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收入差距问题长久以来是中国宏观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学术界也存在大量的研究和争论。
首先,何为区域公平?这是一个结果公平还是机会公平?
社会大众有时太注重结果公平,而忽略机会公平。当然,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是紧密相关的。东西部由于自然禀赋、人文环境和地理区位等天然差异,经济结果存在差异,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20世纪最伟大哲学家之一的罗尔斯指出,社会福利应该由社会最穷的人来代表。从社会和谐和结果公平的角度来说,区域收入差距不能过度扩大,否则会造成社会不稳。所以,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校正或者减轻区域差距,包括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指标调控等措施。
其次,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是中国区域人均收入是否收敛。如果区域间收入存在收敛,这表明各地区之间收入在缩小。这方面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其结果也大相径庭。一部分认为全国各地区收入在收敛,另外一部分人认为不存在收敛。
最近,我和南京农业大学田旭博士等人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深入研究。我们运用耶鲁大学Peter Phillips 和Sul开发的新的统计计量方法,从俱乐部收敛的角度对中国区域收入不平等做了一些分析,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经济模型》上。
我们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不存在区域收入收敛,但是全国各地区收入收敛于两个俱乐部。一个高收入俱乐部包括8个省市自治区: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和内蒙古。其它的省市自治区(包括北京)收敛于一个相对低收入俱乐部。
这个分析结果完全基于统计分析,没有个人预设立场。其结果和我们的常识有区别的地方是:内蒙古收敛于高收入俱乐部,但是北京收敛于低收入俱乐部。俱乐部收敛有两个因素决定:收入水平和变化趋势。内蒙古属于高收入俱乐部可能由于其资源丰富,其收入和沿海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北京,由于是中国的首都,受限于资源和内陆地位,没有很好的工业等设施,其经济发展和内地联动更紧密。
至于如何校正区域差距,理论和现实中有很多方法。笔者认为东西部差距最大的原因是资源禀赋不一样。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放开西部人口向东部除了特大城市外的地区自由迁徙,这样才能实现资源自由流动,收入才能达到均衡。现在很多西部劳动力已经流入了东部劳动力就业市场,让他们在东部留下来,减少西部人口,使得西部人均资源禀赋提升,国家的西部支持政策从人均的角度来看也更大。
当然,加强教育也非常重要,但是更要加强西部的基础教育,在西部建设更多更好的大学,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毕业后适应西部生活,留在西部,实现智力扶贫。西部地区的农村,80%的劳动力在外地打工,大部分在东部沿海地区。受限于户籍制度,他们的孩子不能在父母身边接受教育,使得他们疏于照顾,很多从小缺少关爱,走上歧途,或者学习不好,过早辍学。我和中国农业大学的赵启然博士等对西部农民工子女的成绩做了研究后发现: 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孩子数学成绩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差15%左右;父亲不在身边的孩子要差8%左右;母亲不在身边的孩子成绩更差,差23%左右。
但是,如果让东部省份招收更多的西部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已经适应了东部生活,有多少能够回到西部会是一个大问题,这甚至有可能会让西部流失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