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者按:
本月8日,印度莫迪政府突然宣布原500卢比和1000卢比的旧币停用,可兑换的截至日期到下月30号,且约束每人的兑换金额。莫迪政府在此时推出换币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能否达成预期?该政策会对印度经济造成什么影响?印度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哪些?如何评价莫迪政府执政两年多来的经济改革成绩?印度的经济改革与中国当年的经济改革面临不同的约束条件是什么?如何看待媒体喜欢议论的21世纪的“龙象之争”等,就这些问题,南都专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太平洋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王海霞。
换币政策的目的
南都:莫迪政府制定的换币政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王海霞:莫迪在宣布换币政策的电视讲话中提到,有必要对腐败、黑钱和恐怖主义发动战争。所以,莫迪政府的换币政策目的包括反腐、打击黑钱假钱和恐怖主义。除此之外,在我看来,莫迪政府还有两个目的。
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印度政府财政赤字压力比较高,而且又在今年提高了公务员工资,并计划进行较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曾经试图通过出售国有企业股份来增加财政收入,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希望能增加政府收入降低财政压力。印度经济交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在“黑市”进行以偷逃税,导致印度政府征税效率一直不是特别高税收占G D P的比重也较低。而一些官员“贪腐”的钱,私藏起来也无法追踪。通过临时出台换币政策要求民众进行大额兑换登记,将原本可以避税的钱放在阳光下,可以增加政府税收。如果能有效打击黑钱,还可以规范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为2017年印度北方邦邦议会选举增加筹码。印度总理莫迪在竞选纲领中强调“反腐”,但就任后并未出台强有力反腐措施,此时推出换币政策打击腐败,可能也是希望为“票仓”北方邦邦议会选举增加人气。
南都:现在看,换币政策已经给印度经济带来了一些流动性阵痛,莫迪的目标能达成吗?
王海霞:首先,印度政府可能很难实现它的政策目标。很多通过腐败或地下交易获得的资金可能已经被转化为黄金或美元,反而使将现金存放在家里的普通中下层民众受到打击。其次,换币政策给经济活动和民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印度对现金交易依赖程度比较高,在2015年,约78%的交易用现金支付,远高于美国、英国等国家20%-25%的现金支付率。在现金交易中500卢比和1000卢比面额的钱约占86%.为了对政策保密以达到预期目标,莫迪政府突然宣布废除大额旧钞,全国绝大多数A T M都没有升级,无法吞吐新钞,很多银行网点也没有储备足够的新钞,导致的结果是不仅要排队兑换而且新钞短缺。印度银行储蓄账户的普及程度不高,很多印度人喜欢把钱放在家里,这就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正常生活,对农村的打击尤其严重。而一些行业,比如珠宝、房地产、棉花等,对现金交易的依赖程度很高,换币政策严重妨碍了交易活动正常进行。
这项政策会降低莫迪民众支持率,进而影响印度人民党未来邦议会选举甚至2019年大选。同时对印度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已经有很多印度国内外媒体在质疑该项政策合理性、发泄对换币政策的不满200多名议员举行抗议活动以示反对,除印度人民党之外的绝大多数党派正酝酿在11月28日举行大规模罢工和游行。莫迪现在处于两难境地,如果继续强行推进政策,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和更大反弹,为印度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但如果迫于压力放弃,除达不到反腐、打击黑钱等目的,对政府公信度和政策稳定性也是一种打击。
印度经济增长的障碍
王海霞:从数据来看,近年来印度经济在向好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主要经济指标有所改善。印度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16财年,印度经济增长率约为7.6%,高于2014财年的7.2%和2013财年的6.6%.CPI增长率为4.9%,低于2014-2015财年的5.8%和2012-2013财年的10 .4%.中央政府财政赤字状况改善,2015-2016财年,印度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占G D P比重为3 .9%,低于2013-2014财年的4.4%和2012-2013财年的4.9%.经常项目赤字缩小,其G D P占比由2013财年的1.7%和2014年的1.3%降至1.1%.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增多,外汇储备也较为充足。截至2015年年底,印度外汇储备约可支付8.8个月进口用汇,高于许多新兴经济体。截至2016年11月11日,印度外汇储备为3670 .4亿美元。
南都:印度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王海霞:从宏观角度看,印度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能否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从支出角度,拉动G D P增长的有三驾马车:消费、出口和投资印度近年经济情况的改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际油价下跌。印度为石油进口大国,随着国际油价走低,经常项目赤字缩小。最重要的是,低油价使印度国内通胀率降低,居民实际收入上升,消费能力增强,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胀率下降还为印度政府降息刺激经济增长提供了政策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出口和投资表现不佳。受制于全球经济低迷,需求不足,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印度出口疲软。
从去年印度政府发布的数据看,印度的投资增速也在放缓。根据来自“经济学人智库”的数据,印度2012/2013- 2015/2016年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仅为3.3%,明显低于2003/2 0 0 4 - 2 0 1 1 /2 0 1 2财年的12 .6%.根据印度央行的数据,2015财年印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年均增速仅为3 .9%,低于2014财年的4.9%.所以莫迪政府需要设法拉动投资和出口,以降低对国际油价下跌带来的消费增长的依赖。更具体地看,印度投资增长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基础设施落后、劳动法对企业在雇佣和解聘工人上过于苛刻、税收体制较为混乱,政府行政效率低下、银行系统坏账率较高等问题也限制了投资增长。此外,印度还面临就业压力较高、政府财政赤字压力较大等挑战。
与中国社会的老龄化不同,印度人口构成较为年轻,约33%人口低于14岁,只有5%在65岁以上。印度受益于“人口红利”的同时也面临高就业压力。到2022年,印度将有6亿劳动力人口,但目前的就业创造情况并不乐观。印度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约为1200万,新增的就业岗位却只有500万。2015年印度的就业创造情况并不理想,8个核心就业岗位仅增加就业岗位135000个,低于2013年、2014年的400000个。
同时,印度银行业的坏账问题也比较突显,影响了印度的货币政策效果。印度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大约是8 .6%,远高于南非的3.17%、巴西的3.85%和中国的1.75%.比较高的不良资产占比限制了银行的贷款能力,进而影响投资增长。
莫迪政府旨在改善营商环境
南都:莫迪政府执政两年多来,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王海霞: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印度政府需要设法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而不是依赖于国际油价下跌带来的消费增长。为了增加投资,莫迪政府将改革重点放在改善营商环境上,并推出了相应政策和措施。
一是放宽对外国直接投资进入的限制。莫迪就任以后,多次推出政策,放宽对保险业、零售业、国防、铁路、民航、建筑、传媒、种植业等行业外国直接投资限制,吸引外资进入印度。
二是推动税制改革。莫迪政府在2014年7月正式提出了印度独立以后最大的税制改革愿景,即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商品和服务税税收体系,以改善税收环境。有经济学家预计,该政策可以使印度经济增长加快近2个百分点。
三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并简化审批程序。印政府撤销计划委员会,成立更为灵活的“国家转型委员会”,吸收各邦首席部长加入,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沟通,调动地方积极性,利于改革推行。推出网上审批制度,加快项目审批,提高透明度。
四是推动土地法改革。2014年底,莫迪颁布行政命令修改《土地征用法》,放宽农村基础设施、国防、保障房、工业走廊建设等领域土地征用条款。同时,积极在议会推动相关法案。
五是推动能源领域重要改革以增加能源供给。通过推动议会通过《煤炭(特别规定)法案》和《矿山和矿产(发展和管理)修正案》,结束国有煤炭公司垄断,允许私企参与煤矿竞拍、生产并出售煤炭。
此外,莫迪还提出“印度制造”等发展计划,重点发展基础设施、数字网络、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希望将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将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5%提升至25%,为每年新增的1200万就业人口创造就业。政府将汽车、化学、信息技术、医药、纺织、港口、航空、皮革、旅游、铁路等首批25个行业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以吸引民间和国外投资。
南都: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哪些成绩?
王海霞:目前来看,莫迪经济改革最重要的成绩是推动议会通过了《商品和服务税法案》。法案已经获得过半数邦同意并且由总统签署颁布,计划在2017年4月开始实施。莫迪政府还会在冬季议会设法通过两个相关法案便于推行新税。《商品和服务税法案》的通过有助于改变印度中央和地方重复征税、各邦税率和税种千差万别的现状,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纳税负担进而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意义堪比当年取消许可证制度。
印政府计划明年4月正式实施商品和服务税,对印度投资和经济发展产生拉动作用还需要时间。同时,放开外资投资限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两年印度每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量在增加。2015财年,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约为360 .68亿美元,与上一财年的312.5亿美元相比,增长15.2%.
中印发展面临不同的约束
南都:因为政治体制不同,莫迪政府搞的改革开放政策面临的约束条件与中国也不同。
王海霞:是的。印度是多党制,也是议会联邦制,莫迪政府推行的重要经济法案要在两院分别通过,而且还要获得多数邦的同意才能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反对党和各利益集团的抵制。这就导致改革面临的制度性障碍较大,推行较为困难。
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和印度传统的在底层民众中影响很大的国大党的党争,也会影响改革的推行和效率。印度人民党虽然在人民院占据过半数席位,但在联邦院却仅占少数,导致多个法案在联邦院举步维艰,很大程度制约了莫迪政府改革理念的实施和政策的通过。所以,莫迪政府正设法赢得更多邦邦议会选举,以在联邦院获得更多席位。
南都:去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首次超过中国,看多印度的声音也多了起来,你怎么看印度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
王海霞:在短期内,印度经济应该可以维持目前的增长状况。如上面的分析,国际油价会对印度的经济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国别报告的判断,未来三到四年国际油价不会再回到2012年的峰值,加上莫迪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努力,我个人的判断是印度经济短期内保持这样的增速应该问题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印政府突然推出的换币政策对正常经济活动是个较大打击,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印前总理曼莫汉·辛格甚至表示,该政策会使G D P增长放缓2个百分点。如果政府不采取补救措施,本财年的经济增长率会因为这一政策降低。从长期来看,印度经济发展的前景不确定性较高。这又回到之前提到过的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的问题。印度经济的长期表现在于能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如果不能,一旦国际油价重新上升,印度经济仍会面临较高压力,或许会重新回到低增长状况。
南都:新世纪以来,国际上一直在说21世纪是“龙象之争”,你怎么看未来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王海霞:很多人因为印度经济增速高于中国,提出印度会超过中国的言论。个人觉得,衡量两国国家经济表现和发展潜力,不应只关注于一两个经济指标,应将经济总量、人均收入、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考虑在内。而且有的西方媒体炒作印度高经济增长,也可能出于政治考虑。毕竟在外交上,印度是一些西方国家拉拢的对象。
此外,印度新采用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其实是受到许多人质疑的。“经济学人”智库国别报告中曾经提到,由于对新的G D P数字缺乏信心。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10月份是根据工业生产指数(IIP)、农业和核心领域数据作出的将回购利率下调25个基点的政策决定。印度中央统计局也在上个月成立了五人委员会以改善核心数据搜集系统,进而增加官方数据的可信度。中国和印度有其各自优势,两国之间合作面大于竞争面,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发展等经济领域开展合作可使大家都受益。两个国家可以通过开展经济合作共同发展,营造双赢局面,没有必要纠结于谁目前表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