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此番引发的舆论关注,出现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在救灾期间,大量网友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互助信息,市民守望相助。除此之外,由官方发起的救援行动也颇为壮观,电台嫁接起灾民与救援队伍的沟通桥梁,民警为抢险而殉职,《人民日报》也在此期间开通官方微博,并“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
由官方和市民通力合作的救灾行动,尤其是其中出现的诸多感人事迹,成了此次灾难的主旋律,甚至有人根据这些感人情节,热情洋溢地做出论断,认为“令人感动的场景就是传说中现代社会基本形态的市民社会”,并将其解释为公民社会之崛起。
这些由小人物带来的感动,恰如过去几个月各地相继出现的“平凡的伟大”,一出现便成为网络的热门议题。和后者不同的是,这些原子化的感人事迹没有付诸过多的道德感召力,很多人甚至只是提供举手之劳,但是,因为现象之普遍,它仍然给批评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间,如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否可以作为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抑或只是传统人情社会温情穿上了现代的马甲,在陌生人身上昙花一现?
观察这些感人事迹就可以发现,它的现代价值极为有限。灾难往往能激发人的恻隐之心,规模庞大的人口共同面临自然灾害,于这样的环境下,人被分为两类,即受害者和幸运者。然而,幸运者免于灾害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大量的受害者,他们的围观者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其他人的命运视而不见,灾害迫使其中那些有能力并且道德水准较高的人脱颖而出,承担具体而微的救援任务,在大量的围观者中,产生了数量可观的义举,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围观者的数量优势,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可以印证笔者对此次北京暴雨中公民行动的审慎态度,即在这些感人事迹中,行动者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社会的自组织能力有限,甚至社会的公共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比如,有论者就指出,政府未开放体育场馆和其他公共设施给滞留的旅客,这本是应对自然灾害的国际惯例,然而,灾害救援过程中,无数有爱心的网友只能在微博上提供可供休息的场所。相对个人的有限救援能力,政府的公共资源在这样的自然灾害中的作用无疑更大。而纵观此次灾害救援过程中,社会力量没有得到发挥,那些感人事迹更多是以家庭作坊的方式奉献爱心。
因此,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此次灾害中的感人事迹意味着公民社会的成长,不如说,它见证了部分人较高的道德水准。灾难救援过程中平凡的人们依靠个人力量守望相助,采取的仍然是原子化的救援方式。平凡的人们出于怜悯之心,以近乎江湖式的行侠仗义登场,并因此衍生出无数感人事迹。如果我们迷恋这种可爱,将其视为公民意识之觉醒,实在是勉为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