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分论坛之“城市环境风险控制与应对”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
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故(一般不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长期以来,媒体和公众难以理解环境风险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因而难以掌握应对和控制环境风险的合理方式。该分论坛旨在搭建平台促进媒体、环保NGO、城市居民、企业和高校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理解和发现城市环境风险,并找出其控制和应对之道。
论坛上,为小区志愿提供电磁场检测的民间环保组织公布首轮对9个小区的测量结果,无一超标。专家认为,公众需要参与其中,获取更透明信息,消除因误解带来的恐惧。
从4月11日检测明天第一城小区开始,民间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已完成了BOBO自由城、华清嘉园等9个小区的电磁环境检测。
论坛上,“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成员赫晓霞总结了历次检测的结果。她说,所有检测过的小区中,没有测到一处用电设施周围强度超标,所有测量值在网站www.bjep.org.cn公布。
赫晓霞介绍,测得的电线电塔周边磁场强度低至0.01微特,最高的是玉阜嘉园小区两条高压线下方,测得4.8微特,仍和100微特的安全限值差很远。她表示,反而抽油烟机等电器周围会测得更高值,贴近鱼缸水泵旁最高测得80微特的数值,不过稍微离开一些距离相关数值就变小了。
赫晓霞表示,将在完成50个以上的样本后,进行更加系统的分析。
近年来,电磁辐射是癌变、儿童期白血病等的诱因之一等说法广为流传。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新村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授权,翻译出版了WHO对于相关问题的评估结论。杨新村介绍,WHO从1996年起,历时10年,全面评估电力设备电磁场对人类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公众通常遇到的情况,不存在实际健康问题”,并划定100微特的磁场限值,显著超过的,会有中枢神经影响。杨新村援引WHO的研究报告澄清说,WHO已经明确,在环境中,极低频场的存在形式为“电场”和“磁场”,较低频率的电磁波定义为“电磁场”;非常高频率的电磁波才可称为“电磁辐射”。他表示,把“电磁辐射”这一概念引用到电磁场环境健康领域是不合适的,很易导致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抉择,公众难以释疑。
杨新村说,电线如要产生辐射,需要长达6000公里,也就是要有一条从上海到莫斯科的连续不断的电线,所以WHO反对错误引用“电磁辐射”概念,以免引起公众和确认有危害的核辐射相联系。
杨新村认为,目前城市生活中面临大气、水等各种确认有害的环境问题,社会资源不应该浪费在尚未认定有危险的电力磁场问题上。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认为,公众应积极参与环境问题,获得公开透明的信息。
杨新村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空气质量、水污染、食品安全等各类现实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任何对电磁场环境健康风险的过度渲染只会导致公众的担忧和恐惧,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企业、各界应共同承担向公众提供明确全面的健康风险信息的责任,而不能只提供有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