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经济势在必行
中国经济要保持可持续增长,必须更多地依靠创新。但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周期长、不确定性高、而且失败的概率比较大。这对金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金融业务的特点往往是追求周期短、风险低、回报高的机会。因此,创新型经济与中国传统金融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矛盾。最近几年普遍感觉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很突出。其实并不是金融体系变坏了,而是经济在转型,但金融模式还没有完全转过来。所以现在金融也迫切需要改革与创新。
过去四十年间,中国经济推进市场导向的改革,依靠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创造了一个“中国经济奇迹”。但现在一些客观的经济环境正在改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是低成本优势已经丧失。现在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1万美元,成本大幅度提高,再继续生产过去生产的产品,就不会有竞争力。
第二是人口正在快速地老龄化。过去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抚养比不断下降,形成了人口红利。但现在老龄人口每年增加1200万,抚养比大幅上升。
第三是国际贸易格局生变。全球化的逆转可能令中国经济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度依赖国际市场。
这些意味着,中国经济要保持可持续增长,其增长模式就必须从过去的要素投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
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是金融抑制指数比较高,也就是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比较多;第二是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比重比较高。客观地说,过去几十年,这套体系在支持中国经济方面还是行之有效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通过看财务数据、抵押资产和政府担保做融资决策,比较适应过去以低端制造业扩张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现在情形发生了改变。既然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金融也要支持创新活动。中国创新的主力是民营企业,它们贡献了国内知识产权的70%,国有企业只有5%。但问题是,很多轻资产、创新型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三无企业”,即无财务数据、无抵押资产、无政府担保。银行面对这些企业,就有点束手无策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
林毅夫教授曾经提出“最优金融结构”的概念,主要是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会有不同,因而最优的金融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的。这个观点很重要,无论如何,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否则金融再发达也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有一点可能需要考虑,就是金融结构的形态不像经济结构那么变化快。英美是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德日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几十年上百年一直是这样。所以,也许更加需要关注的不是创办很多新的金融机构,而是尽量让已有的金融机构转型,满足实体经济新的需求。
相比传统的金融部门,如火如荼的影子银行和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则更灵活一些。网络银行以大数据为基础做出风控模型、放贷款。腾讯的微众银行、蚂蚁的网商银行和新希望、小米的新网银行,每一家的员工数都不超过2000人,但每家每年都可以发放1000万笔以上的小微贷款或者个人贷款,这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很难想象。最近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学者和国际清算银行的经济学家一起做了一个研究,评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风控模型和传统银行风控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大数据风控模型更有效,原因可能是因为传统财务模型看的是历史数据,历史数据随时度可能改变。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风控模型看的是行为,而行为是相对稳定的。当然,最好的风控方法应该是把传统的财务模型和大数据模型结合在一起。
中国在开始经济改革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改革蓝图,但事实上大多数官员和学者可能都是按照欧美特别是美国的金融模式作为范本设计国内的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的大方向也许不错。但在实践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比如,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金融抑制的水平还是比较高,传统的看法是这会降低效率、增加风险。但事实上,这个金融体系有效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后来的研究也发现,在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的时候,适度的政府干预反而可以帮助克服市场失灵。再比如,十年前以欧美为中心发生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说明它们的金融体系也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些表明,中国的金融改革可能还是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中国经济的客观条件,而不应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中国金融改革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关注。第一,市场化的改革还要进一步推进,但市场化的步伐与程度一定要与中国的实体经济相适应,不是简单的市场化越彻底越好。事实上有很多发展国家在市场化的进程中遭遇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市场机制特别是监管框架尚未成熟,放开来造成了金融风险。欧美危机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市场化之后,可能还是设置一些政策机制包括宏观、微观审慎政策控制风险。
第二,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间接融资主导的格局恐怕不会轻易改变。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革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上面。德日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一样支持着它们的经济逼近了世界经济技术的前沿。同样,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可以不断转变,事实上商业银行已经在尝试很多新的模式,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供应链金融、投贷联动、信贷工厂模式、大数据风控等。这些尝试的目的,都市为了让银行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活动的需求。
数字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部门所作出的世界性贡献。对于这样有价值的创新活动,既要给予发展的空间,也要做到监管风险。影子银行也一样,影子银行确实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但既然影子银行做得这么大,确实有实际经济需求的逻辑的,也就是说这些业务满足了很多正规部门不能满足的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需求。在制定监管政策的时候,要把现实的需求和可能的问题两方面都考虑进去,尽量争取实现平稳过渡,努力争取尽早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