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表叔”“房叔”的热点事件中,一群90后大学生出现在公众视野。作为一群成长足迹与中国市场经济历程同步的大学生,他们利用法律法规手段参与社会监督与社会建设的行为获得一片赞赏。
而与这群90后年轻人的表现相似,近年,中国民间公益组织也正在以自己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并发出自己的声音。10月8日,中国五家民间环保组织在北京公开了49家中外品牌企业在华供应链的环境问题报告,尽管仍有19家企业并未对“涉污”进行回应,但其中的大部分仍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改变污染现状。民间组织此番获得有效话语权的原因并不在于“揭黑”产生的威慑力,更根本的原因来自于本身的专业性操作,以及对所工作领域的宏观视野。对于任何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来说,如何认清自己所服务的领域并实现自身的专业性,是长远发展的基本需求。说完事件再说回到人本身。
本周有两件代表性的人物事件,一是陈光标兑现承诺,为自己网络粉丝中被砸日系车主换车;二是南都基金会的“银杏伙伴”项目2012年评选结果出炉。有意思的是,这两起与“人”有关的公益事件,似乎也正代表了中国公益领域内两股不同的力量,前者是完全个人式的、较为感性的、更随机,但最容易调动情绪的公益模式;后者则是专业化、组织化的职业公益人方向。究竟孰优孰劣,陈光标认为自己的方式缘于对现在公益环境的不信任,而推崇后一种方式的业内人则表示,推动中国公益真正进步的方式正在于建立一个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也正因为如此,个人的行为才更应该向着推动整个公益领域进步的方向去靠近,而非采用反专业的“逆向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