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叫“好”,扶贫社叫“难”——这是记者最近走访河南虞城时发现的奇怪现象:尽管扶贫社在广大县域乡村市场很大、很受欢迎,但是扶贫社却反映,自己在金融格局中是“弱势机构”,制约发展的瓶颈很多。
公益性小额信贷受到贫困农户欢迎
谢凤勤家住虞城县小候乡候楼村,女48岁,小学文化,有5口人,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家里的一切事情都由她打理,丈夫在四年前因意外事故去世了。要强的她,也有一段消沉的日子。但是为了几个孩子和生活,谢凤勤鼓足了干劲,干起了养殖业。由于缺乏资金,谢凤勤的养殖业陷入了困境,幸亏扶贫社及时送来了1千元贷款,解决了她资金不足的大难题。
虞城扶贫社是在民政局注册的一个非政府组织,以向发放贫困农户发放无抵押小额贷款为主。据了解,这种公益性小额信贷项目覆盖了虞城县文集、大侯、刘店、小侯、李老家、稍岗等10余个乡镇的78个行政村,累计发放贷款4673万元,贷款余额417万元。2010年10月累计扶持农户16451户,约6万余人。
据农户反映,“向扶贫社贷款一般只需要两天时间,很方便。”扶贫社项目区的广大贷款户对这种方便快捷的贷款形式非常欢迎。
公益类小额信贷机构面临尴尬
尽管市场上很受欢迎,但是扶贫社多年来的信贷工作很不轻松。“工作不好做,苦得不得了。”虞城扶贫经济合作社主任赵继华说,扶贫社的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扶贫社自己在行业中也是弱势群体。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等原因,扶贫社在融资、业务发展等环节受制约很多。
记者通过组织此次调研的宜信公司了解到,从与他们合作的涞水扶贫经济合作社、虞城扶贫经济合作社、甘肃定西民富鑫荣小额信贷服务中心、陕西西乡妇女发展协会四家机构的发展情况看,当前公益类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问题包括:
一是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公益类小额信贷机构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这对公益类小额信贷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度障碍。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称:“小额信贷是一个脆弱的行业,在中国处于起步或初级阶段,需要国家更多政策的支持。”
二是融资渠道受阻。目前中国的小额信贷资金主要有基金会募捐、扶贫办拨款和国际扶贫组织的捐赠三方面资金来源。由于国内对于扶贫社这类非政府组织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扶贫社面临着制度管理的束缚,不能吸储、不能发理财产品,没有正常的融资渠道,公益类小额信贷资金主要依赖国内外机构的捐款。
据了解,虞城扶贫社与宜信宜农贷项目合作希望用P2P的模式打破资金来源的限制,宜农贷项目为虞城扶贫社提供54万元的信贷资金。P2P(即“person-to-person”,指个人对个人)金融服务,这种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强调客户之间的互助合作,能够利用网上互助借贷平台来完成借贷双方之间特定利率下的借贷行为。宜信宜农贷项目采用P2P模式与美国飞达学院合作,由学生作为出借人选择贷款对象,从而获取资金支持国内的公益性小额信贷。
P2P模式有利于缓解公益类小额信贷社会组织的资金困难,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杜晓山称:“公益类小额信贷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适宜的合法身份与法律地位、不能够到银行贷款,没有制度性的融资渠道,从目前情况看,P2P也不是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是自身能力建设有限。公益类小额信贷组织面临人才、设备等困难也比较严重,这类组织产品单一,不具备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赵继华称,虞城扶贫社目前只有个人信用贷款4000元,贷款期一年这样一种单一的信贷产品。据宜信负责宜农贷项目的负责人高艳辉介绍,公益类小额信贷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问题在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
虞城县扶贫社主任赵继华说:“这是制约扶贫社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由于小额信贷的推广普及,贷款户尝到了甜头,已经由过去被动贷款变为主动争取贷款,但现有资金和产品种类远远满足不了贫困户的期盼与愿望,挫伤了贷款户的积极性。”
如果想要从跟上解决这一困局,还要从制度着手。杜晓山表示:“如果政府监管部门能够比照2008年23号《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一部关于公益性小额信贷社会组织的规范性文件,对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身份予以界定,对融资渠道予以规范,将会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