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领域里的资源也是有供需的,云南当然是资源的需求地,而发达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是资源的供应方。我们如何把这些资源吸引过来,为云南的社会发展服务,应该是和招商引资一样重要的问题。
很多人都说,云南与北京、广东并列为中国三大公益大省,所谓公益大省,就是公益组织、项目实施等比较集中的省份。但是这次深圳慈展会上,云南并没有体现出公益大省的气质来,相反,显得很寥落。
我的统计是,此次云南有4家基金会、5家民间组织参展。基金会的状况要好一些,钱不成问题,工作人员也相对多一些,有的还举办了专场沙龙,但是民间组织的情况就不太好,很多都是坐着火车、背着大包小包的资料赶过来,住青年旅社的床位,几平米的展位,寂寥地坐着一两个人。和整个慈展会的热闹相比,感觉他们更像是旁观者。
当然,他们的行为值得鼓励。但是为什么公益大省如此冷清?慈展会还给了每个省一个相对气派豪华的展位,开幕式当天下午我去云南展位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四面墙上写满了云南慈善总会的善举,没有任何吸引力,我当时觉得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我想骨子里我们对这个交流的机会是没有重视的,首先是政府没有重视,没有组织足够多的公益资源赴会,集中体现云南的特色;其次是一些大的民间组织也不重视,他们认为这样的交流抵不住他们在一顿宵夜上喝几杯的交流收获;再次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号召和征集,包括我们云公益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怪现象,就是想去的没有钱,有了钱的没必要去。当然这和整个慈展会的思路有关,既没能打通企业和大基金会与民间组织之间的沟通渠道,又认为地设置了诸多的沟通门槛(比如一些企业的论坛就需要单独的门票才能参加)。这也和我们自己的惯性思维相关,我们认为去参加慈展会就是为了找资源,谈合作,反而忽略了交流学习这一层的意义。
此次慈展会的举办规格之高,前所未有,我们可以确信无疑地解读出来政府的积极态度。于是我进一步想,在当下地方官员主政的思路中,公益能否成为地方资源的名片?我们常常标榜我们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七彩云南,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我们也是公益王国、慈善云南呢?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起码广东省已经开始动作起来,把公益纳入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思路中来。
公益领域里的资源也是有供需的,云南当然是资源的需求地,而发达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是资源的供应方。我们如何把这些资源吸引过来,为云南的社会发展服务,应该是和招商引资一样重要的问题。
民间组织发展得再蓬勃,也是民间的力量,一些先天性的弊端必不可少。而如果我们能正视这股力量,在更高的层面把这个命题提出来,打造成所谓的地方名片,那么合力的效果,必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