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并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同时,消除户籍壁垒,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建立居住证制度。
《规划》还称,大中城市可设置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但最高年限不得超过五年。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
同时,改革户籍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还原户籍本来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并且,建立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并作为申请登记居住地常住户口的重要依据,城镇流动人口暂住证持有年限累计进居住证。
根据《规划》,中国还将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目前,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中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市民化滞后。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