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018新供给驱动新周期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需求周期供给周期、金融周期、政治政策周期等多周期叠加,再加上行政去产能等短期政策使市场出清的自身节奏难以辨认,“新周期”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

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已发生变化,是否有新周期不取决于老供给出清,而取决于新供给扩张。万博新经济研究院以万博新供给指数所代表的新老供给权重变化为基础,预计中国经济有望在三年内再次回到7%以上的增速水平。

L型的新阶段vs新上升周期

在一二季度经济增速持续超预期之后,八月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增速回落,“新周期”的讨论持续发酵,分歧进一步扩大。在激烈的分歧与争论中,各方对“新周期”这个概念背后的理解其实有两种:一种理解是新周期指中国经济结构已明显优化,增速将维持L型,经济进入“L型的新阶段”;另一种则认为新周期是经济的“新上升周期”。

关于是否进入“L型的新阶段”有两种不同观点:

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新动能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力量。服务业增加值已占GDP比重超过50%,而且还在不断扩大。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经济的支撑已经显现。比如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不仅如此,新动能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也非常明显,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在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中,新动能的贡献率占70%左右。

悲观者则认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产业还难以整体形成强大的经济动能,中国经济周期还是取决于传统制造业以及房地产、基建投资等领域的周期性波动。他们认为,本轮经济的企稳是补库存和去产能政策下的短期反弹,总量上还不是结构性改善。由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没有从上游顺畅传导到下游,下游企业承受的压力很大,补库存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而上游利润增加的企业也不太会增加投资。此外,个别机构依然认为房地产依旧是压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有房地产泡沫消灭之后,才会有真正的新周期

而关于是否存在“新上升周期”,也有两种不同声音:

乐观者认为,根据过剩产能出清进入尾声,即将有大量新产能释放,并且,他们梳理了3-5年的基钦周期、8-10年的朱格拉周期等用来佐证在时间上也已经到了新周期的起点位置。

但无论是以存货为主要考察指标的基钦周期,还是以设备投资为主要变量的朱格拉周期,其前提假设都是存货下降后,一定会回到前期历史均值;设备老化后,一定会带来新设备的投资。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则认为,在当前去产能政策和环保政策背景下的过剩产能出清,虽然带来了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的提升,以及相关大宗商品和化工原料价格的上涨,但是不一定带来投资的大幅增加。行政力量造成了去产能在出清后会再次迎来新产能扩张的假设难以变为现实。政策背景、背后的驱动因素、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使得用历史的统计规律来预测当前的新周期也就未必正确了。

悲观者认为,基建拉动下的投资增长不可持续,消费和出口保持稳定,进而得出没有新周期的结论。

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关于三大需求的分析其实隐含了供给条件不变的假设,从需求出发来预测需求,可能忽略了现实中供给侧的动态积极变化。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需求由供给创造,预测需求未来的变化要看一个经济的供给结构所决定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从中长期来看,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在两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一种是当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时,带来的供给条件改变,比如技术创新。在乔布斯创造出苹果手机之前,世界对它的需求是零——苹果智能手机用新供给创造了新的需求,相关产业链拉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在钢铁、煤炭等这样的供给老化的领域,一个单位的老供给只能创造出1/N单位需求,而像阿里巴巴、腾讯、网约车这样的供给扩张领域,一个单位的新供给却能够创造出N倍的需求。

二是通过供给侧改革解放生产力时,也会带来供给条件的改变。供给侧的五大生产要素——人口与劳动、土地与资源、金融与资本、技术创新、制度与管理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通过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放松行政性供给约束,并通过解除要素的制度性供给抑制,降低上述五大要素的供给成本,提高要素的供给效率,也可以“释放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当考虑上述两个供给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尤其当新供给形成创造新需求或释放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时,凯恩斯主义框架从三大需求出发预测需求自然也就不一定正确了。

本轮新周期取决于新供给扩张

从2007年到201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市场经济以来最长时间的下行周期

表面上,这十年经济下行的短期影响因素各不相同:2007年到2010年是先后受到金融危机和需求刺激影响,经济出现了短期的V型波动;2010年下半年是由于控制通货膨胀,连续五次加息,货币政策收缩导致经济回落;之后是市场作用下的产能逐步退出,使得经济持续下行;而2016以来的行政干预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市场去产能、去库存的进度,快速释放了经济下行压力。

但实际上,即使剔除上述人为需求刺激,金融伸缩、存货调整、产能扰动等短期因素,中国经济也连续十年一直处于增速下行的趋势中。这么长的经济下行,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也很少见,其背后一定有着超出上述短期因素的更深层次原因,经济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与之前相比或许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中国经济这一轮增速下行既不同于工业社会早期的生产相对过剩型经济危机,也不同于工业社会中期的有效需求不足型经济衰退,而是工业社会后期的“供给老化型经济下行”,增速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供给结构老化。

供给侧出发,一个完整的新供给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新供给形成、供给扩张、供给成熟、供给老化等四个阶段。

中国经济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体现出典型的供给扩张特点,在WTO、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带动下,钢铁、公路、房地产、汽车、家电等供给扩张行业带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到2007年以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制造业占GDP的份额开始由升转降,服务业份额开始上升,之前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钢铁、房地产、汽车等供给扩张产业进入供给成熟阶段,而钢铁、煤炭等供给成熟产业则进入了供给老化阶段。这些供给老化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大量闲置生产要素无法充分就业,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使得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下行趋势。

2016年以来,老供给已经逐步出清,设备更新换代、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的提升、相关大宗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部分上游企业的盈利改善等都是积极的微观信号。但行政去产能造成的供给出清只能使得供给老化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不再明显,在供给结构老化背景下,新的上升周期并不取决于老供给的出清,而取决于新供给扩张。

在物质产品越来越丰裕的时代,石油、煤炭等深层资源的化学加工出来的日常用品的供给远超过了基本需求量,物质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会逐渐变小,钢铁、煤炭等老供给无法再创造出等量的新需求。即使没有严控产能的政策,老化产业在出清以后,也不具备大规模扩产、投资大幅增加的市场基础。即使出现短期产能反弹,也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的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经济的未来不取决于那些供给老化的产业,而取决于哪些新供给,将来会创造哪些新需求,形成多大的增长新动能。

新旧动能转换与2018新周期

按照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定义,新供给是能够持续创造新需求、形成新市场的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或新的商业模式或管理模式。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新供给背后对应的产业、技术或商业模式也会发生变化,以前新的技术可能会变成老的技术,原有新的商业模式也可能面临更迭。

相对于农业时代而言,工业技术是新供给;而当进入工业时代后期向软价值转型的时代,以消耗地球资源、污染环境为财富源泉的传统工业则成了老供给,不主要依赖自然资源、以人类创造性思维为财富源泉的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产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等软产业将成为未来的新供给。这五大软产业在美国经济占比已达到80%,它们满足的是人们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代表着工业社会后期具有无限未来发展潜力的新供给、新动能。

除了软产业之外,高软价值制造业也是未来新旧动能转换的方向。高软价值制造业主要包括以软资产为支撑,以软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为主要产品或服务的制造业。我们用“软价值系数”来描述制造业中软价值所占的比例,即软价值系数=软价值/产业总价值。可以粗略地认为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等生产成本在产业总价值中占比越小,其软价值因素占比越大,从而得到大致的产业软价值系数。越是富含科学技术含量,或带给消费者更多基本功能以外的良好消费体验的产品,其软价值占比越大。比如茅台酒本身的硬生产成本比不高昂,所占比重不到20%,简单地说就是高粱、酒曲加蒸馏及其他基本工艺的成本,而软价值占了绝大部分,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需求。而那些软价值创造能力较弱的行业,比如家电、饲料等,大规模、同质化加工、创造硬价值,其软价值自然就比较低。我们将软价值占总价值比重60%以上的制造产业,统称为高软价值制造业。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以代表未来长期新供给方向的软产业和高软价值制造业为基础,构建了万博新供给指数(NewSupplyIndex,简称万博NSI)。将第三产业中以新供给为主体的产业统计为软产业,其中剔除了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公共设施管理等供给成熟行业和公共福利行业,同时将第二产业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统计为高软价值制造业,最终得出分布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十五大行业,如表1所示。

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2016年的万博NSI指数为39.01%,即新供给占中国经济GDP的比重为39.01%。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测算,上述十五个新供给产业2015年和2016年的平均加权增速为10.22%,老供给产业的增速为4.77%。按照每年新供给产业和老供给产业的增速,进行新供给产业权重调整,预计2017-2019年万博NSI指数分别为40.23%、41.45%、42.69%。

万博研究院预计,未来新供给产业还将以10.22%的增速增长,老供给产业大概率能保持每年4.77%的增速增长,以万博NSI指数所代表的新老供给权重变化为基础,线性外推估算,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GDP的增速为6.9%,2018年增速在7%左右,2019年大概率在7%以上。

供给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既有质的积极变化,也有量的边际提升,既是L型增长水平上的新阶段,也有经济增速的稳步复苏,即中国经济将在新供给扩张的带动下进入缓坡型增长新周期。但仍要特别关注钢铁、煤炭等上游大宗商品大幅涨价对下游制造业增加的上万亿成本冲击,以及房地产的“灰犀牛风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2018新供给驱动新周期  供给  供给词条  周期  周期词条  驱动  驱动词条  2018  2018词条  
智库

 印度的外交政策危机

近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可是个大忙人——他正进行告别之旅,试图强调自己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外交政策领袖的声誉。在国内,他遭到本党的孤立,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面对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