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城市生活垃圾的难掩之忧

        兰州主要城区2008年生活垃圾总量超过110万吨,相关人士认为,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将呈井喷式增长。与此相对的是,兰州市城关区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超期服役2年之久,如果没有新的垃圾填埋场替代,城市垃圾将陷入无处填埋的窘境。

 

        事实就是这样,在统计数据面前,问题就会变得简单明了。发现问题虽然很重要,但是最后的关键点还是要看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生活垃圾的个人体验

 

        午后,赵一泓(化名)拎着两个黑色的塑料垃圾袋下楼,袋里面塞满了三口人前一天的生活垃圾——各种菜叶、水果皮、饮料瓶和废纸等。每天这个时候,楼下四个汽油桶般大小的蓝色垃圾桶就基本被塞满了。4月份的天气,兰州最高温度迅速飙升到20多摄氏度,垃圾桶周围苍蝇乱舞,赵一泓屏住呼吸,把两个袋子使劲往下压了压,才勉强把垃圾桶盖上。

 

        2003年“非典”之后,兰州所有的垃圾道被封死,赵一泓“被迫”开始用垃圾袋装垃圾,提倡了多年的垃圾袋装化因一场关系生死的疫情迅速被广大市民所接受。

 

        赵一泓想起了不久前看的一则新闻。在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爆发了“垃圾危机”,街头垃圾成堆,有些学校因为老鼠横行而停课,旅馆客房入住率明显下降。人们愤而放火,焚烧垃圾。那不勒斯在1973年曾因“垃圾危机”暴发霍乱疫情。当地官员称:现有的垃圾掩埋场大多已经超负荷运转,但每天新增800吨垃圾,新选定的掩埋场不是遭到民众强烈抗议,就是被民意代表否决。负责建造垃圾掩埋场的官员已经多次表示要辞职,因为工作完全无法推进。

 

        赵一泓心里暗想,兰州这个地少人多的地方,一天要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啊!赵一泓没法计算出具体的数量,但是他的担忧更多来自于个人的体验。赵一泓是一家媒体的编辑,当他凌晨2点多走过回家的那条巷子时,垃圾几乎占满了整个路面,他不得不在垃圾堆间辗转腾挪。“没有一个人影,只有微风吹着废纸哗哗地响,给我的感觉就像到了《地球停转之日》里的场景。”赵一泓用一部灾难片的场景来形容城市里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给他带来的心理压迫感。

 

        110万吨生活垃圾

 

         赵一泓生活的这个河谷型的城市,空间在不断地扩散与增长。

 

        早在2000年的时候,市区人口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1091人,与全国相当规模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8人相比增加了近一倍,接近东部人口密集地区中等城市的人口密度,兰州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化水平已接近60%。

 

        城市化进程加快,意味着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兰州城区垃圾以每年5%-8%的速度在递增。

 

        按2008年年鉴统计,2007年全国655个城市的垃圾总量达1.25亿吨,这样的数字每年还在以8%-10%的速度增长。

 

        赵一泓没有算出的结果,记者在兰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环卫处找到了答案。副处长藤理说:“根据我们最新测算的数据,兰州主城区在2008年产生了110万吨生活垃圾。”赵一泓无从想象这么庞大的一个数据意味着什么,但是城关区芦家大沟垃圾场孟场长提供的数据就形象得多,“一天24小时,转运垃圾的专用卡车光运送城关区的生活垃圾就是130多车,800多吨。”

 

        目前,中国城市人均日产垃圾约1公斤,垃圾人均年产量达440公斤。以兰州为中心的一个城市聚居圈正在生成,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问题毫无疑问将越来越严峻。

 

        110万吨生活垃圾是怎样炼成的?赵一泓在想这个问题。

 

        赵一泓想起大学时代,社团经常会把同学们使用过的一次性木筷扎成树形,让同学们了解使用木筷会毁坏多少森林,但是现在看来由此产生的垃圾也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赵一泓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罪人,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早上图方便会用塑料袋带早餐,中午吃一餐饭会用掉至少两个一次性饭盒,送给朋友的礼物费尽心机进行包装……到头来,这一切全部成了夜晚马路边垃圾山的一部分。

 

        4月30日,星期四,前一晚的大雨过后,伏直公路泥泞湿滑,城关区的生活垃圾由此路被运往伏龙坪芦家大沟垃圾场,沿途将经过不少居民点以及一个大型农家风情园。多数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垃圾的增长速度,2008年年鉴统计表明,全国垃圾总量约有四成未经集中处理,大量的垃圾只是从城市人的眼前转移到郊区进行简单地填埋或堆放。但是事实上,站在一处居民家的大门口,已经可以俯瞰整个垃圾场。而这里,距离核心城区,驱车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 

 

        垃圾正在向城市逼近。

 

        垃圾无处可埋

 

        汽车经过一处六七十米的急陡下坡后,伏龙坪芦家大沟垃圾场就在面前了,这是城关区唯一的垃圾填埋场。垃圾场里,大型专用垃圾转运车川流不息,远处停放的几台推土机将负责把运来的生活垃圾用建筑垃圾或者素土掩埋。

 

        芦家沟垃圾场是现在兰州市最大的垃圾场。甘肃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在1990年7月的《兰州市城关区芦家沟垃圾场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设计》中对芦家沟的场地容量及填埋量作了以下表述:芦家大沟系荒山干沟,无水源,沟长675米,宽150米,深103米,可容纳垃圾1042.9万立方米,折合容纳垃圾521.4万吨。城关区垃圾日产量800.5吨,月产量24333吨,年产量29.2万吨,约14年可将此沟填满。“从1991年正式投入使用,现今已经运转了17年,而且城关区现在垃圾日产量已升至1000吨-1200吨,并且正在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早已超过芦家沟的承载量。”有关人士分析说。芦家大沟垃圾场孟场长说:“这个垃圾场已经不堪重负,早已经超过了当初的设计标准,但是在没有新的垃圾填埋场替代之前,芦家大沟垃圾场还是城关区生活垃圾的主要填埋地点。”老孟不无忧虑地说:“即使最乐观地估计,最多两年,这个垃圾场就要关闭了。”

 

        站在垃圾场望去,山脊上的民房离垃圾场不过数百米之遥。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兰州近郊四区现有垃圾处理场5座,分别为:伏龙坪芦家沟、阳洼沟,安宁区的青石沟,七里河区西津坪和西固区的白崖沟。5个大型垃圾处理场当中,七里河区西津坪垃圾处理场因为不够规范,仍然没有得到完全利用,而芦家沟垃圾处理场的使用年限于2007年已经到期,但在处理垃圾能力趋于饱和的情况下,该垃圾场仍然承担着沉重的垃圾处理任务。

 

        随着原来的垃圾填埋场日趋饱和,兰州市在垃圾处理场的维修和建设投资逐年加大。2006年,兰州市投资50万元,对城关区伏龙坪芦家大沟垃圾处理场进行了扩容建设。2007年,投资612万元续建七里河区西津坪垃圾处理场;投资50万元对红古区垃圾场进行维修建设;投资50万元对西固区野狐沟垃圾场进行了前期建设,并已投入使用。

 

        2008年,兰州市启动了城关区中铺子、七里河区西津坪和安宁、西固区的帽帽嘴沟3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的前期工作。这3座生活垃圾处理场建成后,将使兰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目前兰州每天产生3000多吨垃圾,能够填埋处理的每天仅2000吨左右,处理率约70%,剩余的垃圾则被堆放在城市周边地区。

 

        大量的生活垃圾正面临无处可埋的境地。

 

        垃圾的出路

 

        即便如此,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曾正中副教授看来,兰州的垃圾填埋依然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曾正中说:“直接利用天然沟谷填埋的简易填埋场,其产生的渗沥液和填埋气体会带来十分严重的污染问题。”

 

        渗沥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通过渗入场底污染地下水,或者是沿沟底流出污染地表水。曾正中副教授在其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指出:渗沥液污染问题在城关区相对突出,以伏龙坪芦家大沟填埋场为代表,渗沥液流出沟口注入黄河支流雷坛河,因具有污染物种类繁多、色度、COD浓度高、金属离子和氨氮含量高等特点,尽管排放数量小,但对水体的污染犹如小造纸厂污染一条大河的结果。“持续努力地推动垃圾的分类,这才是垃圾问题的真正出路。”曾正中说,“这样就可以使物质循环起来。”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当今世界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理的潮流。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生活垃圾成分、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和消费习惯等,制订了相应的生活垃圾分类法规、计划和实施办法。如德国建立了“绿点”标记、双元回收系统,澳大利亚实施的“零垃圾”计划。

 

        曾正中说:“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比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等属于可回收,其他不属于可回收垃圾。”

 

        2006年,兰州市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更换安装7000个新型垃圾桶,一半以上属于分类垃圾桶。一些主要街道和部分小区纷纷换上标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样的分类垃圾桶,各大媒体也开始宣传、普及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的环保知识。

 

        但是在曾正中看来,垃圾分类何其难啊!

 

        甘肃环保NGO组织的人士称,市民环保与垃圾分类意识欠缺,加之大部分“可回收”垃圾又被拾荒者拣走,垃圾分类回收的利润空间减少,政府和企业缺少投入,再生产业链无法形成,是影响垃圾分类进程,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的主要原因。“垃圾分类是一种慢工,需要多个环节丝丝相扣,只有全民环保素养提高,政府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大力发展终端再生企业的建设,再加上城市垃圾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实施,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效能。”曾正中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城市生活垃圾的难掩之忧  城市生活  城市生活词条  垃圾  垃圾词条  
公益

 水务集团:苯被检出纯属意外

检测系正常工作程序之外;如未检出,兰州市民或喝半年“香水” 前日,兰州市政府发布消息称,自来水苯超标系此前两次事故产生的含油污水所致。油污化学成分很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