很大不同,中国认为日本不可预测,不可信,具有进攻性。
从国际秩序的角度来看,20世纪前半期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国际治理机制并不同步,国际贸易金融都没有有效的机制,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保护主义大行其道。当时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包括日本国内的国际派,在国际机制缺乏和国内经济日益困难面前失去了民众支持,结果导致军部抬头导致战争发生。
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各种国际机制,为国际秩序奠定了基本框架,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加入了联合国、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些多边国际机制;在地区上日本加入了美国在东亚的同盟网络,日本战前希望通过武力建立新秩序获得的东西,在融入战后秩序中和平地实现,结果日本变成了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和忠实维护者。
在美国看来,只要国际秩序稳定,日本是一个非常忠实的规则遵守者,无论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中付出代价,还是在对美承担盟国的义务上。美国认为战后的日本忠诚、可靠,但不够积极,不够自信,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安全政策上,一直鼓励日本要更加积极。此次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广岛,也有鼓励日本的意图在内。
日本走向军事大国最佳条件,应该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当时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日美贸易摩擦突出,冷战后日本也有更多的战略选择。但是为什么当时日本既没有修改宪法,也没有放弃日美同盟呢?这主要是因为日本主流战略认知认为,美国所主导的战后秩序稳定,一方面抓住美国积极利用这个秩序实现战略利益,另一方面极力避免卷入美国的纷争。
1990年代中期,中美发生台海危机的时候,日本一方面要考虑维护日美同盟的政治大局,另一方面则不想被卷入。日美同盟对于日本的意义,与其说主要是军事意义,不如说更具有美国主导的战后秩序象征的政治和心理意义。
日本究竟要什么?军事大国地位是否是日本的主流战略目标?具有这种想法的人当然存在,但主流战略精英理性结论仍然是国际秩序的稳定。长期以来,有关日本问题的讨论,为日本是否会走向正常国家的框架所限制,这本身也是在读懂日本上自信不足的体现。保证日本不再次成为一个大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际秩序的重建和稳定,而非将重点放在讨论日本会不会走向正常化。中国对日本问题讨论的基本范式,已经到了需要创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