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日的世界艾滋病日将到来之际,11月24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上海联合发布了最新的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报告认为,亚洲地区艾滋病毒新增感染者的比率近年来整体上比较稳定,但亚洲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的HIV感染率正呈现上升势头。
联合国的的报告说,整个亚洲地区近年来每年新增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已从2001年时的约40万减少到2008年的35万人,该项数字近年来呈现较为稳定的趋势。
但报告同时指出,由于亚洲地区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的人数比例较低,实际的新增感染数量可能比发布的数字更多。报告认为,在亚洲一些地区较普遍存在的歧视问题,以及文化和法律上的障碍等,都意味着还有许多HIV感染者没有接受检测。
据报告统计,2008年时整个亚洲地区的HIV感染者总数为470万人,比2001年时的450万人有所减少。此外,2008年内在亚洲因艾滋病而导致死亡的总人数为33万,而2001年时的这一数字为28万。在全球范围内,2008年时的HIV感染者总数为3340万人,当年新增HIV感染人数270万例,有200万人在2008年因艾滋病而死亡。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执行主任西迪贝在上海对媒体介绍报告内容时说,在中国有大约三分之二的HIV感染者没有接受检测,许多人存有顾虑、担心受到歧视。西迪贝认为,中国以及其它一些亚洲国家仍需要在艾滋病相关的社会环境方面加以改进,例如仍在部分地区实行的将同性恋行为定罪的恐同法律,使得许多人不得不隐藏自己,这一问题是亚洲部分国家中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障碍。
联合国的报告还指出,虽然亚洲地区的艾滋病感染一直被认为比较集中在一些特定的高风险人群中,其中包括男男性行为人群,但最新数据显示,这一地区的艾滋病感染正在向人们通常认为的低风险人群稳步扩散,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是高风险人群中的感染者又与属于低风险人群的伴侣发生性关系。
联合国报告的亚洲部分引用调查数据说,亚洲地区有相当大比例的男男性行为者也与女性发生性关系,许多男男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侣,但这一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率却比较低。报告指出,在中国,异性之间的性行为正成为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
对于亚洲部分国家的相关法律问题,报告认为针对同性恋者性倾向的污名化和歧视现象普遍存在,目前至少有十一个亚洲国家仍将成年男性之间相互自愿的性行为定为法律罪名。报告也提到,尼泊尔最高法院已在2008年的一次裁决中认为少数性倾向者应享有完全平等的法律权利,印度德里的高等法院也在今年推翻了将同性性行为定罪的刑法条款,认为已沿用150年之久的殖民地时代有关法律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构成了阻碍。
报告引述调查数据说,中国的男男性行为人群在2007年时的HIV感染人数约占所有感染人数的12%;在中国重庆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地男男性行为人群的HIV感染率约为12.5%。
报告认为,随着相关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的进步,同性恋者更愿意面对和认同自己的性倾向,也更愿意积极参与和配合艾滋病预防工作。报告引用来自中国哈尔滨市的一次调查数据说,2002年时在该市愿意自我标识为同性恋倾向者的男男性行为者的比例为58%,而2006年时的这一比例增加到80%。
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等官员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报告发布会。关于亚洲的状况,报告还指出该地区女性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正在明显上升。此外,报告还详细介绍了非洲、东欧和中亚、加勒比海地区、拉丁美洲、北美和欧洲、中东和北非以及大洋洲的各地区相关情况和趋势。
11月24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在上海的发布会上手拿刚发布的报告样本。
报告中关于亚洲地区男男性行为者部分的调查图表之一:北京市2004年至2006年期间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乙肝、丙肝和梅毒等性传播病毒感染率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