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是公益慈善领域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几乎每次关于公益的热点新闻事件,最后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即“透明”。无论是两年前的“郭美美事件”,还是两个月前的“河南宋基会宋庆龄雕像拆除事件”,人们最关心的依然是公益的透明度。8月21日,一场题为“公益透明的边界”的主题沙龙在北京举行,业内专家学者、从业者和媒体齐聚一堂,畅谈公益透明的边界和成本话题。专家指出,公益透明要有底线意识,划分清楚信息需要披露的底线和不能披露的底线,尊重并保护捐赠者、受益者和从业者的隐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表示,公益机构到底需要对谁透明,对不同的主体之间透明的程度和边界是有差别的。要对内部透明,主要是对理事会的透明;对外部的透明,包括对政府的透明和对公众的信息披露和公开。邓国胜认为,公益组织的透明是有边界的。首先,披露有成本。其次,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了公益机构需要保护捐赠人的隐私。最后,涉及到一些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有时候也不宜对外披露。
那么,透明的边界到底在哪儿?邓国胜指出,第一个边界是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披露的信息,基金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一个底线,必须进行披露。 第二个边界是不可以披露的边界,核心就是尊重捐赠人、受益人的隐私,此外,还要尊重公益机构工作人员的基本专业和个人隐私。
中国扶贫基金会品牌传播部副主任王鹏认为,透明有四个阶段:首先是鼓励阶段,从鼓励阶段到自觉阶段,再到习惯阶段,最后从习惯到忘记阶段。现在还处于鼓励阶段,对于现阶段来讲,透明应分类处理:鼓励草根NGO通过免费的平台发布信息;对于千万级未上亿的基金会来讲,单一的项目或者一两个项目,可以套用现有的基金会透明指数和标杆来做;而对于上亿级的大型基金会来说,考虑到成本问题,无法把每一分钱花到哪儿的信息都披露,要在透明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效率指标要高于透明指标:比如人均筹款额、项目执行额、受益人数和管理成本。
财务专家、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原财务总监葛玲表示,由于目前很多财务人员对于项目财务成本等专业方面存在一定的知识匮乏,也缺少经验,导致财务披露呈现的结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比如,一些财务人员连基本的报表都不能完整、正确地填写出来,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
那么,NGO该如何做好信息披露呢?葛玲建议,要在日常的管理当中把财务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怎样来呈现、信息详细到什么程度,作为内部制度或工作机制,在团队当中公开地说明和要求,并照此去做,这样,信息披露结果呈现出来就会比较漂亮。
参考背景:
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公开性、透明度问题日益受到各界关注,透明度亦被视为公益慈善事业公信力的基础,也是公益机构的生命力所在。近年来,多起热点新闻事件将公益慈善透明的话题推上舆论前台,人们对透明公益的渴望更胜从前。
但是,透明度有其自身的标准和尺度。如何透明?透明的“度”在哪里?什么信息该透明?向谁透明?如何让公众读懂专业的公益慈善信息?自2011年起,壹基金围绕“透明”主题,联合USDO自律吧发起一系列面向业内及公众关于“透明”的倡导行动。针对公益领域面临的公信力危机,以及NPO组织透明披露信息能力较低等问题,设计和研发《USDO财务信息披露模板》及“USDO透明指数”、开展“自律公益晒壹夏”、“透明典范”评选等活动,对公众及业内进行“透明”理念倡导,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帮助NGO做到“清清楚楚做披露”,让公众“明明白白看公益”。
2013年,壹基金、USDO自律吧联合基金会中心网、南都公益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北京市西部阳光基金会等机构进一步发起更深入的公益透明行动。
2013年8月—10月,壹基金与中国公益研究院联手举办“透明公益系列沙龙”,结合“京师公益讲座”,再论公益慈善透明度,意在通过专业人士的经验分享和思想激荡,厘清公益透明的边界,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寻得共识,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