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玉树震灾后的NGO实践:探索新的“乡建”道路

  距离玉树地震发生已一年有余,仍然驻守在玉树当地的外来“空降NGO”屈指可数,中国扶贫基金会从2010年5月扎根玉树起便决定长期驻守,运用在四川地震灾区获得成功的合作社概念,探索藏区灾后救援重建之路。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当天,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一级响应预案,向玉树灾区民众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并从四川德阳物资储备库调拨200顶帐篷运往灾区,同时联合新浪网发起“情系玉树”抗震救灾行动的募捐倡议。地震第二天,一支由专家和工作人员构成的灾情评估小组即赶赴灾区。

 

  震后N G O迅速介入

 

  2010年4月20日赶到玉树的王军现在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玉树灾后重建办公室的主任,回忆当时的情景,他说:“通知我到玉树去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回不去了。4月底领导通知说要建机构,5月1日就定下来了。”在玉树灾后重建办的工作计划表上可以看到,2010年6-7月的主要任务是:组建团队及日常工作,大棚蔬菜项目推进,市场需求调研,市场建设,村庄建设,NGO招标及项目管理、检测,藏民生活补助金发放及向相关方反馈。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去年10月发布的抗震救灾报告来看,开展的项目主要分为四大类:受灾家庭生活补助费项目、NGO招标项目、加多宝玉树灾后贫困村重建计划和过冬棉被帐篷采购项目。

 

  引入合作社模式

 

  中国扶贫基金会先后开展的加多宝玉树灾后贫困村建设项目包括:甘达村运输队项目、东风村蔬菜大棚项目、德达村奶业基地项目及玉树州农畜产品综合交易项目等,均尝试着引入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由村民选举产生合作社进行经营管理,重建办协助合作社进行利益分配等制度建设。

 

  事实上,合作社模式源于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四川震后灾区的创新———“民乐模式”:中国扶贫基金会将股份制公司概念引入扶贫工作,提供援助资金注入项目产生的经济实体,资金股权归全体村民共有(平均到人即可得出每人股权),基金会保留相当于一个村民的股权以保证资金安全。通过现代化公司的成熟管理办法,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决策的周全性、发展的稳健性、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全体村名平均共享股份,资源集约,交由职业经理人经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全体村民按照股权分享企业经营的红利。

 

  在四川,这种造血式扶贫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不失为乡村建设的一种有效办法。在甘达村,重估扶贫基金会的乡村建设进行得最为顺利。

 

  村里发展起运输队

 

  甘达村位于地震极重灾区玉树结古镇,全村200户1017人,地震给甘达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全村所有房屋全部倒塌,造成数十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2010年6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常务副秘书长刘文奎亲自带队,组织专家前往甘达村调研,和村民座谈,了解项目需求。在调研中得知,甘达村持有驾照的村民较多,由于玉树灾后重建中对工程车有大量需求,村民认可了发展运输队的提议。

 

  甘达村运输队由村民选举产生的甘达村利众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织经营管理,合作社下设加多宝甘达运输队,目前运输队有司机10人,管理人员3人,全部为甘达村村民,当地极有名望的虫草商人巴桑扎西被推举为合作社理事长。

 

  陈济沧介绍:“我们和村民一起商量买什么车,一起采购。在军区招待所开了一个采购评议会,重建办的工作人员、基金会采购监督员、县扶贫办工作人员、村民代表以及司机代表站一边,由采购商介绍车的性能,我们提问,他们报价。然后我们一起商量,评议出买哪个车,价钱如何,然后和采购商砍价。每一个环节都有村民参与,不是由我们基金会拍板定的。”由于之前村民不懂记账,重建办特意对合作社进行培训。

 

  运输队司机每月领固定工资3000元。合作社的股份归甘达村村民所有,因此获取收益之后便给村民分红,今年每人发放了200元现金,年底还将给村民发放粮油等物资。截至2011年7月31日,运输队实现营业收入近90万元。合作社将前期运营所得收入购买了一辆长途客车,计划投入到四川甘孜至青海玉树的客运线路中,目前已办理完线路手续,正在寻找司机。运输队也将随着玉树重建的进程和运输市场的变化,逐步由现在的货运过渡到客运。

 

  “合作社社长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资源能拿到客运牌照。他们也和我们沟通过,我们很赞成。未来合作社是一个独立法人机构,只要不出现大的道德风险,我们不会去干涉。当提出好想法的时候,我们就会支持。”王军说道。

 

  导入合作社之实

 

  在玉树,并非每个项目都像甘达村运输队这样进展顺利,更多的问题和当地的民俗、人情纠结在一起。

 

  2010年6月21日,王军“钦点”的团队骨干陈济沧成为重建办项目处处长,第一次到德达村时,他感触很深:“德达村和玉树县一河之隔,同样是受灾严重,河的这边享受的是重灾区的待遇,那边却只是一般灾区的待遇。”陈济沧很希望能帮助他们,但他听不懂康巴藏语。“很多人不会说汉语,像我们说英语一样,吐出几个词语,不能连成句子”。他找了两个翻译,一个是玉树县扶贫办主任,一个是原来在江源发展促进会当“管家”的尕松扎西。江源发展促进会是当地最为活跃的N G O机构之一。

 

  除了当翻译,作为玉树民族技术学院的藏文老师,扎西还充当汉藏两种文化之间的解说员角色。“为什么藏民不种菜?因为他们信仰藏传佛教,不杀生。他们看到你提个鱼,就会问你这鱼多少钱,然后自己买下来放生。”

 

  在玉树州称多县德达村,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了奶业基地项目,项目开展之前,陈济沧和扎西一起到村里进行灾情和需求调研。村民提出一户一台拖拉机的愿望,陈济沧和村民一起计算拖拉机的用途、闲置时间、油钱、每户土地数量等,最后认为几户 合 用 一 台 拖 拉 机 较 为 现实———但是村民并不认同。

 

  陈济沧通过了解得知,德达村里,即使是兄弟两个合用一台拖拉机都不行,为了分家宁可撕破脸皮,兄弟之间都不愿意合作———藏区农村没有合作的概念,更十分排斥“合作社”这个名词。经过四五次的来回博弈,加上扎西老师的劝说,最终村民终于接受几户共用一台拖拉机的提议。现今,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德达村的奶业基地项目内容包括购买生产牦牛366头,拖拉机和农机具7台(套),打青稞机、磨面机、榨油机各2台,运奶车1辆。另外,项目还为德达村的村民提供修建畜棚提供补助每户6000元,修建公共打磨面机房1处。

 

  “最后也没有成立合作社,他们(村民)不同意,我们也觉得不太现实。我们现在没有合作社之名,但在导入合作社之实,通过农机具、牦牛的共有,逐步实现互助。这种折衷的办法,也能帮助他们。”陈济沧说道。

 

  藏区合作社,困难重重

 

  最近的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项目,则呈现了另一种复杂的现实状况。

 

  玉树县加涅滩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参与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最大的项目,项目计划投资7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玉树州最大的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建成后的市场将采用合作社的形式经营,经营的收益将平均分配给结古镇红卫、解放、民主、团结、扎西大同五个村的1000户贫困或因地震失地的农民。同时,市场运行收益的20%将设立玉树州扶贫基金,用于帮助玉树州其他贫困村脱贫致富。

 

  “说起来很好的事情,做起来很生气!”王军说。

 

  原来,原计划给9个村子建市场,实地调查发现,红卫村加涅滩的这块土地最适合建农畜产品交易市场。“首先,在结古镇的边缘,交通方便;其次,土地争议小,很少居民房,拿地比较容易;整个结古镇都在重新规划,这片地用于建市场,符合产业布局。”王军解释了选址原因。

 

  问题在于:一个投资7000万的市场,不可能全部送给一个人口才几千人的村子。“第一次和红卫村说,他们坚决不同意,根本不听我们说啥!五次谈判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红卫村占30%股份,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公开招聘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来运营,收益将平均分配给结古镇红卫、解放、民主、团结、扎西大同五个村的1000户贫困或地震失地的农民,大约覆盖五个村总人口的70%左右。目前,市场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前期审批,拿到用地红线,利益分配机制讨论和设计阶段也基本成型。

 

  “我们的原则是:第一,钱用得当然;第二,保证相对公平;第三,这个钱不光是做个小项目,还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机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军说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玉树  玉树词条  震灾  震灾词条  探索  探索词条  道路  道路词条  实践  实践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