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公益人士张坤从事慈善助学20多年,年过花甲的他近期拿到了民政部门批准的民营非公企业资格,注册为“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坤叔为了取得这个合法身份,受挫了好几年。在省委书记汪洋的批示下,他的公益组织化进程才得以突破障碍。持续了六年的申请波折在一个小时内解决,舆论为他高兴,可坤叔心里并不踏实。
媒体对坤叔的报道及评论角度比较固定,从夸赞省委书记批示开始,引出草根N G O的生存困境,进而提出改善制度环境的呼吁。这无疑是一个常规的评判视角,在短暂的开心中隐隐约约地闪现着担忧。特例能否演化成正常的、普遍的公益政策,在目前的格局下是有难度的,民间公益力量与审批登记许可制之间的博弈还在继续。
坤叔的遭遇在公益界随处可见,如果不是上级领导指示特事特办,恐怕他照样落得个碰壁的结果。拿到“民非”资格后,要规范内部行政和财务,一系列组织化工作充满了变数。对张坤来说,这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只能说他面对的公益环境因此更复杂了。这种源自法规灰色地带而产生的复杂性,恰恰是所有民间公益组织仍待处理的。
吁求公益慈善的制度改进自然不可少,但要知道,现有的公益法规不仅数量少,而且体现为行政权力本位的立法思路,过度宽松的部门裁量权一直执行了这么多年,若想很快在制度上削权,前景其实并不确定。换言之,在民间组织发展受限的总体安排下,若把制度改善的动力仅仅寄托在行政架构上是不够的,还应该看到更多的变量。
坤叔坚持这么多年不放弃,坚持使用预定的名称,虽说转折是由领导批示推动的,但何尝不是他和同道常年执着的结果?在制度变革较为缓慢的公益进程中,恰恰是公益人士的不退却显出力量感。这一产生于民间公益组织内部的韧性才是它们发展壮大可信赖的依靠。坤叔转正隐喻悲观,可放在草根N G O的共同体来看,不必灰心。
抛开转正与否的身份不谈,关键在于,民间公益人士不能失掉想象力。君不见在严厉的审批制下,草根N G O不是依然在数量和质量上渐有进步吗?尽管它们的处境很难,拿项目难,争取经费也难,开展活动也受牵制,与私募或公募都不沾边,可是公益人士运用智慧,想出各种办法,民间N G O依旧在社会重建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民间公益人士每天都在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下生活,内心的道德感与头脑中的想象力维系着行动,也在拓展草根N G O的生存边界。正因为想象力使然,诸如免费午餐和微公益等才能趟出巨大可能。躺倒在地,等待制度环境完全好转再做公益,这是不现实的。同样,如果被现实条件打败,对新型的民间公益缺乏创造力,恐怕也很可惜。
民间公益界确有诸多困难,从业者的权益、薪酬待遇、免税资格等具体难题始终未消除,可是,草根N G O并没有垮掉。这是因为政策的缝隙下也有可资利用的因素,还因为民众的公益心旺盛,对民间公益抱有信任。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技术进展到社交媒体的阶段,只要愿意,公益动员的潜力不可小觑。所有这些,都在维持想象力不衰竭。
并非每一个N G O都能遇到批示解决问题,甚至获得合法身份的张坤也不可能就此一帆风顺。对所有民间公益机构而言,创设新的服务方式、促进服务专业化、保证财务透明等仍要用力建设。许多N G O不苛求身份转正问题,转而强化内部修为,扩展活动范围,也可以生存得很好。归根结底,保留了健康想象力的民间组织,其前途取决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