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

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官员对于健康公共舆论的形成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因为他们代表着公共权威,承担着公共秩序的维护,体现着政府的公信力水平。对于各级官员来说,了解社会舆论的情况,掌握社会舆论规律,善于在各类事件中“发声”“发言”,发挥公共权威的积极建构作用,是必备的能力。这既是实现良好社会治理的条件,也是良好社会治理的体现。官员公共舆论形成过程中“失语”,无异于放弃了一种基本的治理手段,轻则造成社会群体之间舆论权的失衡,重则导致公共权威在公共话语体系中的“失位”和“离场”。如果失去了话语权这样的柔性权力,那么公共权威就很容易依赖强制性权力,诱发治理行为的暴力化,从而也削弱了公共权威的权威性。

然而,在实践中,相当数量的官员在相当多的场合是沉默无语的,甚至应该发声发言的人,也宁愿不被推到前台,乐于做个旁观者,或者充耳不闻,环顾左右而言他。结果是,社会舆论场中众声喧哗,官方滞后低调,偶有发声,难以引来唱和,更不用说定调。就官员个人行为来说,大致有四种表现:

第一种是不敢说。上级没有部署要求,没发明确指示,没有提供统一的口径,哪怕情况再紧迫,问题再紧急,下级官员也不敢开口说话,害怕违反组织纪律、越权越位,担心不能准确领会上级意图,说错话表错态。

第二种是不愿说。行政部门各司其职,但也容易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出头椽子先烂”的顾虑。即使本可以在舆论场里发声,为同僚帮忙打气,提醒声援,也宁愿话到嘴边咽到肚子里。甚至有的人还居心叵测,等着看同僚的笑话。

第三种是不屑说。有些官员自视清高,爱惜羽毛,不愿卷入舆论纷争之中,即使自己是相关问题的专家,拥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也会三缄其口,作壁上观。有的官员看不起同僚,对于官方的表态和言论抱有轻视的态度。

第四种是不会说。相当部分的官员都可以归入这一类。有的官员业务不熟悉,不了解相关领域的情况和规律;有的官员长期靠读稿子发言,一旦离了稿子,不知道如何应对。有的官员是外地来的交流干部,不了解当地的民情习惯,开口反而引发不满。有的官员虽然对业务了然于胸,但缺乏沟通的经验和技巧,不能将自己的意见转化为权威的言论。说到底,就是本领的缺乏。

这四类现象在许多地方、许多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既影响到公共事件的处置,也侵蚀着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针对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分析到“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对党和人民没有感情,缺乏必备的知识,素质不高,思想认识水平低,最后在行为上必然表现为缺乏担当勇气、责任能力。

在当前的条件下,要使更多的官员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在公共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除了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官员发言出声的条件。客观地说,中国的官员整体素质高、学习能力强,许多人有情怀和担当,只要相信他们、激励他们、培养他们,他们本可以更为积极主动。因此,更重要的不是苛责他们,指责他们,而是鼓励他们,肯定他们,培养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  失语  失语词条  无异  无异词条  官员  官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