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宣布自2020年起,在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同时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自2003年启动,并于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大力推进的自主招生,通常以学科竞赛获奖等作为入围条件,经高校测试后给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一定的“降分录取优惠”。与此不同,“强基计划”是用统一高考试成绩作为入围条件,由高校对投档进来的学生,按高考成绩85%、高校测试成绩15%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由于“强基计划”是用高考成绩作为入围条件,且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再由高校组织校测,结合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进行录取,因而有舆论认为,该计划实际上是“回归高考”,注重公平但高校自主性不足。这种解读,还是基于对自主招生的狭隘认识。
在笔者看来,从之前“降分录取”的自主招生,发展到当前的“强基计划”,体现了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在实施自主招生改革过程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和各方对自主招生的新认识:自主招生不是“降分录取”,而是“多元评价”;自主招生也不是强调高校自己组织考试,不要统一考试,而是高校自主利用好已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学业和素质评价材料,按自己的招生标准进行自主评价、录取。而立足于统一考试基础的高校自主多元评价,才是自主招生改革的正确方向。
一、饱受质疑的自主招生
对高校自主招生,我国教育界和社会有两个认识,一是要由高校自己组织笔试,二是要对学生进行面试。
自2003年启动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以来,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基本上就围绕这两个认识推进,这不但让自主招生存在各种争议,而且也走了不少弯路。落实高校的自主权,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并不要求高校自行组织笔试、面试,还要求高校用好已有的评价材料,自主确定招生评价标准,并由学生和高校双向选择。
自主招生,首先要求高校自己组织笔试,这是在2003年启动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时就存在的“主流认识”。因此,自主招生的笔试,就被安排在高考前,大约每年1、2月时,由试点高校组织进行。这种设计随之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高校组织的考试和高中教学冲突,有冲击高中教学秩序之嫌;学生四处赶考,增加学生的负担;各高校大同小异的笔试,也增加了各自组织考试的成本。而且,依靠高校自己举行笔试选拔人才,把自主招生和高考对立起来,也令社会错误理解自主招生,认为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最终就要取消高考。
笔者当时就建议,自主招生不需要高校各自为政自己组织笔试,把统一的高考成绩作为评价依据的一部分即可。就像美国大学招生,并不是每所高校自己组织考试,而是用统一的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或ACT(美国大学入学测试)成绩作为学生向高校申请和高校评价学生的基本依据,只是高校不只看成绩就决定录取与否。如果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觉得统一考试的评价质量不高,那么,它们可以组织联考,学生可以用联考成绩申请这些高校,后者则认可联考成绩。
随后,自主招生出现联考模式,包括“北约”、“华约”、“同盟”等。联考的改革方向是对的,但是,相关高校在具体实施时却错误地把联考和高校绑定,不是由高校自主认可联考成绩,这导致联考被质疑为高校集体“圈地”抢生源。联考模式没有坚持多久,就因质疑声太大而被取消。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呼吁自主招生调整到高考之后进行,可把高考成绩作为申请依据,高校结合学生的高考成绩、高校面试成绩、学生的中学学业表现、特长表现等,综合评价之后录取学生。2015年,国家把自主招生调整到高考后进行,然而,调整到高考后的自主招生,只是调整了高校组织测试的时间,并没有改变招生方式,参加高校测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只是获得一定的降分录取优惠。
于是,之前自主招生中存在的问题,挪至高考后一样存在;高校的自主权,其实就是给学生降分录取优惠的自主权,而非多元评价的自主权。
这次教育部推出的“强基计划”,要求以高考成绩作为进入计划的门槛条件,有舆论把这解读为“回归高考”,还有的则认为这是自主招生的倒退。这显然还是受“自主招生就要自主考试”的影响。
实际上,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关键要“教招考”分离。“教招考”分离是指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评价,高校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的高校并不需要自己组织考试,尤其是笔试。统一的笔试完全可以作为高校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已有很多国外高校认可中国高考成绩,这些高校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就是把高考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为此,我国的高考改革,不应该把精力用在考试改革上,而应该用在招生、录取改革上。要改革的是用统一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序的评价、录取方式,而建立基于统一考试的高校多元评价、录取方式。
上海、浙江等地探索的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就是用统一的高考成绩作为重要评价依据,再加上高校的评价。尤其是上海,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由学生依据高考成绩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志愿填报,而参加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的高校按计划数的150%调取学生档案,再对进档学生进行面试,最终根据高考成绩占60%、高校面试考察成绩占30%、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占10%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强基计划”可以说是上海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方案的“全国版”,只是有一些操作细节不同,包括高校投放的专业、志愿填报方式、投档比例,以及高考成绩所占比重。教育部规定,高考成绩的比重为85%。这可视为推进这一改革的谨慎态度。之后,高考成绩的比重会进一步降低。“强基计划”将统一高考成绩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入围条件,这是自主招生告别“自主考试”,真正走向多元评价的第一步。教育部在发布“强基计划”时提出不再组织高校自主招生,这针对的是传统的“自主招生”方式。
这种方式和国外高校的自主招生只一步之遥。只需把学生填报志愿,招生机构按分数投档,改变为高校提出申请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高校,一名学生可同时申请多所高校,高校即可实现“学生和高校双向选择”的自主招生。
在这一招生方式中,统一考试成绩确保基本的公平,学生和高校双向选择可以促进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大学、专业的满意度。
三、迈向未来更多元的评价
前面的提到的是笔试。对高校组织的面试,舆论也有诸多担心,如: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都要举行面试,怎么保证面试的公平、公正性?农村孩子到高校(考点)参加面试,不是增加经济负担吗?
这就涉及“自主招生都要面试”的认识了。申请国外高校的学生都知道,需要面试的高校只是少数,很多高校根本不举行面试,根据学生提交的高中课程成绩、统一考试成绩(雅思、托福或SAT等)、推荐信等资料就进行录取。即便有高校要求进行面试,也不是都参加校园面试,而是有多种面试方式,包括委托校友面试、电话面试、在线视频面试等。
这是我国高校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时需要进一步达成的共识,同时也需要配套其他改革。
首先,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从严”要求大学生,对不能达到培养要求的学生实施淘汰。高校的严格淘汰制度,也可视为对招生的约束,那些不适合本校的学生,就是招来,也可能被淘汰。也就是说,不能让学生认为进入高校就进了“保险箱”,于是只看重被录取,进校后就浑浑噩噩度日。
学生在选择高校时,必须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这所大学。这一方面的改革,近两年已经在推进,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取消在毕业前为未通过某门课程考试的学生提供最后考试机会的“清考”制度,严把毕业质量关。“强基计划”与之前的自主招生相比,也有一个显著变化是,强调培养改革,如实行“小班化”教学、配备导师。
其次,要提高评价的质量,尤其是中学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质量。我国新高考改革,要求对高中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这一评价要能被高校认可,直接用于评价学生,必须要做到个性、写实、客观。这要求落实中学自己的办学自主权,进行多元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同时,要求中学也进行现代治理改革,让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受行政和利益因素的干扰,能做到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