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昌平:唯有打破“社会全能政府”,别无选择

借鉴30年经改,破题社会改革

社会全能政府”将公共权力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只准一种社会建设主体——政府部门和体制化了的社团存在,几乎不给非政府组织生长空间,社会失去自治能力和发展活力,使大量社会服务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

30年前,几乎没有改革者预见到我国经济会取得现在的成就。但是,一个国家决定性的竞争力不是GDP增长速度,而是留住财富和吸纳人才的能力。社会不和谐,经济发展成果和人才会流走,甚至会由繁荣走向衰败。

社会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就,如黑恶势力猖獗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社会突发事件的防控机制开始建立。但社会和谐程度提升并不显著,有些地方,社会问题有增无减,越来越紧张。如何搞市场经济,我国已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但社会建设怎么搞,却还未真正破题。

经改的基本经验:解放“经济全能政府

30年前的中国,经济高度计划,政府是“经济全能政府”,人们的一切物质文化需求都由政府计划供给。经济活力严重不足,物质极度匮乏。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党和政府,在困境中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地开始了经济改革——“经济全能政府”的自我救赎。

经济改革的第一步,是在“经济全能政府”的计划经济体制外,准许非公经济存在。给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发展空间,物质文化需求逐步由多元经济主体供给。“经济全能政府”逐渐向竞争规则制定者、服务员和裁判员转变。

回头看,当时的小心翼翼(如私营企业招工不能超过8人),实在很可笑。今天大部分人都相信:只要让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存在、成长和充分竞争,不仅经济能繁荣,“经济全能政府”也自然会获得“解放”。

30年市场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可抽象为一句话:“经济全能政府”把经济建设的责任让位于企业、把配置资源的责任让位于市场。政府只做两件事:一是制定经济竞争规则和发展规划;二是做服务员和裁判员。

这是“经济全能政府”自我解放的过程,也是不断放权的过程。很多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变小了,与权力相随的既得利益也变小了,可经济主体多元了,其自主性、创造性和发展活力增强了。

30年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是“经济全能政府”的自我救赎,最大阻力是部分政府部门和官员——体制内既得利益者的阻碍。雨后春笋般的新经济主体所创造的经济增量,足够使执政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坚定地站在新生力量和新体制的一边,去克服旧力量和旧体制的阻力。

社会全能政府”的弊端

改革30年,仅解决了“经济全能政府”的弊端,并没有解决“社会全能政府”的弊端。今天,经济繁荣了,但面临的社会问题却越来越多。

一方面是计划和集权体制时期的社会问题未彻底消除,如:二元结构、缺乏诚信、破坏生态等带来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是法治不完善下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新社会问题,如:剥削、尔虞我诈、腐败、两级分化、失业、污染、信仰和信任缺失、冷漠、空虚、黄赌毒、暴力黑恶势力、不敬老、歧视等。还有接二连三的校园凶杀案、煤矿事故,职业病救治需要开胸验肺,大量发生着的企业污染导致村民得绝症……

无论新老社会问题,都与“社会全能政府”体制相伴而生。人们对社会服务产品的需求(如合作、协作、救助、安慰、维权、扶贫、环保、表达、倡导等)多种多样,需要千千万万社会建设主体来提供,可是“社会全能政府”将公共权力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只准一种社会建设主体——政府部门和体制化了的社团存在,几乎不给非政府组织生长空间,社会失去自治能力和发展活力,使大量社会服务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社会问题和矛盾只会日益积累。“经济全能政府”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全能政府”也满足不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产品需求。

开放社会比开放经济晚25-30年,这是不和谐的根本原因。长此以往,不仅经济成果最终难以支付维持“社会全能政府”体制的代价——维稳成本越来越高、效益越来越低,各种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迫使市场经济难以持续下去。

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回应了当今中国最重大的问题。社会建设任务比经济建设任务繁重得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转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战略。

解放“社会全能政府

解放“经济全能政府”,经济就会日益繁荣。社会建设关键,也在解放“社会全能政府”,逐步开放社会——让多元社会建设主体(非营利、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人)充分发育,以满足多种多样的社会需求。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给各类社会建设主体自主生长和发展空间,并鼓励多元社会建设主体为积累社会资本(以优良社会服务而获得社会美誉,以社会美誉获得社会捐款和政府社会服务采购资金)而充分竞争,以此不断化解各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自治。“社会全能政府”就会向社会建设的规则制定者和服务员、裁判员角色转变。

与开放经济一样,在开放社会——“社会全能政府”自我救赎的过程中,最大的推动力也是执政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最大的阻力也是“社会全能政府”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

这需要决策者站在社会建设的新力量一边,并对旧力量实施改造、转制。

“两种竞争”:繁荣与和谐兼得

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企业(经济人),社会建设的主体是社会组织(NGO),政府是企业相互竞争、社会组织(NGO)相互竞争的规则制定者和服务员、裁判者。经济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但可能带来社会(包括生态)问题;社会主体追求社会效益(包括生态效益)最大化,防止和消除社会问题,但需要消耗财富。政府制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规则和发展规划,维护秩序。

在这个“三位一体”结构中,企业、NGO和政府各追求各的价值。企业追求经济效率最大化,NGO追求社会效益(包括生态效益)最大化,政府则追求经济和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规则效益最大化)和公民福利最大化。

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同理,积累社会资本是社会建设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其本能,只有多元的社会建设主体不断发展,为积累社会资本的竞争才会活跃起来。

所谓“社会资本”就是社会组织的信誉,信誉越高,得到社会资源(捐助或政府购买服务等)就会越多。社会组织之间为积累社会资本的竞争,就是争着抢着为社会“做好事”——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好的社会服务(产品),防止、化解、消除各种社会问题。社会建设主体越多元、自主,社会资本积累的竞争会越充分,社会就会越来越好。

各种社会组织不仅相互竞争,还会和政府社会服务部门竞争,如:政府办福利院、孤儿院,民间组织也办福利院和孤儿院,这就会迫使政府部门不断改善公共服务。

如果民间的服务好,政府部门的服务差,公民就多捐款、少交税,人民代表在审议政府预算时,就会减少政府福利院、孤儿院预算,而增加民间的预算;如果政府服务好,民间服务差,公民就少捐款、多交税。这就是公民权利的最直接表达。

一个国家既要繁荣,也要和谐,一定让“两种竞争”和“两种积累”都充分发展。为社会资本积累而竞争,社会服务越来越好,社会问题会逐步化解。虽然也消耗社会财富,却会反过来增强留住和吸纳财富和人才的能力,使经济更上一层楼,形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现在,经济竞争非常激烈,可为积累社会资本的竞争局面几乎没有形成。如果不放弃“社会全能政府”体制,各类社会建设主体就不可能雨后春笋般发育,为积累社会资本而竞争的局面就不可能形成。哪里会有和谐社会

不仅如此,由于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因经济竞争产生的严重社会问题,如民族矛盾和冲突、生态环境恶化、群体上访等,政府部门想到的办法,往往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制定更加优惠的经济政策促进更激烈竞争与发展,而不是反思“社会全能政府”体制弊端,积极发育新的社会建设主体。

开放社会,别无选择

30年前,邓小平及其继承者开放经济,是中国的第一次改革,主要解决“经济全能政府”体制的弊端;胡锦涛2002年11月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拉开了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社会的序幕,主要解决“社会全能政府”体制的弊端。

在开放经济的过程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1983年,安徽有关方面担心社会主义变颜色,以“傻子”年广九雇工超过8人为由,决定“收拾”年广九。胡耀邦明确指示:“不要动他,先看一看。”邓小平也两次提到要保护年广九。1992年,小平再次发话:如果动了年广九,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小平救的不仅仅是年广九一个人,救的是所有的新生市场经济主体,是经济改革开放大局。

和谐社会提出以来,各类社会建设主体的发育依然艰难曲折,不仅登记难、筹资难、免税难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各种新生的社会建设主体的负责人所受的磨难,也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年广九。总是有很多“社会全能政府”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以担心社会主义变颜色为借口,百般阻挠社会建设的各种新主体发育,甚至动不动就像当年要“收拾”年广九一样“收拾”他们。

胡锦涛发出建设和谐社会动员令快10年了,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存在“非政府就意味着反政府”的糊涂认识,百般阻挠社会建设新主体发育。不改造这些部门和官员的观念,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李昌  李昌词条  别无选择  别无选择词条  全能  全能词条  唯有  唯有词条  打破  打破词条  
公益

 民间孤儿抚养的笑与泪

   “平均每天有2-3名孤儿被公安部门送到我们福利院,其中大部分是残疾儿童,”昨日,广州市儿童福利院有关负责人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展开)

公益

 听障公益项目助力2013央视春晚...

 为让更多听障人士共享春晚文化盛宴,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和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2013央视春晚无障碍网上直播”将在除夕夜为残疾人朋友们带去节日的欢乐和祝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