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隘的排外情绪,不仅是中国成长为大国的障碍,也是公民人格完善和公民精神成长的障碍。
上海市公安局一分所的官方微博最近发布一个乞讨排行榜,对常在地铁中乞讨的人进行了排名,22岁的何某位居第一,文盲,脚上有残疾。第二位的是来自安徽凤阳88岁的陈老太,第三名是一白血病患者。上海轨交警方加大打击地铁行乞的力度,鼓励乘客微信举报地铁行乞。地铁行乞确实对乘车环境造成影响,我认同警方保障地铁安全,治理职业乞讨的举措,但觉得不该以排行榜这种方式对乞讨者进行示众,乞讨并非大恶,应该对行乞者多一些宽容。
没想到,我的观点捅了马蜂窝,激起了某些上海网友的强烈反弹。当然,上海轨道交通警方的态度倒是平和,以官方微博回应称:“质疑让我们不断自省,支持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也有本地警官实名公开批评相关部门“工作方法简单,往往打击一大片,一棒子全打死”。而某些上海网友则对批评“怒不可遏”,在抱怨“外地人”、“乡下人”给上海带来种种问题后,甚至喊出了让警方“清理垃圾”、“出台盲流遣返制”的口号,呼吁警方对批评者进行“跨省抓捕”。
过去,不少人都觉得上海歧视外地人。近些年来,特别是世博会前后,上海塑造了开放的形象。其实现实中,我接触到的上海人,也谦和与包容。我不知道,少数在网络上排外的网友是否想到,自己的表现会影响上海的开放形象。
客观地说,狭隘的地方排外主义,并非某地特有。近年来常常发生的地域冲突、争端和口水,都起于网络,兴于网络。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平等意识的提升,那种极端的排外立场,以及对外地人的歧视,不再被容忍,“团成一团圆润离开”之类的排外言论和行为,被视作政治不正确并受到谴责,公开场合已经很少能见到那种刺激性的排外和歧视言论。但是,这些极端的情绪,却在网络上找到了生存、滋长的土壤,不断寻找机会制造和挑起事端,借机攻击外地人。
其实,网络上的“排外”,往往是见不得阳光的,它们通常都是匿名的谩骂和恶毒攻击,几乎不会有人站出来以理服人。正是这种匿名性,助长着暴戾和胡言乱语,并且,他们会采取一些形式来强化凝聚力。比如,会喊一些打着共同利益招牌的情绪口号,在网上结成松散的群,用本地话交流以提升亲近感,强化“同仇敌忾”。只要一发现哪个论坛有不利于本地的消息、哪个人发出针对本地的批评声音,便聚集起来发动攻击。
这些网络排外主义者,很善于从一些热点事件中寻找契机,比如此次的“地铁禁乞”。其实,每个城市都有乞丐,有地铁的城市也都会有地铁行乞。这些乞丐中,不乏会有一些职业乞丐,有让人生厌的强制乞讨。但其间也有一些生活无着落需靠乞讨为生的人,不能把他们都想像为“不劳而获却秒进千金”的欺骗者。一个有宽容精神的城市,应该能忍受他们带来的不便和不舒服,同情他们,可以给一点钱;不喜欢他们,可以不理会;厌恶他们,可以视而不见,却没有权利将他们驱逐。
排外者往往缺少宽容之心,偏见和偏执,驱使着他们以外地人为敌,认为外地人夺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带来了拥挤和混乱,引发了拥堵和犯罪。当这种“不满”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明言时,网络便为其提供了最佳的宣泄场所。
面对城市中及网络上的这种排外情绪,不得不说,一些管理者扮演了不太光彩的暧昧角色,他们不是站在中立者的位置调和冲突,弱化户籍制度和贫富差距带来的阶层断裂,而是迎合本地人的情绪出台一些歧视性政策。既加剧了城市的阶层冲突,更为那些极端排外情绪推波助澜。
一个朋友跟我说,有句话他记忆非常深刻。小时候一次放学回家,走在路上和姐姐说了一句家乡话,正好被一个当地女人听到,她就对她爱人说,呦,这个小赤佬是外地人——朋友说,其实我听得懂当地话,本地人的歧视让他永远无法忘记。
这,就是排外主义带来的最直观伤害,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狭隘的排外情绪,不仅是中国成长为大国强国的障碍,也是公民人格完善和公民精神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