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后不久,四川绵竹中学高三年级的阮琪怡又如期收到了一笔爱心助学款,这已经是她连续第6年收到捐款了。
阮琪怡说,“曾经我有过绝望的感觉,心想还是不要上学了,回家帮助父亲做些家务。我现在已经没有放弃学业的念头了,我会努力学习,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阮琪怡的家在中国西南四川省的大山深处。为了给身染重病的母亲看病,家里花光了全部的积蓄。现在一家人的生活完全依靠父亲务农和打零工挣来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为了减轻父亲的压力,阮琪怡曾经有过放弃学业外出打工的念头。而6年前一个民间慈善组织送来的爱心捐款,解决了她的部分困难,从而使求学之路得以延续。
像阮琪怡一样,成千上万中国的贫困学生在民间慈善组织的帮助下,实现了读书的梦想。阮琪怡也许不知道,多年来,帮助他们的那些民间慈善组织自己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好。
“壹基金”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这个由功夫巨星李连杰创办的公益组织呼吁每人每月最少捐出一元钱,集合每个人的力量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随时帮助大家庭中需要帮助的人。虽然近几年“壹基金”在中国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在救灾和扶贫等方面也屡有大动作,但是这些成就难掩它面临的巨大困境。三年前,李连杰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发起了在中国红十字总会架构下独立运作的慈善计划--“李连杰壹基金计划”。然而,在今年9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李连杰第一次透露,这个计划有中断的可能。“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的壹基金计划有中断的这种可能。最煎熬的事情是个人、集体、政府、体制内、体制外,每个人都是大好人,每个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就是没有办法解决一些问题。”
在中国,慈善机构和组织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可以向公众募集资金的,这种基本上是由官方或者半官方机构设立的;另一种是非公募的,这种多由民间资本或个人成立,不能向公众募捐。非公募基金会如果想向公众募捐必要挂靠在公募基金下,没有自己独立的账户和公章,管理和运行有诸多限制。“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三年合作期满,如果双方的合约不延续,“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就将失去在中国公开募捐的资格。由于媒体的大量报道和社会高度关注,9月底中国红十字会发表官方回应称,“壹基金”项目不存在关闭问题,与李连杰的合作还将继续,这让很多爱心人士长长地舒了口气。
与“壹基金”相比,那些规模小得多的民间慈善组织的日子更不好过。公募基金“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付一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现在很多民间慈善机构处境艰难。“现在平民慈善机构存在很多瓶颈问题,大环境(是)法律政策的问题,以致于好多草根公益组织没有合法的身份,享受不了国家的一些政策。”
民间慈善组织生存现状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美国从事慈善事业的人员超过900万,而中国只有约2万人,而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慈善组织特别是民间慈善组织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除了缺少资金来源外,中国的民间慈善组织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公众信任度不高。民间有一种观点认为,与有政府背景的公募慈善机构相比,民间慈善组织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监管。对于这种观点,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梁晓燕有不同看法。她介绍说,虽然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是非公募性质的慈善组织,但是在资金使用方面的监管力度并不比公募慈善基金差,同样可以做到公开、透明。
梁晓燕说,“第一,北京市民政局等主管部门会派审计师来对我们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第二,我们每年的年报上,都会登载合作的律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第三,我们捐助人会来审计。而小额的捐助,像一两百元人民币的小额捐款全部进入针对特殊困难儿童救济基金和阳光助学基金,我们会年底在网上公布这些钱都用到了什么地方。”
梁晓燕所在的基金会成立四年有余,主要致力于改善西部农村教育和促进社区发展。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定项捐款和个人捐款,每年可运作的资金额只有几百万元人民币,规模还很小。
对于目前民间非公募慈善组织存在的募捐难问题,梁晓燕认为,政府应该以更加主动的心态,尊重民间的慈善力量的创造性工作,对公信力较高的民间慈善基金会开放公募的资格,为愿意捐款的人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同时,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让民间的基金会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像企业一样竞争,增加基金会的竞争力和公信力。“所以,我们呼吁《基金会管理条例》应该修订,第二,应该出台《慈善法》,让公众的慈善愿望和公益组织的慈善行为在法制的平台上去约束,我觉得这个事情和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发展是非常一致的。” 对于梁晓燕这样的民间慈善组织负责人来说,下面这条消息可能是他们感兴趣的。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慈善法草案已初步成形并上报了国务院。另外,在今年8月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负责人公开表示,将进一步创新慈善组织的登记管理体制,切实通过制定慈善法,在法律层面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和制约慈善组织登记注册的制度瓶颈,使慈善组织,尤其是社会力量发起成立的慈善组织能够在一种更加宽松、更加规范的法律环境中诞生和成长。
事实上,民间慈善组织的生存状况也引起了中国一些公募慈善机构的关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就是其中一个。该基金会副秘书长王玉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全国性公募慈善机构,他们基金会通过公募得到的善款除了用于自己的慈善项目外,有一些被用来向民间慈善组织提供支持。“我们(的资金)也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我们运作自己的项目,另外一种我们也考察一些民间的私募基金和草根组织,根据它的一些情况和资质,我们可以联合他们共同来做这些事情,据我所知,有些草根组织做得还是不错的。”
业内人士希望,中国的民间慈善组织能够早日走出“成长的烦恼”,不断发展壮大,使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