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华慈善百人论坛第三次会议在无锡召开(图)

2011年5月28日,中华慈善百人论坛在无锡灵山召开了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的论坛主席为台湾大学学务长、社工系教授、百人论坛召集委员冯燕女士。会议主题是透明度与公信力。会议由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参与主办,无锡灵山有限公司赞助。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除百人论坛召集委员黄浩明、江明修(台湾)、金锦萍、卢德之、李志刚(香港)、吕朝、徐永光、杨团、朱卫国外,还有企业界的吴国平、杨钟仁(香港)、韩定国(台湾);实务界的商玉生、顾晓今、丘仲辉、王行最、、程刚、陈达文(香港)、陆宛苹(台湾);学界的黄震、冯利、娄胜华(澳门);传媒界的郭宇宽。

会议首先对于NGO的透明度与公信力进行全球透视,接着针对会议主题,由徐永光主持两岸三地NGO与企业界、学界的互动,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汲取教训。第三场以捐款方与公益组织这两个主体在慈善捐赠中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在上述探讨基础上,由冯燕女士带领,就“建立慈善透明度/公信力行动纲领草案”进行讨论并定稿。最后一个程序是全体嘉宾圆桌会议,纵论透明度与公信力,修改“无锡共识”,并与媒体互动。

会议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中华慈善百人论坛是由徐永光、王振耀、杨团、陈健民(香港)、冯燕(台湾)五人发起、针对慈善公益议题的全球华人自由讨论平台。参加者为中国大陆、港澳、台湾及海外华人中有理想、肯担当的志同道合者。论坛有组织规范和议事规则,并以推举方式设立了第一届召集委员会,有召集委员16人。

论坛每年召开两次主题讨论会,邀集第三部门、企业和政府的有识之士,共商当下影响中华慈善格局的重大议题,以倡导价值理念、树立慈善理想;建立专业共识、夯实大众基础;培育慈善组织、培养专业人才;引领行业发展、研究战略走向;促进社会创新、推动公民社会建设。

迄今为止,中华慈善百人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两次会议。2010年5月,以“富人慈善之道”为题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形成了富人慈善应有利、有道、有责、有力的共识原则。2010年11月,以“民间公益与政府责任”为主题在深圳召开了第二次会议,旨在推动中国慈善生态实现应然的改变。这两次会议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所提出的全民慈善之道、富人慈善之道、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协同发展的新鲜观点和材料为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中,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华慈善百人论坛推出的主题会议系列及其共识形成了一种集体呼吁的社会氛围,用以推动中国慈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行进。

 

 

附:中华慈善百人论坛之无锡共识

以透明度提升公信力

2011年5月28日,无锡灵山梵宫。中华慈善百人论坛第三次会议汇集大中华24位热心慈善公益的有识之士,以“公信力与透明度”为题,进行深度研讨,达成如下共识:

这是一个充满信任危机的时代,政府责信、企业诚信和社会公信的缺失,正在销蚀理想、信念、原则和尊严。取信于民、立信于商、植信于众成为构建公民社会的当务之急。

公信力是善治的核心价值,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的共同伦理基础,是各类组织在伦理上的合法性、社会形象上的认同度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公益组织的权力和资源均来自公益使命,来自公众支持,因此,公信力是公益组织生存之本。遵守法律与章程的规则公信;坚持公益宗旨和愿景的使命公信;优化治理结构和避免利益冲突的善治公信;恪守募款承诺及善用公益资源的资财公信;确保项目品质与行动能力的绩效公信;实现信息公开和财务透明的开放公信,以及开拓与创新的发展公信,这些,正是公益组织必须恪守的公信力

透明度是实现公信力的有效机制。提升公益组织的透明度可推动自律与他律建设,可防止制度性腐败,避免慈善资源浪费,分享成功经验,提升公益绩效,促进行业成长,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信任。

以透明度提高公信力,完善立法,合理规制,社会监督,行业自律、能力建设、榜样示范、公民教育、沟通传播、专业支持等都是使之实现的应有要素。

现阶段,我们呼吁:享有国家免税待遇的公益组织率先垂范,主动公开信息;公益行业建立自律联盟,完善自律机制;捐赠者和公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企业界尊重公益规范,分享专业与创新经验,履行社会责任;各类媒体持续关注公益事业发展,提高报道的专业性和监督力度。

以创新和改革的勇气、信心和智慧,恪守公信力价值,践行透明度共识,肩负起培育公民社会、推进慈善公益事业的历史责任,我们责无旁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无锡  无锡词条  中华  中华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召开  召开词条  会议  会议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