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正式运行,这标志着俄罗斯在主导欧亚地区一体化上取得重要进展。随着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加入,该组织成员国已经达到五个。欧亚经济联盟内部拥有雄厚的资源禀赋以及紧密的历史联系,在此基础上推动商品与要素自由交换,有利于成员国经济发展。从内部成员结构上看,虽然俄罗斯与其他成员国都曾经作为苏联版图一部分存在但组织内部差别明显,具有“一大多小”的特点。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也在积极拓展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谋求改善与欧盟的关系,重视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间关系,积极对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等等。
苏联解体后,新独立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困境,俄罗斯饱受内忧外患之苦,无暇顾及与周边国家关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以经济援助为切入点,迅速加强与新独立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提升在欧亚地区的国际影响力。
1998年,哈、乌、吉、塔四国组建起中亚经济共同体(ЦАЭС),这是苏联解体后第一个具有区域一体化特点的合作组织,但遗憾的是缺乏实质性进展。2000年10月10日,俄罗斯加入中亚国家的区域合作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并于2001年5月30日生效。2005年,由中亚经济共同体更名而来的中亚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宣布合并。当然,不仅仅是俄罗斯具有主导区域合作的动力,哈萨克斯坦同样有类似设想,但在经济实力和地区影响上哈萨克斯坦明显逊于俄罗斯。在俄罗斯主导下,2006年6月,欧亚经济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次年6月俄白哈三国签署关税同盟条约,2010年关税同盟确定了相关协议,并于2011年7月正式运行。
2011年,普京在俄罗斯总统大选前夕发表于《消息报》的系列文章被普遍认为是其在阐述未来的执政理念。在《欧亚大陆一体化未来诞生于今日》中,他明确提出在俄白哈关税同盟基础上,组建欧亚联盟。11月18日,俄白哈三国总统签署了《欧亚经济一体化声明》提出向统一经济空间过渡。2012年1月1日,俄、白、哈三国启动统一经济空间,负责三国一体化进程的超国家机构欧亚经济委员会也同时开始运行,这是在欧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首次建立起超国家机构。一个涵盖1.7亿人口拥有统一法律、商品、资本、服务劳动力的市场开始形成。2014年5月29日,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会议在阿斯塔纳举行,俄白哈三国领导人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白俄罗斯永远持公开立场,在欧亚一体化框架内明确表达自己的目的、任务”;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表示,“我们将联合发展经济,发掘潜力,以造福我们的人民”;普京高度评价《欧亚经济联盟条约》的签订,称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为经济发展和提高成员国公民的福祉展开了最广阔的前景。同年10月10日,俄、白、哈、亚四国首脑在明斯克签署了《亚美尼亚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条约》相关文件,并获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会议通过。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认为作为首批签订条约的国家,亚美尼亚肩负特殊责任,并坚信,能够通过共同努力降低本国风险并在参与过程中有效实现亚美尼亚利益最大化。当天还批准了吉尔吉斯斯坦加入统一经济空间路线图。吉总统阿塔姆巴耶夫认为:“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不仅是我们的伙伴,还是在精神上相通的近邻。我们有共同的历史,我们也会有共同的未来。”12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会议上,吉总统与其他四国首脑签署了《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条约》相关文件。
2015年1月1日,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式成立,此后迅速吸纳了两个新国家——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至此,成员国面积达到约2028多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62%,人口超过1.821亿,占世界人口的2.55%。在内部结构方面,欧亚经济联盟国家数量扩大近一倍,其中既有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也有更加接近欧洲的白俄罗斯,还有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以及两个中亚国家。然而,俄罗斯主导联盟运行这一事实并没有改变,组织结构仍然保持着“一大多小”的特点。表1为欧亚经济联盟关税收入分配比例,2011 年时俄罗斯占了近九成,2015 年俄罗斯占比85.32%。
作为一个新的地缘政治经济体,欧亚经济联盟的动向和成果引起外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该联盟也积极寻求与外部世界的合作。作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以及与其他国家对话的平台,欧亚经济委员会在职权范围内与近邻国家和远邻国家交换经验,通过国际合作解决欧亚经济联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的发展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目前该组织优先考虑发展与欧盟的关系,也积极寻求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还与中国开展“一带一盟”战略对接合作。从表2中可以看出,欧盟是欧亚经济联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无论是出口总量还是进口总量都占绝对优势,其次为亚太经合组织
事实上,无论是从历史渊源来看,还是从当前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看,发展与欧盟的关系都处于欧亚经济联盟优先考虑的地位。乌克兰危机前,俄罗斯与欧盟关系发展相对稳定,欧盟为俄罗斯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贷款和援助,俄欧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甚至于俄罗斯对欧盟的“东扩”并没有表现出像“北约东扩”那样强烈的反感双方关系保持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
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乌克兰、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与欧盟签订了联系国协定后,俄罗斯仍一直寻求与欧盟对话。俄外长拉夫罗夫多次表达希望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合作的愿望。2015年5月欧盟与东部伙伴签署了《里加宣言》,俄罗斯又重申了这一立场,准备与欧盟、欧亚经济联盟和独联体成员国开展建设性合作,在营造共同和不可分割的安全环境基础上构建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统一经济和人文空间。俄罗斯学者甚至认为,虽然在西方制裁俄罗斯的情况下谈欧盟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是奇怪的事情,但是新的机遇往往建立在危机之时。俄罗斯一直未放弃与欧盟建立自贸区的远景目标希望欧亚经济联盟能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在欧洲和迅速发展的亚太地区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2015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新版《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在其间表达了希望增进与欧盟、欧洲国家之间互利合作,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主张在欧洲——大西洋地区建立集体安全开放体系的愿望。在俄美、俄欧关系僵局尚未缓解的背景下,这一表述展现出俄愿与美欧“破局”的姿态。2016年1月欧盟常驻俄罗斯代表乌沙茨卡斯表示,无论制裁与反制裁,欧盟与俄罗斯仍将是贸易、能源以及其他领域的重要伙伴。俄罗斯与欧盟2015年的贸易额比俄罗斯与欧亚经济联盟其他国的贸易额要多。
目前来看,俄罗斯与欧美关系已经从最初的剑拔弩张到有所缓和,欧亚经济联盟和欧盟的关系也将逐步回暖。可以说谋求与欧盟的紧密关系,加强对话而非对抗,建立合作关系以求共赢,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与外部经济组织对接中最主要的目标。
(二)拓展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往来
欧亚联盟有意愿成为联系欧洲和亚太的纽带和桥梁。目前欧亚经济联盟同亚太经合组织的贸易量很大,在进口方面,已经占到欧亚经济联盟总进口量的40.4%,非常接近从欧盟进口量。应当说,欧亚经济联盟拓展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往来,与乌克兰危机不无关系。在遭受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在外交层面更加积极地“向东看”。2015年6月19日,普京在第19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说,“加强同亚太地区国家的伙伴关系是加快俄远东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2015年5月29日,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政府正式签署了自贸区协议,这是欧亚经济联盟与单个国家签署的首份自贸区协议。2015年11月23日,欧亚经济联盟和新加坡启动全面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程序。2016年1月,哈萨克斯坦驻泰国大使叶辛巴耶夫与泰国商务部部长阿布拉基讨论了关于在东盟和欧亚经济联盟合作框架内两国开展合作的可能,泰方表示希望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自贸区协议。
此外,亚洲还有一些非经合组织国家也对欧亚经济联盟表现出浓厚兴趣。2015年10月,欧亚经济联盟最高理事会通过决定开始与以色列就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2015年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席德黑兰第三届天然气出口国论坛峰会时称,俄罗斯领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将研究与伊朗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
欧亚经济联盟是开放性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地区整合。2015年12月3日,普京总统在年度议会国情咨文中提议应该与上合组织、欧盟成员国、东盟成员国在保护投资、提升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展开合作,在平等基础上互相开放资本和服务市场,俄方欢迎外国投资者来俄罗斯投资。普京认为要“努力避免建立封闭的经贸集团”,并更有效地与一切有可能的伙伴国发展联系。
(三)实现“一带一盟”战略对接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在欧亚经济联盟的进出口贸易中中国所占比重大。根据2016年1—6月的统计数据,中国占欧亚经济联盟出口总量的10.9%、进口总量的21%;在投资领域,中国更是占据重要地位,莫斯科—喀山高铁、中白工业园、中哈边境合作区等项目,促进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经贸合作。
俄罗斯最初并不认同中国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这主要是出于对中国在中亚地区影响力上升的担心,视中国推行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为竞争关系。随着中国政府以及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解读、阐释以及实施政策的出台俄罗斯的态度发生了转变。2015年5月8日,中俄两国首脑在莫斯科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根据联合声明,俄方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
中方支持俄方积极推进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一体化进程,并将启动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方面的协议谈判……双方将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特别是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开展合作。2016年6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表示,中俄两国的互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两国应丰富双边关系合作内涵,扩大双边贸易,提高技术合作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并在国际舞台上携手维护国际稳定,共同推动“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普京认为战略对接有助于加强双方在高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推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更是在促进欧亚地区一体化方面迈出的关键步伐。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俄共同利益所在,不仅会带动两国的发展,而且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相辅相成。中俄目前的合作项目,例如油气管道、莫斯科—北京高铁计划等,与俄远东发展部牵头成立中国东北地区和俄远东地区地方合作理事会,都可以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结合起来。在与哈萨克斯坦关系方面,中哈积极推进“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对接;与白俄罗斯方面,中白工业园项目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中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在2016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中双方强调,“落实中俄2015年5月8日《联合声明》中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共识具有重大意义。中俄主张在开放、透明和考虑彼此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欧亚全面伙伴关系,包括可能吸纳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成员国加入。鉴此,两国元首责成两国政府相关部门积极研究提出落实该倡议的举措,以推动深化地区一体化进程”。
通过以上论述,对于欧亚经济联盟前景的判断,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区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促进成员国经济增长。欧亚经济联盟在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及生产方面的占比都居世界前列,具有雄厚的资源禀赋。另外,参与各方拥有历史形成的紧密经济联系。成员国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劳动分工和生产力地域配置,绝大部分的加工部门被联结在统一的工艺“链条”中,经济具有互补性。这些因素为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欧亚经济联盟确立的目标是:为成员国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联盟内部形成统一的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全方位现代化,全方位合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民族经济竞争力。远景规划是:2016年建立统一的药品市场,2019年前建立共同的电力市场,2025年前建立统一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市场。2025年前建立起调控金融市场的超国家机构。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学家认为,联盟各国取消关税,可以推动联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等自由流动,形成2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有利于各国中小企业发展;联盟对外提高关税,外国在联盟内投资商品生产将比向联盟出口商品更为有利这将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各成员国经济结构单一,建立联盟后,有望根据各国自身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欧亚经济联盟2030年发展规划》估计,到2030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将因加入该联盟GDP额外增加13%。
受俄罗斯经济下滑、世界市场矿产资源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经济出现下滑,经济一体化面临巨大挑战。具体看,2015年俄罗斯GDP下降3.7%,全年通胀率为12.9%;哈萨克斯坦GDP增长1.2%,全年通胀率为13.6%;白俄罗斯GDP下降3.9%,全年通胀率为12.0%;亚美尼亚GDP增长3.0%,全年通胀率为负0.1%;吉尔吉斯斯坦GDP增长3.5%,全年通胀率为3.4%。所有国家相互贸易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联盟内部贸易同比下降17%。见表3和表4。
俄罗斯经济总量占欧亚经济联盟经济总量的80%以上,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联盟其他国家,对联盟一体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但随着俄罗斯一系列反危机措施的实施,俄罗斯经济将逐步回暖。而且,随着西方对俄制裁的逐渐解除和世界经济的好转,欧亚空间关税壁垒的取消,医药、电力和油气等共同市场的建立,这些因素对成员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第二,欧亚地区的区域合作仍然需要俄罗斯主导,而俄罗斯也仍将极力推动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既是欧亚地区一体化的又一次尝试和标志性事件,也是俄罗斯主导的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欧亚经济联盟的建构中有俄罗斯强烈的政治意图——独联体地区一直是俄罗斯外交的最优先方向,俄罗斯对这一核心地区的重视将毫无疑问一直存续下去。建立经济联盟只是俄罗斯开始整合该地区的第一步,在通往多极世界的道路上,欧亚经济联盟不仅是俄罗斯主导欧亚地区的抓手,更是其追求“世界强大一极”的战略依托。
第三,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欧盟、北约等国家和组织对独联体地区①的深度介入使欧亚经济联盟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通过经济援助、政治支持和军事干预的方式介入独联体地区。2003年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2004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和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背后都有美国和西方的支持。
俄罗斯就把乌克兰危机归结于美国的步步紧逼。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维塔利•丘尔金认为美国拨出50亿美元“支持乌克兰民主建设”,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事务上比欧洲政客更加激进,以至于乌克兰发生政权更迭。2009年欧盟出台了针对原苏联国家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强政治和经济联系等方式诱使前苏联国家向西方靠拢,疏远俄罗斯。乌克兰危机是俄罗斯与西方地缘利益冲突的结果,失去乌克兰也可视作欧亚经济联盟在此轮争夺中的一次失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与西方国家对独联体地区国家的争夺将持续下去。
独联体国家在发展方向上的分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那些很难独自抵御西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冲击的国家而言,只有通过联合的方式才能增强实力。欧亚经济联盟可以缓解各成员国的安全困境,成员国通过区域层面的经济联合以抗衡其他区域集团带来的政治经济压力。因此,西方介入一方面带来区域整合的复杂化;另一方面,促使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以及地区一些国家选择联合的方式抵御外部压力,从而加速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依赖日益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顺应了历史潮流,顺应了欧亚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之间消除贸易壁垒,简化贸易层次程序,加速货物自由流通,促进资源在地区内更加有效地配置。一体化过程中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各成员国能够从更大的规模经济中获益,并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强国际竞争力。目前欧亚经济联盟的国内生产总值约2.2万亿美元,世界占比3.2%;工业生产总值1.3万亿,世界占比3.7%;欧亚经济联盟与其他国家的外贸总额达到8776亿美元,占世界进口总额的3.7%、出口总额的2.3%。2015年10月在欧亚经济联盟最高理事会上,五国总统批准了欧亚经济联盟2030年前发展规划,这是欧亚经济联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文件,目的是进一步协调各国政策,提高成员国的经济竞争力。总体上看,欧亚经济联盟作为一个开放型的经济组织,会积极促进成员国内部的合作,也会继续发展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其中,主导国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情况、联盟成员国之间利益协调、该组织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有效性,共同决定了欧亚经济联盟的未来前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评估欧亚经济联盟的前景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考量。显然,只有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欧亚经济联盟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欧亚地区才能成为文明富庶的欧洲和蓬勃发展的亚太之间的桥梁,欧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设想才能变成现实。
注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