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愿老树旁长出满怀希望的春天 纪念刘老石和他的新乡村建设(图)

刘老石简介

       (1968.3.1~2011.3.24)

  刘老石,本名刘湘波,出生于黑龙江黑河,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2000年,刘老石任教于天津科技大学基础科学部,世纪之交,“三农”问题突显,刘老石开始组织学生下乡支农调研。自此十年如一日地带领并影响了成千上万的青年从城市回到农村,帮助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夜校、文艺队、农民协会。2004年底组织成立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2010年7月辞职专事乡村建设工作。

 

  

 

  新乡村建设的重要践行者、全国支农大学生共同的精神导师刘老石,因车祸于2011年3月24日21时45分许在天津武警医院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43岁。他生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项目负责人、大学生支农调研总指挥。这几天,众多的青年学生和从事新乡村建设的共事们纷纷在微博上表达悼念之情,并建立专门的网站以回顾刘老石曾做的重要工作与贡献。

  目送一位灵魂人物的远去,这份事业翘首以盼更多的后来者接下火种。正如不久前刘老石回顾自己十年教职时曾说道:“青年们是用来成长的,老师却是用来牺牲的,甚至这个时代都是用来牺牲的。是的,没有牺牲哪有成长呢?但愿在一棵老树旁能够长出满怀希望的春天。”

  推动大学生“自我救赎”

  2004年10月的一个周五,北京、天津、河北等六所学校的大学生支农队进入了河北献县的一个小村——权寺村,协助当地村民公益带头人老李成立献县张村乡第一个农民自发组织的“枣农协会”。与此同时,另一支队伍也同时到达河北望都县的庄里村。这两个队将开始一个竞赛:看哪个队能在周末的两天内协助农民建立一个农民专业协会。这两支队伍便是刘老石所带领的大学生支农“红军”。

  刘老石和他的大学生支农活动开始于2000年,适逢我国“三农”问题突显。每到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的长假,他就带领学生下到农村开展调查、体验生活、获得认识、学会善意。最初时,青年学生鲜有对农村问题的关注,因此刘老石只好打着“农村文化旅游”的名头,在校内招到了六个同学,到山西左权县麻田镇,即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的原型地方做了一个星期观感式的调查。此后,这批学生中四五个人都曾多次下乡,并成为校内学生活动的骨干。事后来看,这种试验更多的还是对青年人信心的激励。

  同在21世纪初时,物质文化的冲击与社会价值风向的转变下,青年大学生更多陷入狭隘的自我关注中,沉迷于打游戏、谈恋爱、逃课,焦虑的问题围绕着就业、考研和出国打转,对社会、国情因缺乏了解而浮现出一种集体困惑与迷惘。这时的大学生和农民恰好是城市与乡村的两个弱势群体,刘老石看到了,他希望将两个群体结合起来,让青年学生在对农村的关注中学习和体会自己的责任,让农民在青年学生的文化和组织推动下提高组织化程度。在11年里,刘老石指导和带领青年大学生到农村去,调查、扶贫、支教、建立合作社,推动文化发展。从天津科技大学,到北京各个高校,再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各地,目前全国农村社团有200家。刘老石称其为青年人“自我教育和自我救赎的运动”。

  以理想主义 担当“三农”问题的重任

  这场运动不仅锻炼了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最重要的还是推动了对农村问题的关注、新农村建设的概念认同和实践。

  2001年,有感于我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有关大学教育弊端的演讲,刘老石兼职加入由温铁军主编的《中国改革·农村版》杂志。在杂志社,刘老石和一批特立独行的编辑为基层冲突中无助的农民鼓与呼,反映农民渴望平等权利的心声。2004年底,刘老石和几位下乡支农运动中涌现出来的青年骨干学生注册成立了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这是一个NGO形式的组织,刘老石任总干事。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云南的禄劝、贵州的雷山、吉林的梨树等地都出现了新乡村建设的团体。

  对于新乡村建设工作,刘老石有着深入思考。刘老石认为,民众的组织化是问题的关键,即相互协作。刘老石等人摸索出的解决之道便是依靠文化的力量来维系这种协作。组织文艺队、组织老年人协会、组织妇女协会,恢复农村的道德评价、恢复农村的公共生活,让村民恢复团体依赖感,这些属于前期工作,再进一步把合作形成一种习惯,凝结成一种文化,以实现合作精神的内化。

  刘老石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这是周围人一致的评价。他真诚、正直、热情、简单,而又率性。

  也有人质疑刘老石所做的努力能否真正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表示,刘老石以自己的行动唤起了千万学子对农村问题的关注,这是他的价值。同为最具行动力“三农”人物之一的黎光寿认为,支农活动培养的大学生已经进入了社会,他相信这些大学生在经历了生活和工作的磨炼后能够担当起真正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任。

  他在与不在,现行的工作都将继续

  刘老石曾经分析,我国是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大国,农村和城市必然在很长时间内并行发展,并因此提出了“农村救亡——国家发展协调——民族文化复兴”三部曲奠定新乡村建设的深远意义。任何一项事业的开拓都需要一个灵魂人物作支撑,刘老石是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灵魂人物,他离开以后,后面的工作如何继续? 

  刘老石生前的助理白亚丽告诉记者,刘老石非常强调工作秩序,所有的工作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在具体承担。为此,尽管刘老石离去得很突然,但是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工作依然在有序进行。“我们乡建是一个很大的团队,刘老师是其中的重要骨干之一,同时温铁军等多位专家对我们的指导作用也很大。未来我们还是希望能将刘老师一直推行的两件事进行下去。一是关于农民合作组织的问题,二是大学生教育问题。”

  自大学时期开始,白亚丽追随刘老石至今已有十年。白亚丽说,刘老石一直希望他自己能慢慢带出一个团队,未来能够将新乡村建设工作继承、推广下去。刘老石的离去,在学生们看来似乎只是一趟远行,在与不在,他们都将把现行的工作继续下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树  老树词条  刘老  刘老词条  长出  长出词条  新乡  新乡词条  满怀  满怀词条  
公益

 成都野草文化传播中心简介

野草文化传播中心于2007年正式注册,成立于2004年。我们是由热心环保公益事业、关注生存家园、渴望可持续生活的环保爱好者自愿组成,不以赢利为目的、具有独立法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