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
公益“样板”长啥样
这里曾经是上海纺织集团的东星纺织厂的老厂房,经过精心改造,而今重焕新生。
林一琼所在的浦东新区居家养老评估和服务指导中心与其他17家公益机构的办公室,都在园区A楼内。去年年底,该中心成为首批入驻的公益机构之一。
“这是一个新奇的体验。”林一琼告诉记者,在这栋楼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园区管委会,无论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还是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是由入驻的公益机构共同商定并且依此执行。
A楼一楼的公共空间,有公益产品的展示厅、小型接待室、大型活动室、社工个案工作室。大厅的小黑板上贴着各种告示,会议室的使用安排、各机构的培训时间、公益项目的宣传都能在此找到。
这栋楼内的工作人员多为年轻社工,总是带着友好的微笑,向遇见的每一位同仁微微点头,让人有一种无以言说的感动。乐群社工服务社的社工张建刚将此称为“归属感”。
浦东新区民政局社团处处长万其刚将这个公益服务园称为对外展示的“样板”。他告诉记者,在这个园区,有的是能够承接政府社会服务的组织,有的是政府希望重点培育与发展的组织,有的是能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专业组织,还有一些是能为社区组织提供服务的组织。将这些组织聚拢在一起,不仅仅通过政府补贴,解决他们资金、场地紧张的困难,更希望通过他们向社会展现公益组织在社会领域中的巨大能量,打造一批知名的公益品牌。
正如每一个人走进A楼大厅时,都能在墙面上看到的那一行字:“培育公民意识 分享公益理念 建设和谐社会”。
这,正是浦东公益服务园的使命。
【回望】
我们为何投身公益
林一琼已经在浦东新区居家养老评估和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了4个年头。毕业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她,当时怀着“学以致用”的想法,走进了这么一个在别人看来待遇不高、发展前途一般的公益机构。
4年过去了,她没有后悔过当初的决定,快乐地工作着。
快乐和无悔,是记者在浦东公益服务园内看到、听到最多的真切感受。
I派社区公益影像发展中心的负责人王海从事公益活动已经8年,他大学毕业之后便开始用摄像机从事公益活动,尝试在社区、工厂播放电影,希望让居民和工人的业余生活更多彩,“2003年我辞掉工作开始全职从事公益活动,我投身公益目的很简单,单纯地想尽自己的力量做些好事。”
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的肖亮曾在广告公司做过5年的文案策划,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北京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张大诺曾在熟睡的临终病人床前留下一片画着笑脸的梧桐树皮,第二天他再次探访时得知病人已去世,见惯了死亡的他正准备离开,此时护士说的话让他全身一震:“昨天病人看到树皮的时候就知道你来过了。”“这是一种心灵感应,能够让一位面临死亡的陌生人记挂着你,这件事情难道不值得我们奉献一生吗?”肖亮说,这个故事便是他投身公益的原因。
还有“伙伴居家”的创始人杨磊。从英国留学回来后,父母给了她20万元的创业资金,而她也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各方面待遇都不错的工作。但思量再三,她决定成立一家能够提供养老服务的公益组织,“留学时,我参加过当地的一个陪伴独居老人的公益项目,留下了深刻印象。老龄化不仅仅是西方国家碰到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日益加剧。那么多老人的不同需求,需要社会公益组织加入。”
万其刚提到,投身公益机构的人员中,有的是自己的理想兴趣驱动,有些是曾经有过受助经历想要回报,还有一部分人受国外理念的影响,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充满朝气与干劲。
“环视周围,看到这么多同仁为公益努力工作,我更充满力量。”说话时,优派助盲协会的闻洁君紧握了一下拳头。
【共享】
公益园给我们带来什么
浦东新区政府给予了园区一定的财政补贴,免除了园区内公益组织办公场地3年的租金。“但公益园带给我们的还有更多。”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在这里,公益组织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王海最大的感受也是如此,他负责的I派社区公益影像发展中心紧挨着闻洁君所在的优派助盲协会,“我们12月要在一些社区内建立盲人影院,在放电影的同时以详细的讲解来让盲人‘看’懂电影,让他们感受电影的魅力。”在准备过程中,王海得到了“邻居”闻洁君的帮助,不仅得到了有用的资料,更分享到一些可贵的经验,“他们比我们更了解盲人的感受,更懂得盲人的需要。”
林一琼所在的机构,掌握了一批浦东新区即将开放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名单。然而如何让这些还不为人所熟知的托老所尽快为社区居民所知,仅靠林一琼一家,有心无力。她想到了同一栋楼里的“伙伴居家”、“手牵手”以及浦东社工协会,资源一一匹配,由公益组织为“托老所”的形象展示出谋划策。在“530我参与 浦东养老设施开放日”那天,新开放的“托老所”都有活动举行,形式各异,吸引了不少社区居民前来。
还有,楼内有公益产品展厅和图书馆,定期举办读书沙龙,培养业内专业阅读和学习的氛围;还有社工小组工作室和个案工作室,是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实训基地的主要设施,在楼内工作的社工可以在此接受培训……“只要申请,就能参加楼内其他公益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比以前多了,和同仁们聊天,工作思路也能够受到启发。”张建刚说。
“这里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有这么多机构在用各自的方式来服务社会,我们有共同的宗旨,能够在同一个平面对话,生存和经营模式也能够互相影响。”王海对园区赞不绝口。
【成长】
公益路上,我们遇到什么
“投身公益不能只凭冲动。”王海回忆起自己8年的公益历程,沉默了一会认真地说。多年来,他一直自筹资金拍摄纪录片,自筹资金在社区和工厂播放电影,为租借场地曾四处奔忙,“家庭也对我支持很大,结婚时我只是简单地领了证……”
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主任吕朝在一篇文章中对“公益新丁”有这样的劝告:如果你想象进了公益机构就能被当成特蕾莎修女就别来了;如果你想在商业成功之后到公益组织完成从一个能人到一个好人的“华丽转身”就别来了;如果当成“职业理想破灭者的疗养院”就别来了……
如他们所言,“真正成为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之后,才发现许多从未设想过的困难。公益对我而言不再是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自娱自乐,而是专业而规范地为社会服务,这让我更有紧迫感。”
王海、肖亮和闻洁君能够坚持他们的公益梦想,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浦东该中心的公益组织孵化器项目。这个项目在2009年1月获得首届“上海慈善奖”之“慈善项目奖”,孵化器的使命是专门培育新的有创新性的公益组织,发现和支持有潜力的社会人才。特别是对初创和中小型社会组织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包括办公场地、办公设备、能力建设、小额补贴、注册协助等;给被孵化机构提供专业的指导,减少它们在后勤、办公方面的困难;让优秀的项目赢得时间和机会去成长,探索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我们找到了靠山。”王海笑着说。
如今,肖亮所在的手牵手心理关爱中心“已出壳”,在A栋小楼的7楼拥有一个温馨的小工作室,几个年轻人正认真地讨论问题,神情专注。
【未来】
我们期待会有更多奇迹发生
“面包会有的,名分也会有的。”在优派助盲协会的办公区里,这样的标语打印在A4纸上贴在显要位置。发现记者对标语很感兴趣,闻洁君笑了笑说:“我们的生存、运营模式还都在探索期,在这一年内我们还需要找到托管机构将我们协会正式注册,但我们相信面包和名分都会有的。”由倡导到服务,优派助盲协会为盲人群体付出很多,他们曾组织盲人球迷“观看”足球比赛,他们曾在超市培训过盲人导购员,他们曾多次帮助盲人就业……协会的5名成员中的一位便是盲人,“让盲人群体得到更多人的关爱,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谈及未来,王海抓了抓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说话时眼神中带着倔强,“我不敢预言我们的成败,但若能成功则创造了一个可复制的公益模式,若失败则成为前车之鉴供他人总结教训。”他在完成“盲人影院”项目后想要在社区设立电影工作坊,招募社区中的年轻人指导他们用影像记录社区发展,“这样做不仅能教给他们一门技艺,也能给他们的生活一些补贴,希望这件好事能够做成。”
“希望生命关爱的理念能够进一步深入人心。”肖亮说,曾有一位癌症末期的老人饱受病痛折磨,在志愿者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原本被认为仅有一个星期的生命被延长到半年,“在未来,我期待会有更多的奇迹发生。”
“希望每一个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负责青少年工作的社工张建刚说。
“希望建立一个个康宁和谐的社区,让人们身体力行,守望相助。”这是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的愿景。
……
有爱,有希望,有什么样的梦想不能实现?
记者 谈燕 见习记者 孔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