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当我们抱怨时,看看别人怎么做吧

 

 

□安芯 暨南大学精算、新闻双学位,现在东南亚各国间隔年义工

 

        效率从何而来?有时候,大家会觉得志愿者就等同于免费劳动力,召之即来呼之即去,于是有些公益组织在临近活动开始关头,铺天盖地地打电话叫志愿者,于是活动当天雨后春笋般冒出十来个志愿者,而实际上需要的只有四个,其余的六七个只能在一旁喝茶聊天拉家常。如是下去,志愿者自是会流失的。

 

       “我们这里的大学生志愿者流动太大了,好多人来了干一天,就走了。” “我们这也差不多,好多志愿者平时都找不到事情做。”“我们这里的大学生志愿者态度很不积极,每次做活动都找不到。”一次北京各个高校与民间公益组织对接,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会议里,不少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争相抱怨。

 

        其实不然,当我们把食指指向别人的时候,其余的四根手指实际上是对准着自己。任何问题的发生或者出现,都是相互作用的。抱怨与否是表面现象,而是否着手反思自身,寻求解决办法是本质上的态度问题。

 

        作为一个组织,性质如何并不重要,但在志愿者管理环节,当我们抱怨时,我们是否可以冷静下来反思自己: 责任感从何而来?前期有没有召集志愿者开会,让他们相互认识,详细分工,明白自己任务的重要性,自己可以给组织带去什么,从而意识到自身的责任?

 

       凝聚力从何而来?每一个公益组织的存在,都是有使命或者愿景的,而这些理念体系,恰好是吸引他们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无报酬性地参与活动的原动力,而这些精神,是否有真正传达到志愿者那里?若是没有,他们自身并未感到在参与中有所成长,收获,贡献,自身的价值感、认同感未得到体现,自是会拂袖离去。

 

       效率从何而来?有时候,大家会觉得志愿者就等同于免费劳动力,召之即来呼之即去,于是有些公益组织在临近活动开始关头,铺天盖地地打电话叫志愿者,于是活动当天雨后春笋般冒出十来个志愿者,而实际上需要的只有四个,其余的六七个只能在一旁喝茶聊天拉家常。如是下去,志愿者自是会流失的。

 

       或许有的人会说,当下民间公益组织资金来源或是身份困境等生存问题都亟待解决,这个志愿者管理层面的琐事,不用那么重视的。可是,如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地分配员工,通过资源管理考核,给予一定报酬用于激励,从而使组织高效率地运作,志愿者管理亦是如此。只是,对于非营利机构而言,这份报酬更多的是精神性的,比如志愿者参与过程中自身收获的认同感、价值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所以,志愿者管理的本质核心就是围绕这些精神收获,加上与之匹配的科学有效管理办法,从而汇聚人才,合理分工,组织自身的血液循环才会更加流畅,进而才能为组织造血。

 

        一个组织,除却愿景与使命,它首先是由一群人所构成的,那么这群人的协同合作能力与效率就至关重要。若是想了解国内对志愿者管理环节这一块的重视程度,不妨GOOGLE中英文相关关键词或者在亚马逊搜索中英文的同类书籍。你会惊奇地发现,当你搜索Volunteer Management时,出现的内容大致分为:学术著作、100多款志愿者管理专业软件购买下载、如何防止志愿者过度化的探讨文章、专业的志愿者培训机构组织等;而若是搜索中文“志愿者管理”,普遍都是各个组织共享的志愿者管理制度文章,而细致地查看,会发现大同小异。

 

        我曾经在泰国雷神父基金会全职工作半年,这是由美国人创办的机构,从管理层到志愿者,大多来自欧美国家。西方人重视制度与规则,从而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其思想,最后体现在生活工作的各种细节里。

 

        志愿者第一天报道时,都会填写一份个人资料,由专职人员输入电脑档案统一管理,同时也会拿到一张工作表,自己每天对应着不同时段,填写相应的工作代号,每个月由专门的志愿者负责人定时收回,录入电脑统计,从而掌握每个志愿者的工作进度。

 

        正式工作之前,负责人带着志愿者详细地走访了基金会的七个组织,从残疾人职业学校到儿童村,耐心地讲解基金会的发展历程、每个组织的工作内容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遭遇,实际上,这背后是在向志愿者们传达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工作过程中,每周都有一次固定时间的志愿者会议,每位志愿者例会中分享这一周的心得体会,适当的时候也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当一位爱尔兰志愿者发现盲童学校有工作人员特别粗暴地对待小孩时,便会召集其他志愿者坐在一块,大家达成一致后,联名写出意见信上交给志愿者负责人,而这时候,当志愿者负责人没有权利解决时,就会邀请基金会总负责人参与下次会议,并作出决策。而下一周,那位盲童学校的工作人员便被调离了岗位。

 

         更让人惊喜的是,每每有志愿者过生日,负责人都会在大伙儿用餐时出人意料地捧出蛋糕,为志愿者庆生。圣诞节时,志愿者彼此之间也会在负责人的呼吁下,为彼此准备礼物,再在统一时间当面拆开。这样又加强了志愿者志愿者之间的情感联接。

 

        当工作结束,志愿者要离开时,负责人会发给每位志愿者一张调查问卷以及建议表,填写自己的成长与收获、管理过程中发觉的问题,以及对基金会各个细节的建议。离开以后,邮箱里定期依旧会收到基金会各种活动的更新邮件,于是归属感自然而然就上升了,甚至有些志愿者每年都会从欧洲回到泰国基金会,即便是以参观走访的形式。

 

        有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好像差不多,或者好像是这样的,但是当我们觉得自身组织没什么问题时,出现问题抱怨对方时,或许应该停下来冷静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看到了全部,是不是还有什么没有看到的?

 

         我们要看的,不是差不多,而是同别人的差距。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抱怨  抱怨词条  别人  别人词条  看看  看看词条  怎么  怎么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  
公益

 盘点:企业家们的公益提案

在2014年的两会上,企业家代表委员们的关注重点在关心行业建设之外,更多地落在了公益事业上。他们或者本身就在公益慈善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如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