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间公益人:公益不等于慈善

 

        刘宗勇1981年出生在贵州遵义余庆县的一个贫困家庭,1998年从音乐学校辍学到外地打工还账,但这个只有初中文凭的“80后”如今是著名公益人、公益网站爱心联盟的创办人。从2008年从事网络公益至今,他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通过平台帮助了近2000余名贫困学生,近20所贫困学校,疾病、弱势群体200余人。谈起公益事业,他自信地说:“公益不仅仅是有钱人的游戏,穷人也能办公益。”

  “公益和慈善不一样,办公益是要从小事做起的。”作为网络公益事业的先驱者,刘宗勇认为公益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网络公益不一定要做什么大事,传播公益文化才是关键所在。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帮忙捡一下,轻轻点一下鼠标转发一条公益性微博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这能让整个社会理解公益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公益。”

  郭建是贵州师范大学2010级在校的学生,如今是爱心联盟贵阳分会的副会长。2010年他从网上了解到了爱心联盟,并决心加入了这个公益组织。因为他还同时是贵州师范大学青年红十字会会长,这让他给爱心联盟创造了更大的合作平台。“因为大家都是学生,不可能总是捐钱。所以当时我们大多组织的是捐书或者捐衣服的活动。”郭建说,“其实像我们大学生,只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别人,有爱心就行了。”

  刘宗勇认为,公益事业是社会需要但政策不健全的产物。“公益文化的推广能推动政府做政策的改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要让社会,让所有人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公益。”当谈到公益文化和精神,刘宗勇说,“助学不仅仅是打钱,我们应该要把孩子当成亲人,仅仅打钱是没有意义的,孩子们会以为这是政府的救济金。要多关心,要让孩子意识到你的存在。”

  24日晚,刘宗勇在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举办了个人公益讲座,这是刘宗勇高校微公益巡回讲座的第六站。“我一无所有,但是我每天都在帮助其他人,用我力所能及的方式。”刘宗勇在演讲中谈到,许多网友都在问我的生活来源是什么,我想说我这身西装是别人捐的,我的话费有人为我掏,还有人每个月固定给我发500元的生活补助,那个人说:‘这个不是给你的,是给这个团队的。’”

  成为职业公益人后,刘宗勇放弃了他原为作家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来。但伴随而来的问题是自己无暇兼顾自己的家庭。刘宗勇说:“我的小孩7岁了,但是我们很少见面。去年回了10次余庆,只有3次回了家。”而他的父母也不知道到底现在刘宗勇是在干什么。“很多人都在问我到底我图什么,能让我抛下家里的孩子不顾?我不需要得到什么,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好父亲,我只能说我在‘小家’和‘大家’之间选择了‘大家’。”

  在社会各方对他的提出质疑之声的时候,刘宗勇选择了面对。在刘宗勇博客中的《志愿者应把嘲讽当成一种鼓励》中写到:“很多志愿者都对我说过,不知道我是怎么滚爬出来的,我无所谓的对大家说:‘因为这些人的嘲笑,我们的职业才更显得有意义。’是啊,这是一种光荣的使命,何必因为他人的言语而感到羞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间公益人:公益不等于慈善  公益  公益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等于  等于词条  民间  民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