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经济中期将迅速反弹

此次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与非典时期不同

中国经济时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无疑短期内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从疫情的发病时间、影响规模和政府应对等角度,人们很容易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比,请问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和非典疫情有何异同?

黄剑辉: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与2003年非典疫情既有相似性,又有明显不同,预计此次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将比非典疫情更大。

一是外部环境不同。2003年,全球经济正处于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迅速恢复期,中国正处于加入WTO的红利释放期,出口发动机迅速启动,2003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从2001年的6.8%升至34.6%。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逆全球化阶段,中美贸易摩擦在历时近两年谈判才终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我国占世界出口的比重正在触顶回落,2019年出口增速仅为0.5%,动能明显不足。

二是发展阶段不同。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经济正处在重化工业化、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高增长阶段,上升动力强劲。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宏观杠杆率较高,房地产行业调控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偏大。

三是经济结构不同。此次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是第三产业,2003年其占当年GDP的比例为32%,2019年上升至54%,比例已大大提升,受到疫情的冲击更大。新冠肺炎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也不容低估,劳动力的流动受阻、物流受到一定影响,也将影响部分企业的正常开工。

四是传染范围不同。此次疫情爆发于交通枢纽武汉,且正值春运高峰期,病毒传染性更强、蔓延更广,所以病例数迅速超过非典时期,各地的疫情隔离和防控力度也更大,这也导致对于经济的冲击更大。不过本次疫情主要发生在第一季度,而一季度的GDP占比是四个季度中最少的,控制经济活动的负面季节效应比二季度要小很多。

张明:市场上有很多分析认为,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并没有对当年的中国经济总体增速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甚至在非典疫情之后,中国股市还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大行情。但我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与2003年非典爆发时有很大不同,发生了很多结构性变化。

一是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已今非昔比。在2003年前后,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很可能高于10%,而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可能只有6%左右。影响潜在经济增速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人口的年龄结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拐点是2010年,在此之后,中国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萎缩的人口红利导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不断下行。而在经济下行的时候,疫情的冲击会加重。

二是外需对经济的拉动可谓差别巨大。中国于2001年底入世,全球经济当时正迅速复苏,由此带来中国出口高速增长。2003年中国出口月度增速的平均值是35%,而去年中国出口月度增速的均值只有0.4%。加之中美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在今明两年内要多进口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如果中国出口增速有限,甚至不排除出现经常账户项目下的逆差。

三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一样。在2003年前后,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得到了比较好的清理,而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较高、中小银行的坏账压力较大,因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依然很大。

短期内大部分行业均将受到冲击

中国经济时报:国内的基本共识是疫情对宏观经济尤其是短期内的经济发展呈负面影响,能否就疫情对宏观经济以及各行业、各市场主体将产生哪些具体影响展开分析?

姚余栋:在此次疫情冲击下,今年春节期间我国餐饮、旅游、影视、交运等行业受到影响,节后企业复工延后等因素也给我国一季度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压力。总体来看,我国有最大规模的中产阶层群体,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消费需求受到短暂抑制后,还会明显恢复反弹。

只要疫情能够迅速得到控制,将对经济的影响控制在一个季度内,疫情对今年经济增长影响不会太大。中国经济弹性高韧性大,短期受损,中期会迅速反弹。

肖立晟:我们认为,此次疫情对全年经济增长暂时无忧,短期谈影响还“为时过早”。

第一,此次疫情的防治管控较早,并不像非典期间拖至第二季度。此次疫情确实影响餐饮娱乐、交通旅游等行业,但对比非典时期来看,其他分项完全可以做有效对冲。且从月均有效产出看,停工一段时间对全年影响十分有限。

第二,虽然春节黄金周影响了餐饮、旅游,但因疫情发生的物资囤积、防疫用具生产、医院建设等是我们无法计算的对冲部分。正如2003年的纺织、轻工、商业饮食供应仓储以及文教科卫的产出。

第三,观察工业增加值可以发现,从2017年开始出现了“季度冲单月”的情况,2019年每个季度都如此。若此次疫情2月份得到有效控制,3月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因此一季度仍有想象空间。

张明: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本身、通货膨胀和就业等方面。

从短期增长来看,这次肺炎疫情主要发生在春节假期,目前主要是对服务业、最终消费两个层面产生影响。对比非典疫情的历史数据来推算当前的情况。目前,受到肺炎疫情冲击比较大的服务业行业,包括交通、旅游、餐饮、娱乐、零售等。这些行业除了航空、铁路外,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中小微企业目前面临比较大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和2003年相比,当前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0%,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也超过60%。即使肺炎疫情对服务业和消费的负面冲击与非典相似,考虑到行业占比的上升,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会大于非典期间。

此次疫情短期内除了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之外,对另外两个重要宏观变量——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也都会有影响。2019年12月份的CPI同比增速是4.5%,此次肺炎疫情爆发后,物价持续上涨的时间要比之前预计得更长,因此此次疫情将拉高今年上半年的物价水平,会对货币政策造成一些掣肘。2020年的就业形势本来就不太乐观,此次疫情爆发可能导致春节后的农民工就业压力比较大。我们研究认为,今年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可能会创新高。

黄剑辉:此次疫情对消费和进出口影响较大,对投资影响相对有限;将延缓CPI回落,并拖累PPI;短期内大部分行业均将受到负面冲击。

此次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可能更大。尤其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影视娱乐等可选消费将会受到巨大冲击。春运期间旅客发送量明显下降,电影票房、旅游收入、餐饮收入同比明显下滑,但与此同时,网上购物、订餐、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十分活跃。

进出口双双面临下行压力。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期,外需扩张有限,而且假期延长也会影响出口订单。此外,世卫组织将本次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可能导致中国出口的货物面临更加严格的检验检疫。可对比的是,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被列为PHEIC之后,巴西出口增速在当年从15%下降到-5%。进口方面,我国进口与国内总需求高度相关,我国政府为防控疫情出台了一系列减少人员流动、延长假期等举措,这些势必会导致一季度的内需低迷。

基建投资受疫情影响较小。2019年末基建投资增速落至全年最低水平,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做好重点领域保障”。预计2020年新增专项债额度至少达到3万亿元。今年1月份,各地已在以较快速度发行财政部提前批复的2020年新增1万亿元专项债额度,为基建投资的反弹储备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来源。随着专项债新增额度加快发行并落实形成实物工作量,这一积极的变化可能会带来基建增速上行。

制造业投资受冲击较大。一方面,疫情蔓延、各地启动疾控响应机制,公共场所活动明显下降,居民短期内购物意愿降低,可能削减非必需品的消费,相关产品的新增订单或将受到影响,这将影响对应企业的生产和补库存过程;另一方面,受疾控要求延长停工时间的影响,中小企业现金流可能进一步趋紧。加上预计缺乏新增订单等因素影响,其偿债压力、现金周转压力都将加大,这也会影响其资本开支意愿。

房地产开发受冲击最大。疫情对今年一季度的房地产销售、开工可能产生较大影响,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和拿地意愿。疫情造成的复工时间延后以及对居民购房意愿形成的冲击,可能使得一季度房地产销售受到较大影响

结合此次疫情爆发以来的特征,以及近期我国主要行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比2003年非典期间疫情的行业影响,预计此次疫情波及行业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若疫情在2月底3月初得到基本控制,随着需求的延后释放以及产能的逐渐恢复,大部分行业将稳步复苏或快速反弹。

分行业来看,交通运输行业短期内运量下降明显,随着春节假期结束,返程客流量增多,公路、铁路、民航客运量将不断回升,同比增速不断下滑的趋势将得到扼制;旅游行业遭遇重挫,各项出游活动遇冻结,旅行社受到的冲击较大,跟团游大幅缩水;住宿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首当其冲,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将率先得到恢复;商贸零售行业中的百货行业受客流量减少影响较大,主营必选消费品的超市、便利店行业韧性更强,新零售行业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望迎来发展契机;制造业本身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影响,生产增速放缓,企业成本负担较重,市场需求增速趋降,增长压力更加凸显;房地产行业销售基本停滞,节后楼市“小阳春”难现,开发投资放缓,疫情的短期冲击可能较2003年更大;教育培训行业线下活动受严重冲击,线上渠道优势凸显,学历教育因需求刚性受影响有限;医药行业短期呈现阶段性提速,长期将持续高质量发展;文化娱乐行业电影院线遇阶段性停滞,泛娱乐分化发展,以在线视频、短视频、网络直播、在线阅读、网络新闻等为主要构成的新媒体行业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物流仓储行业快递服务需求提升,无接触配送应运而生,行业短期受到用工不足、上游订单下降等因素制约;湖北省三大产业集群中的电子信息、医药产业链受冲击相对较小,产业集群优势将继续巩固,湖北全面推迟复工时间将较大程度影响全国汽车产量。

受企业停工停产、工程延期复工、交通管控以及PHEIC等因素影响,农业、畜牧业、建筑业以及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负面影响。随着未来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相关政策效果的对冲,行业供求有望逐渐回升,全年有望保持总体平稳。

民营经济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

中国经济时报:受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中,中小微企业无疑是最大的,而且中小微企业基本上属于民营经济,疫情将会对民营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姚余栋:中小微企业或者服务业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却容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在本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程度大于大型企业,政策上面需要考虑出台救济性政策,防止失业率明显上升。

黄剑辉:民营经济短期内受到剧烈冲击,小微企业更严重。与2003年非典期间比,本次疫情中发生后,全国范围内均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封城、封村、停工停产等现象广泛存在,经济活动大量减少,叠加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与非典时期相比,民营经济受到的冲击预计将更大、更广、更深。

从行业角度看,民营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旅游业、住宿餐饮、电影院线、线下教育、交通运输、零售消费、文化体育、娱乐、房地产、建筑业等行业预计受冲击将较大,预计2020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下降5000亿元以上。以线下服务为主的美容、体检、口腔、眼科等专业领域,将遭遇一段空窗期或惨淡期。部分医疗行业、外卖、电商等产业逆势加速增长。线上服务业、线上教育等行业的民企将有所受益。此次疫情正值春耕春播即将开始之时,对与农业相关产业的民企影响将逐步显现,预计畜牧养殖业受到的冲击也将较为严重。民营工业、制造企业受到的影响将逐渐显现,由于开工率不足,2020年一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将同比下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显著下滑。民企出口贸易面临较大威胁。

从企业规模看,中小、小微企业预计将受到较大冲击,部分大中型民企有可能陷入现金流困境,预计民企债券违约很有可能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从时间维度分析,预计疫情在3个月内对民营经济影响最大,3—6个月的负面冲击将会逐步缩小;2020年全年可基本保持平稳;从一年以上来看,疫情或对我国民营经济、商业形态产生深远影响

宏观政策与改革相结合应对疫情

中国经济时报:在疫情当下,请问有何具体建议来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黄剑辉:建议按照“政策托底,短长结合,共克时艰,化危为机”的思路,有效、有力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肖立晟:截至目前,财政给予了补贴、贴息等措施,央行则围绕信贷稳定,重点帮扶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短期脱困。在后续政策预期上,我们坚持认为,目前的政策空间不大,财政与央行现阶段仍较谨慎。与2003年推出的政策没有质的区别,甚至部分2003年减免税费的财政政策目前还没有相应跟进。目前来看,疫情撼动年初既定全年政策空间的可能性不大。预期央行可能将在2月继续调降MLF利率,并引导LPR调降。降准则在二季度更为合理,且全年仅还有一次。

我们研究认为,目前还无需改变财政政策节奏。预计全国两会后可能会对所得税、部分增值税等进行调整,以践行中央三年减税降费的承诺。另外,在赤字率不破“3”的前提下,疫情可能构成特别国债的发行条件。

张明:除了财政、货币政策以外,关键要实施结构性改革。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肺炎负面冲击放大的前提下,结构性改革又可能提速,比如,国企混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行业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这些改革虽然短期内对增长的作用并不是很强,但是其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此外,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也将会提速。

黄剑辉:从长期来看,要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和政府治理机制改革。

一方面,应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政府市场双到位、公立民营双发展、医生患者双满意”。一是加快填补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短板。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支出占GDP以及总财政支出的比重,确保医疗卫生支出增量基金,建立不同层级政府间规范的医疗卫生责任分担与筹资机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人均床位数、医疗设备数和医生数量。二是积极推进多元化的社会办医格局,降低准入门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医疗机构,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主体,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三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四是培养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应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一是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清单管理和政府信息定期披露机制。二是强化社会治理体系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推动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协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经济中期将迅速反弹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词条  反弹  反弹词条  中期  中期词条  迅速  迅速词条  
智库

 问题在于集权,不在于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从根本上与民主不相容吗?一次又一次,发生的事件迫使我们作此之问。而这个问题与其说让我们更明白,不如说让我们更困惑。土耳其、埃及和突尼斯是非常不同的国家,...(展开)

智库

 气候战略成为美国新政府核心战略

随着美国正式启动政权过渡进程,新政府的团队组建备受关注。目前,曾作为奥巴马政府时期国务卿的约翰·克里被拜登过渡团队提名为总统气候特使,并进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