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把握未来30年科技产业革命变化

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在未来30年逐渐走向高潮,其产生的颠覆性技术将不断创造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将深度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产业形态,重塑工业社会产生的基本社会结构和政治形态。

产业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一是三次产业高度融合、边界模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现代产业体系加速重构。二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日益渗透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推动制造业由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异地设计、就地生产的协同化生产模式将被广泛接受和采用,制造业分享经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精准供应链管理等将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体系。三是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知识化、服务化成为现代产业体系新特征。

逆“城市化”浪潮引发城乡结构变化

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改变传统社会人们上班与工作方式,利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人们可以实现弹性地、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与空间,分布式协作办公将成为趋势。这种职业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将促使向往特色小城镇舒适生活和乡村田园生活的中产阶级,特别是从事新技术和新业态的人员逃离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高生活成本。与此同时,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也将使得未来的教育、医疗实现在线化、远程化,居住在中小城镇或乡村同样能够获得大城市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这也将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口向中小城镇和乡村转移。到205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的“逆城市化”浪潮将使大量中产阶级向3-5万人口的特色小城镇或乡村流动,中国城乡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社会阶层两极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创造很多新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将会对低技能的就业产生巨大冲击,大量的简单工作,如汽车司机、服务员甚至秘书等将被机器人替代。牛津大学和美国劳工统计局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35年美国数百万劳动力将被机器人取代。中产阶层可能由于大规模失业而陷入贫困状态,加剧社会两极分化的程度,给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导致经济不稳定与社会动荡。

政府社会治理难度加大

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有利于公众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政治信息,使普通公众的政治参与“话语权”越来越大,将促进政治参与多元化,并为社会治理带来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但同时,也对政府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是网络安全问题更加突出。随着万物互联的实现,网络暴露的风险大大增加,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的数据将会面临越来越隐蔽的攻击,网络攻击的后果也会越来越严重。二是网络舆论控制与治理难度加大。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通过传播虚假信息、制造谣言等蒙蔽和误导公众,可能引发网络暴力、网络性群体事件,损害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政治团结和社会稳定。三是社会治理模式面临挑战。随着新技术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承担社会治理的责任将从政府转向平台、消费者、第三方治理机构等多元主体,这种责任的分散化可能导致治理责任边界模糊,对原有法律、标准和监管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同时,自由职业者、非正规就业群体大量出现,城市流动人口增多,政府社会治理压力将持续增大。

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和规则加速重构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3D 打印等技术发展和应用,全球贸易规则谈判将从实体贸易领域转向数字贸易领域,贸易投资规则除了关注投资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议题外,重点将放在智能制造、交叉行业、混合行业的标准统一,非边界、非物质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等方面。传统跨国公司面临全球要素的重新布局和配置,以技术、知识和智能资源为支撑的新型跨国公司将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对我国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未来30年,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个阶段目标要求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要抓住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的“人本化、自主性、共享式、平台型”科技产业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科技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确保为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效支撑。

突出“人本化”创新导向,力求科技产业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和提升人民福祉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要求科技创新要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围绕人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为出发点,着力推进责任性创新、包容性创新,形成体现大国责任和中国特色的科技产业创新体系。一是强化大国责任和担当,树立“负责任创新”理念。致力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难题,加强世界前沿重大科技研究和攻关,引领全球创新导向,力求使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二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包容性创新理念。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可能进一步造成社会阶层差距扩大和不平等的问题,强化以创造价值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的普惠化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开展更多贴近人民生活、满足群众需求的包容性创新,着力为低收入群体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机会。三是突出防范大规模失业风险,强化知识性创新理念。在推动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把握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客观实际,以提升人的素质为出发点,加强对低技能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劳动者的知识运用和创造能力,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防范可能造成的大规模失业风险。

突出“自主性”创新导向,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

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科学知识创新与前沿技术创新储备薄弱,是制约我国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要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任务,制定战略性技术预见和变革性产业路线图,加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多学科、跨领域技术交叉与融合,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研究方向和技术创新。面向2035年,重点突破5G技术、大数据分析、高性能计算、3D打印、石墨烯材料、智能机器人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培育新兴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面向2050年,加强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纳米材料等的前瞻布局和科技攻关,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引领国际产业发展方向。

突出“共享式”创新理念,构建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

在未来科技产业创新全球化、多极化趋势下,创新不再仅仅依靠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跨企业、跨组织和跨国合作研发和共享科技成果方面。因此,我国科技产业创新要树立共享理念,着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一是面向基础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整合科研院所、企业资源,通过设立开放实验室、产业创新联盟、创新孵化器等多种模式,构建国内多层次协同创新网络。二是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依托科技伙伴计划和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全面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技术研发、国际标准制定和战略分工,提升国际标准和全球创新规则制定的主导权。三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法国新工业计划、英国制造2050、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等有效对接,建立跨国高水平创新平台,提升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四是消除制约科研活动、创新人才等的跨境流动与合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引进一批从事国际前沿科技研究、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科学家团队和掌握国际领先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提升对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强化“平台型”创新驱动,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创新高度融合发展

未来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将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大型科研设施开放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平台将成为引领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顺应这一趋势变化,以关键技术发展为支撑,以重点产业和领域为载体,发展创新生活实验室、制造实验室、众筹、众包、众智等多样化新型创新平台,促进新型创新组织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创新主体、创新流程、创新模式变革,构建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发展。

全方位推动创新系统协同共建,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适应未来创新主体、创新模式变化,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与经济、金融、贸易和教育的整合和协同共建,形成科技创新的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强大支撑。大力倡导和培育创新文化,加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育,着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学家、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提高技能人才的动手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形成新型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人才支撑。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健全创新和设计成果激励保护机制。全面推动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法制和文化环境建设,形成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和市场环境。

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构建知识化、智能化为主导的产业新体系

一是构建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服务化新型制造体系,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二是构建知识型、网络型、共享型服务业新体系,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以科技服务业、“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新型服务业态,推动平台化集成服务创新,实现现代服务业向知识型、网络型服务业转变。三是推动精准化、网络化、生态化农业发展,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发挥创新对经济社会引领作用,构建支撑科技创新的良好经济社会环境

一是充分考虑未来产业和生产方式变革趋势,合理谋划与未来生产小型化、本地化、分散化相适应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化建设,尽可能避免对港口、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的集中过度投资。二是顺应未来“逆城市化”、城镇结构和城镇人口分布变化趋势,前瞻性谋划生态环境优良宜居的特色中小城镇和具有自然景观、历史人文、乡土特色、乡愁记忆特色的乡村建设,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和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三是针对未来社会治理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建设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科学报》总第1593期2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词条  把握  把握词条  变化  变化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科技  科技词条  
智库

 民族教育研究的教育人类学省思

——以民族志文本“打造”为例就功能而言,人类学民族志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中的借鉴和应用意义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在学校教育研究方面,教育民族志者重视教育发生的社会...(展开)

智库

 印度的新希望

印度的最新选举可能是2014年最重要的积极经济事件。印度选民果断地拒绝了自1947年脱离英国独立以来几乎一直统治印度的国大党。他们可能会因为这一决定而感到高兴。...(展开)

智库

 被误导的欧洲投资狂热

如今,在布鲁塞尔和整个欧洲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经济复苏的关键在投资。新欧盟委员会的经济战略核心是其正在开展的计划——在未来三年增加3,150亿欧元投资。但欧盟委员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