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必然会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逐步降低农村人口规模①。为了提高配置效率,最大化地满足公众需求,教育资源配置必须适应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分布的变化,并根据变化趋势及时做出前瞻性的规划与调整。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要充分考虑人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否则,就可能出现决策失误”[1]。城镇化对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研究提出新要求。
资源配置效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多有涉及,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也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国内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总资源在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间的分配结构、教育资源在一国不同区域范围内的配置比例情况等方面。[2]同时,研究多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也有一些研究涉及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不能为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不能满足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基于2001-2013年的宏观数据,本研究集中分析城镇化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影响,并针对如何提高宏观配置效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内涵与指标构建
(一)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内涵
资源配置是决策者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目标,达到最大化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之目的的过程。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效率“意味着在资源和技术条件限制下尽可能满足人类需要的运行状况”[3]。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质在于以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来生产出最优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组合。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组合会提高效率,从而增加产出。一般来说,宏观层面的资源可以按照地域和行业类型来配置。在本研究中,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是指投入到学前教育中的硬件和软件教育资源在城镇和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幼儿园)之间的分配组合,所产生的最优的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的组合结果②。在学前教育资源投入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资源在城镇和农村的配置比例,得到不同的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产出组合,进而追求最优配置效率。
考虑到城镇与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有差异[4],本研究假定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为1,城镇幼儿园教育质量为(1+α)。其中,α为城镇与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间的差异系数,且α=(城镇幼儿园教育质量-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当α>0时,表示城镇幼儿园教育质量优于农村;α<0时,表示城镇幼儿园教育质量低于农村;α=0时,表示城镇幼儿园教育质量与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没有明显差异。这样,当学前教育资源投入到农村时,产生的结果直接等于农村幼儿园培养的幼儿数③;当教育资源投入到城镇时,产生的结果等于城镇教育规模×(1+α)。
理论上讲,所有的教育资源配置都要保证有质量的教育产出。在学前教育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基于教育机会公平的考量,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首要目标是满足更多幼儿的人园需求。同时,在实际测算过程中,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只能将每一单位的学前教育资源投入到城镇和农村能够无差别地培养的幼儿数量,作为衡量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指标。即,一定数量的教育资源投向农村,若其能够培养的幼儿数量高于城镇,则资源更多地投入农村会提高整体配置效率;反之,投向城镇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利用经济学中资源投入产出的可能性及其边界分析框架,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变动。(见图1)
从总体上看,无论教育资源在城镇与农村之间如何配置,其潜在的教育产出有最大化的界限,这个界限就是产出可能性边界MN。因此,如果投入产出组合在C点,表明教育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配置效率偏低;相反,如果投入产出组合在D点,已超出产出可能性边界,是“可望不可即”的组合。只有产出组合位于产出可能性边界上时,教育资源才得到充分利用。但是,并非在每一个组合点上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都是最高的。
在产出组合B点,农村幼儿园教育产出为BE,城镇幼儿园教育产出为OE(OE>BE)。此时,如果减少城镇教育资源投入量,使产出组合沿着可能性边界MN上移,则每减少一单位的教育资源投入导致城镇幼儿园学生数下降X人,同时该资源可以使农村幼儿园学生数增加Y人,显然Y大于X④。这表明,产出组合由B点沿产出可能性边界MN上升时,同样的教育资源投入能够满足更多幼儿的入园需求,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这一变化趋势在A点达到最大化。A点处于MN的中间,OA线的斜率为1,此时城镇每减少一单位教育资源投入导致学生规模的下降,与农村增加一单位教育资源投入使学生规模的增加相等。反之,当虚线OU3向OU1移动时,农村减少的一单位教育资源投入到城镇可以满足更多幼儿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这表明,产出组合由F点沿产出可能性边界MN下移时,教育总产出规模上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二)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指标建构
在教育研究中,由于缺乏衡量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一些研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城市学校与郊区学校、农村学校运行过程中的效率表现,以判断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提出对应的改进方案。[5]在经济研究中,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认为市场竞争会引导社会资源由配置效率低的行业向效率高的行业流动,最终使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配置效率没有差异。如Wurgler提出的直接衡量资本配置效率的方法认为,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本回报率提高,那么该行业会继续追加投资;反之,资本配置效率低的行业其资本回报率也会低,则该行业会不断削减投资。[6]因此,只要考察各行业之间的资源边际产出率的差异就可以区分行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
从本质上看,本研究采用的衡量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方法与上述方法没有根本性的区别⑤。按照城乡二元划分,当教育资源总规模不变时,将教育资源配置到效率高的地区,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即,当同样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城镇时,能够满足更多的幼儿学前教育需求的话,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此时应将更多资源投向城镇;反之,如果能够满足更多的农村幼儿学前教育需求时,将教育资源投向农村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本研究认为,合理的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指标是:城镇每增加一单位教育资源可满足的新增学生数与农村每增加一单位教育资源可满足的新增学生数之比。当该指标越趋近于1时,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当该指标偏离1时,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降低。⑥即,
其中,△城镇(农村)学生数=当年城镇(农村)学生数-上年城镇(农村)学生数,△城镇(农村)教育资源=当年城镇(农村)教育资源-上年城镇(农村)教育资源。
二、城镇化与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影响机制与实证分析
(一)城镇化背景下城镇与农村幼儿园学生规模差距逐渐扩大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和迁移的自然历史过程。据统计,我国城镇化水平每年约提高1%,意味着每年约有1000多万农村居民流动到城镇。这些流动人口对我国城乡之间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状态造成了冲击。“人口的整体规模、迁移,是决定对学校教育需求的主要因素。除了人口增长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到人口的地理分布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最突出的现象是城市化。”[7]
2002-2013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与农村幼儿园在园(班)学生规模差距日益扩大,两者呈现同步变化。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9.09%,城镇幼儿园在园(班)学生总数高出农村26万;到2013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3.73%,城镇与农村幼儿园在园(班)人数规模差距扩大到1 736万。⑦根据简要统计分析结果,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幼儿园学生规模差异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1。这说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产生了两种影响。第一,城镇居民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增加,尤其新增城镇居民对学前教育资源需求的增加;第二,随着农村人口规模的下降,农村居民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总需求相对减少。
因此,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的宏观配置应当反映人口流动趋势,反映城镇和农村居民对学前教育资源需求的变化趋势,对城镇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前瞻性设计,以保证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进而提高宏观配置效率。
应当认识到,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在1978-2009年间,农村向城镇的流动人口占这一时期城镇平均年度人口总增长的78%。[8]未来,我国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来自农村人口流入现有城市带动的扩张。[9]同时,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城镇化发展还有较大空间。据统计,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3%,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目标,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将会有约1亿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预计将达到70%左右,大约有10亿人生活在城市里,有近2.5亿人从农村流向城镇。[10]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必将对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需求的分布产生巨大影响。
(二)城镇化提高了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
1.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影响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因素有多种。除城镇化外,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也是重要影响因素。Ravenstein的人口理论认为,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原因,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迁移者最主要的迁移动机。[11]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从原来被动地依靠农村推力嬗变到主动地依靠城镇拉力,城市收入高是农村居民向城镇流动的首要拉动因素,农村收入水平低是农村居民向城镇流动的首要的推动因素。[12]城乡收入差距引致的人口流动改变人口分布,导致城乡学前教育需求规模发生变化,继而对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城镇化率、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异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考察其对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分别使用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CZHL)、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CXSRB)表示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其中,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在选择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指标时,国外许多研究使用区域内生均教育经费的差异,考察城乡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13]但囿于公开数据有限,我们以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作为代表性的教育资源⑧,并以单位资源可以培养的幼儿数量考察宏观配置效率的变化(分别表示为XSXL、JFXL),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同样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且为了保持变量的统计口径一致,我们选取的样本量跨度为2001-2013年⑨。作为统计分析的时间序列,尽管时间跨度比较短,但在实证分析中,我们仍然可以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发现。
2.实证分析与结果
研究使用软件Eviews5.0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为了避免非平稳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会出现的虚假回归问题,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方法,来分析各因素对宏观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
在回归分析中,如果自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会造成回归系数不唯一,从而使回归结果无效。因此,在回归分析之前,我们利用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法发现,所选择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低,相关系数均没有超过0.5,表明自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比较低。同时,为降低异方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我们对各变量指标取自然对数后再进行协整分析。首先,我们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ln XSXL、ln JFXL、ln CZHL为平稳变量,ln CXSRB为非平稳变量,其一阶差分Dln CXSRB为平稳变量⑩。因此,资源配置效率、城镇化率和城乡收入比的一阶差分变量之间可以进行协整分析。其次,我们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考察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协整方程数量。(见表1)
从表1检验结果可知,变量ln XSXL(ln JFXL)与ln CZHL、Dln CXSRB之间存在不止一个协整方程,这表明,上述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上述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方程形式如下:
由长期协整系数可知,首先,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会下降约0.3个百分点左右。这表明,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城乡间配置的变化并不能适应城镇化进程的步伐。究其原因,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向城镇流动,导致城镇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增加。但是,城镇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能满足增加的需求,突出表现为城镇地区“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
从图2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变化来看,资源配置无效率是常态,但是在2009-2010年间,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基本处于最优效率状态。然而,从2011年开始,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又开始呈逐渐恶化的发展趋势。这与我国在该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无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尽管“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了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促进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但是国家宏观整体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不高,没有很好地满足更多的社会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这种资源投入未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也不能充分反映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城乡分布结构的变化。
其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扩大1个百分点,宏观配置效率会下降约3~4个百分点。由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拉大是推动农村居民向城镇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投入的增加并不能改变农村居民向城镇流动。这可以判定,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不足或教育质量不高并不是推动农村居民向城镇流动的主要因素。反过来,我们应该将新增加的学前教育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城镇,以使同样数量的教育资源能够满足更多的幼儿教育需求,从而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
(三)县镇是未来学前教育资源投入的重点区域
尽管将新增学前教育资源投入到城镇地区是提高配置效率的主要途径,但是,宽泛的城镇概念只能提供一个资源配置的方向,我们还应该深入分析学前教育资源投向城市抑或县镇,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我们将城乡进行三元划分:城市、县镇和农村,并以农村为参照标准,分别考察城市与农村、县镇与农村之间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变化。(见表2)
以校舍建筑面积为例,在2002-2004年间,农村每增加的校舍建筑面积可以满足的在园幼儿数量均高于县镇与城市。随着城镇化发展,到2010-2013年间,农村每增加的校舍建筑面积可以满足的在园幼儿数量基本上呈低于县镇与城市的发展趋势。从年均增长率来看,2002-2013年间,每增加的校舍建筑面积可满足的在园幼儿数量,农村、县镇、城市的增长幅度分别为3.89%、49.65%、1.01%,其中,县镇的增幅远远高于农村和城市。同样,教学辅助用房面积与幼儿数量增加也呈现类似的发展规律。
上述数据说明,与农村、城市地区相比,2002-2013年间,县镇每投入一单位的教育资源,可满足的学生数量增加得更多。这反映了城镇化对幼儿数量分布以及城乡居民对幼儿教育资源需求变化的影响,与我国当前人口流动的发展趋势也是一致的。根据清华大学2013年“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显示,当被问及“是否有在城镇定居的意愿”时,有近55%的农民工选择在县城和镇定居,在农村流向城镇的人口中,21.6%的家庭在城镇拥有住房。[14]这说明,在流动人口中,多数人希望流向县镇并且在县镇地区长期居住。这一比例反映了未来我国县镇新增人口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新增人口的主体。因此,将更多的新增学前教育资源投入到县镇地区,是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更为有效的途径。
三、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应该在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有合理的分配,以产生最大的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组合效应,做到配置效率最优。本文通过考察2001-2013年间,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影响,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经验性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城镇化是影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我国城镇与农村幼儿园在园学生规模差距逐渐扩大的主要因素。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城镇居民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为我们更有效地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提供了方向。其次,在城市、县镇与农村之间,县镇是未来我国新增城镇人口主要的流动目的地,也是未来学前教育资源投入的重点。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向县镇地区是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启示
本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规划,以及保障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在全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是重点任务之一。同时,该计划还要求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重点解决城镇及城乡结合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在教育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上述两个目标是互斥的。从城镇化及人口流动角度看,我们认为应将更多的新增教育资源投入到县镇,这不仅能够满足更多家庭当下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而且从长远来看这部分资源能够发挥更长久的教育功用,被闲置或浪费的风险更低。这样,国家宏观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将更优。
尽管上述结论能够为今后我们提高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供方向性指导,但并不意味着农村地区就不需要投入教育资源。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人口流出和流入情况合理预测入园需求与变化趋势,提前做好学前教育资源投入计划,满足当地所有居民的入园需求,并保障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考虑到未来的城镇化建设和人口流动发展规律,今后有必要更深入细致地研究学前教育资源投向东、中或西部地区的城镇和农村,对提高宏观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的影响。一个确定性的结论是,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主要表现为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从农村向城市这样一种基本走向。[15]而且,在1990-2010年间,东部各省区承载着全国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16]研究初步判断,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学前教育需求规模及发展趋势看,未来教育资源投入重点可能在东中部地区的县镇。
注释:
①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中,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起着重要的作用。迁移造成的人口机械增长,占城市人口增长的比例大都在1/3~2/3的水平。参见蔡昉著的《中国流动人口问题》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类似于企业生产的是不同质量等级的商品,教育质量最终还需要体现在幼儿身上,所以将这一组合结果称之为“具有一定教育质量的教育规模”更易于理解。
③产生的结果为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因为农村教育质量为1,所以结果等同于教育规模,即在园幼儿数。
④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可以从虚线OU2的斜率变化得到,当OU2向OU1移动时,其斜率逐渐增加,显示农村与城镇幼儿园教育资源产出转换率逐渐增加;同样,下文中当OU3向OU1移动时,城镇与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产出转换率逐渐增加,总教育产出规模增加,表明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⑤或许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差异。在经济领域,市场处于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在教育领域,政府则处于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
⑥如果考虑城乡幼儿园教育质量差异,则学前教育资源宏观配置效率=
⑦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2-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年)。
⑧尽管校舍建筑面积与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存在包含关系,但是前者包含幼儿园办公、生活用房等,是幼儿园最主要的资产;后者则直接反应幼儿园教学条件的优劣,因此,两个变量都具有典型代表性。
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发生变化,为保持城镇与乡村数据的连续性,2011年及以后城镇数据为城区数+镇区数。
⑩限于篇幅有限,这里对具体的单位根检验结果不再以表格形式呈现。
参考文献:
[1]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02.
[2]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3]约翰·伊特维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二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14.
[4]刘焱,等.我国城乡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的比较研究[J].教育学报,2012,(6);刘焱,等.学前一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的城乡比较研究[J].教育学报,2012,(10).
[5]D.Ballou.The Condition of Urban School Finance: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rban Schools[J].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Selected Papers in School Finance,1996.
[6]J.Wurgler.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Vol.58,Issues(1-2).
[7]赵忠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98—99.
[8]世界银行.中国中小城镇概述[R].世界银行,2012.Ⅱ.
[9]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25.
[10]世界银行.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EB/OL].http://www.shihang.org/zh/news/press-release/2014/03/25/chinaa-new-approach-for-efficient-inclusive-sustainabl
[11]E.Ravenstein.The laws of Migration[J].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ciety of London,1885,(2).
[12]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程名望,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到拉的嬗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13]S.Wilson.Reinventing the Schools:A Radical Plan for Boston[M].Boston,MA:The Pioneer Institute,1992.
[14]叶晓婷.大流动的中国城镇化进程[J].环境与生活,2013,(11).
[15]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