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鹤童招聘大学生从事社会工作引关注

        连日来,天津电视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今晚报》、《城市快报》、《每日新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来到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采访或打电话预约、索要资料,聚焦鹤童招聘大学生从事为老服务事业的新职业——社会工作。(简称“社工”)

 

    当今,国人对“社工”这一职业还比较陌生,甚至会把义工和社工混为一谈。然而9年前的2001年,方嘉珂——这位曾经在多个西方国家学习和工作过的、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就前瞻性地引进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进入养老机构,社工融入鹤童的各个老人院,社工通过评估开展个案和小组工作,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老人服务,帮助老人进行康复训练,进行临终生命关怀,对痴呆症老人进行脑力功能训练,协助机构和家属解决老人情感需求,给予老人心理援助乃至心理矫治,为老人带去较深层次的精神慰藉。社工,在鹤童各个老人院承担起了助人者、协调者、计划师、心理咨询师以及呼吁者、资源整合者等多方面角色,在老人与社会之间、老人与机构之间、老人与家属之间、老人与老人之间发挥“润滑剂”、“兴奋剂”、“平衡机”作用,促进了机构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改善了入住老人的生存质量,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多彩的、积极的人生意义。社工,成为鹤童为老服务的一个亮点,受到老人和家属的极大欢迎。在收到的不少感谢信中,称呼“可爱的社工”。

 

    社工鹤童的数量,从最初的1名到现在的7名,这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透过这一现象反映出社工在养老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呈上升趋势,鹤童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如今已经是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副秘书长兼社会工作与项目执行部部长的刘国亮,2008年考取了全国第一批专职社工师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天津市仅有的86名社工师之一。王林生,这名西南大学毕业的社工专业本科生,2008年考取了全国第一批助理社工师职业资格证书,如今已经成为红十字鹤童绵竹市紫岩护理中心院长,独立承担起鹤童四川灾区养老机构运营的大梁。在全国,社工成为老人院院长也是凤毛麟角。鹤童又是一项创新。

 

    被《今晚报》头版报道的鹤童社工董利娟,是黑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前半年,她选择了在鹤童实习,随后就爱上了为老服务事业,留在了鹤童;还有天津农学院社工专业毕业的宋银华、孔洁,这些“可爱的社工”已经与老人们结下祖孙情。宋银华曾经写到:“跳动的火焰,/就是社工的爱。/我们从不放弃,/我们努力再努力!/来吧,亲爱的爷爷奶奶;/牵着我的手,让我陪你走。”不少老人将自己的心里话向社工倾诉,而不告诉自己的家人;不少老人在社工面前像很听话的“孩子”,而拒绝与家人配合。今年春节从除夕到正月十五,鹤童举办了“天天动”系列活动,鹤童社工不仅设计了内容丰富、活泼多样的精彩活动,而且积极活跃在为老服务第一线,在鹤童的京津老人院组织老人和家属开展娱乐活动,浓浓年味带给老人幸福、祥和。鹤童所有的社工,过年都没有回家。在家人最想念他们、他们最想念家人的时候,他们工作在社工岗位上。

 

    刘国亮和王林生分别通过国家考核,获得社工师和助理社工师后,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每人500元奖励,而他们全部捐献给了鹤童老人。刘国亮说:“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鹤童给搭建了平台,让我们有用武之地,实现了个人价值。我的许多同学都没有我幸运,早就改行了。所以,我很感谢鹤童、感恩鹤童。”

 

    其实社工这一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也有五六十年历史。目前,美国专业社工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日本为5‰,我国香港地区仅注册的社会工作者就占总人口的1.7‰。社会工作者主要在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社工这一职业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养老机构中社工所发挥的作用,从鹤童的实践已经得以彰显。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把“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进全会决定。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重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2008年,国家人事部、民政部举行了首次全国性的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意味着社工这一新职业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正式确认。而鹤童则走在了全国养老机构的前面。

 

    倘若全国4万多家养老机构都能像鹤童一样引进大学生做社工,那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国家、家庭突出难点的情况下,养老机构引进大学生社工,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鹤童  鹤童词条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词条  从事  从事词条  关注  关注词条  大学生  大学生词条  
公益

 霜重色愈浓——王行娟口述史

霜重色愈浓——王行娟口述史英文版请点击此处口述者简介:王行娟,生于1930年,解放之际参加工作,此后长期从事记者、编辑工作。1988年,王行娟离休后走上民间妇女...(展开)

公益

 [重返北川]以乡村的方式重生

民主的社区讨论会  10月20日,四川彭州龙门山镇,一场板房社区会议正在召开。参加者除了居住在板房里的村民、社区居委会,还有一些来自各地的NGO成员。一家广东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