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必须为其过错付出代价
在此次“速成鸡”事件中,知名连锁餐饮企业肯德基犯下了难以被原谅的错误。其过错至少有二:一是隐瞒不报,二是对公众撒谎。这两个过错之间有着逻辑上的联系。
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公布的情况和相关媒体所报出的信息,肯德基在此前的自检中已经查出问题。可是,肯德基对这些问题只字不提,未能按照规定向社会及时通报。直到最近的表态,仍依旧显得一脸无辜。
肯德基是国际知名企业,在食品安全的保障方面如此无诚信,令消费者倍感失望,令社会舆论失望。说到底,肯德基为了一己私利,置公众食品安全于不顾。这不是一个跨国连锁企业的应有做派,也突破了一个企业公民的起码底线。
肯德基曾名列“中华慈善榜”,被视为热心公益的企业之一。可是,当一家企业连起码的食品安全底线都不愿守护时,则其所谓对公益的热心,就显出几分伪善来。比之这样的爱心,我们宁愿其守住底线。
肯德基将会为其所犯错误付出沉重代价。这些代价或有形,或无形,也终究会验证一个道理:任何不负责任的侥幸做法,一旦被公之于众,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后果。
有人说,肯德基一定不怕被罚,因为按照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在这方面的违法成本还很低。这句话不无道理。不过,比之有形的公开惩罚,更严厉的惩罚来自消费者的内心。受到伤害的公众将会用脚投票,除非整个社会都患上了失忆症。
在昨天的社论中,我们还在呼吁,期望知名企业在保护食品安全方面要有更大的担当。知名企业本应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要做践行社会责任的模范。现在看来,肯德基缺少这份担当,确实让公众失望了。
“速成鸡”事件还没有结束,但基本过程已经明晰。再次剖析这一事件,值得反思之处不少。
反思之一,监管制度必须防范所有的企业,没有例外。观察一个企业是否可能发生问题,不能凭其是否为“免检企业”,是否为著名品牌,抑或是否为上市公司。在那些貌似具有更多诚信的标签背后,同样可能隐藏不少的猫腻。以前有些“免检企业”靠不住,出了事情;现在如肯德基这类著名品牌,同样靠不住,也出了事情。
人类常常无法基于社会公益等无私的动机来行事。很多时候,一个社会所期待的,是大多数人既利己也利人。但总有一些利益主体,只顾利己,不管他人——这就需要制度来防范。制度的设计,必须盯准人性深处的某种黑暗。
反思之二,监管方面还可更进一步监管企业的后续作为。从“速成鸡”事件来看,相关部门已经发现肯德基的供应商有多批次产品抗生素不合格,对百胜集团收到自检样品有不合格的报告后,是否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要做进一步调查,如存在违反《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要从严处置。
其实,有关养鸡场使用过量抗生素和激素,坊间一直都有传闻。这个问题不复杂,很多人都知情,也似乎将之视为潜规则而习以为常。但从公共利益的角度看,当地监管部门必须尊重明规则,在整个事件中,主动作为还需加强。
反思之三,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倡导诚信经营,还任重道远。一个企业要想真正落实上述要求,既要靠外部的压力,也要靠内部的自省,要有忏悔意识。倘若外部压力不足,内在反省无力,则问题必将难解。
我们这个社会,如果连“互相投毒”的状况都无法避免,谈什么提升幸福指数?对此,每一个食品工业链条上的参与者,确有义务为消弭“互相投毒”的乱象而尽一份力。如果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也尽量要做一支微细的蜡烛——“点燃一支蜡烛,驱散一片(哪怕只是一小片)的黑暗”。
食品安全事件迭出,整个社会很痛心。要真正系统地解决这个时代难题,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监管者、责任主体、监督者,当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