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公益界来说,刚刚过去的夏天实在不太平。郭美美、“卢美美”、尚德门诈捐事件、河南宋基会被指挪用善款放贷、格桑花假账事件……不论是“官办”慈善机构还是草根NGO,都面临着公众信任危机。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认为,2011年是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危机年”。危机过后的反思最重要,今后,公益组织该如何发展?
近日,在上海联劝基金会开放日沙龙上,来自政府、企业、草根NGO等机构的人士聚集一堂,探讨了这一话题。
专业公益机构一定要存在
国字头基金会出现公众信任危机后,许多人认为,草根组织将获得更多的资金。
对此,联劝基金会副理事长吕朝不以为然。
“公众一般不会区分哪些是官办机构哪些是草根组织;此外,钱都给草根组织,先不要说你这个组织没有知名度,你有没有能力消耗这么多钱?汶川地震时,七八百亿的捐款给了官办公益机构,不要说七八百亿,就是七八亿元给一个草根组织,它能消化得了吗?”
吕朝认为,不论官办还是民办,公益组织事实上均是中间机构。“专业的中间机构一定要存在,绕过中间机构不能解决问题。对于个人来讲,需要找到受益人。靠他自己能不能找到?这个人能不能把资源发到那里?还要有很好的评估和反馈给捐赠人,这些工作其实是需要专业机构来做的。现在的问题是专业机构的公信力很弱。”
草根组织要努力竞争公益资源
目前,草根公益组织的竞争环境正在逐步好转。吕朝认为:“官办机构、草根组织正逐渐进入到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大家靠自己的能力、产品、公信力、服务来拼。”
从企业方来说,观念也在改变。MSN(中国)公关总监王岩告诉记者,在选择与哪家公益组织合作问题上,其实并没有太多条条框框。只要符合MSN(中国)“捐款对象明确化、捐款流程简便化、捐款金额公开化、捐款进展透明化”的四化原则,都具有合作的可能性。
“微软做公益的理念,最主要的就是用自己先进的技术帮助做公益的这些机构,帮助NGO组织,告诉他们怎么样用先进的技术让公益做得更加高效。MSN的做法也是一样的,我们愿意将自己的产品和平台用到公益活动中。”王岩说。
应加强公益组织研究
“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是传统的慈善和现代的慈善的交汇点上发现的问题。”上海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促进处处长谢家琛引用了企业管理上著名的产权理论来解释当前的慈善危机。
“就企业来说,当你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一致时,不会出现问题,经营层努力做到最好,肯定是为了所有者的最大利益化去运作。一旦等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以后,问题就出现了。经理层会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满足所有者的最大利益。然后出现了现代企业制度,出现了股份制企业等等。慈善事业同样如此,当你接受捐款的时候,你想到过没有?实际上这是将资金的所有权转移。但是这个所有权不是你的,你要把钱用好,这同样会导致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矛盾问题。你是不是最大限度地体现捐款人的利益按照捐款人的意志做?这就是公信力问题。作为一家公益机构,你要符合捐款人的意志,你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谢家琛说,“政府需要进行研究,到底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法规,包括我们说这种法规不仅要去规范、限制、监督,还要鼓励。税收优惠政策我们怎么样落实?我们怎么鼓励我们的社会组织、企业、社会各界做慈善事业?这些都是需要政府机构研究的。同时我们的理论界和公益界都应该来研究。我们的慈善公益事业真的需要研究。”谢家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