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瞬间,我感受到节奏,太美了。”
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排练厅内,34岁的邰丽华回忆起第一次体会到“节奏”的感觉,仍然记忆犹新。
一袭黑衣的她,优雅地舞动着手语:“一位小学老师,在操场上看到一个瘦瘦的女孩,问她愿不愿意跳舞。老师带她去一个教室,一边弹钢琴,一边敲鼓,鼓的振动通过木地板传到女孩的脚底……”
20多年后,女孩不仅成为世界著名的舞蹈家,还成立了一所舞蹈学校,把这种内心被点亮的感觉,带给更多残疾孩子。
那个女孩就是邰丽华。
邰丽华简介
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失去听力。高中毕业后,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学习装潢设计。1992年,邰丽华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独舞演员。她领舞的《千手观音》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震撼世界,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感动国人。
让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对话邰丽华
采访中的邰丽华面带微笑,恬静如水。当问及残疾人群体的心愿时,她思索片刻后说,最好的帮助,就是让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生活,而实现这一点,还需更多努力。
于残缺中寻找完美
作为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千手观音》的领舞者,邰丽华和队友以令人震撼的美丽征服了海内外观众,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在此之前,她与众多残疾姑娘一样,经历过常人不能理解的痛苦。
自从2岁因高烧失去听力后,邰丽华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自己却茫然不知。5岁时,幼儿园的小朋友玩“蒙着眼睛辨声”的游戏,她才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顿时大哭。
在宜昌市聋哑小学读书时,她开始接触舞蹈。当时,全家4口人,只靠爸爸每个月50多元的工资生活,十分拮据。
7岁时,她收到爸爸送的一双崭新的白舞鞋作为生日礼物,欣喜若狂。从此,不论学习多紧张,她都要挤出时间练舞蹈。
15岁那年,邰丽华在残疾人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被选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此后,她作为艺术团的独舞、领舞演员,边随团演出边读书。
“节奏、韵律、步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对聋哑人来说,听不到音乐是最大的困难。刚开始学习舞蹈时,因为听不见、节奏感不行,特别着急,只能反反复复的练习。”她说。
为了舞出《雀之灵》中的孔雀戏水,邰丽华长时间跪在地上,膝盖发紫也浑然不觉。与杨丽萍演绎的那只孤傲冷峻的神鸟不同,邰丽华舞出的是一只清丽温婉,不经意间绽放绚烂,又在刹那将一切归于平淡的人间之鸟。
“如果不是接受了专业的舞蹈培训,并获得大量的演出机会,我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如果不是这些年来我国艺术团体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又怎么可能有机会登上世界舞台?”邰丽华说,对于舞蹈带来的各种荣誉、机会,她最想表达的是幸运和感恩。
开设聋人艺术学校
邰丽华有一个心愿,让更多残疾人体验到艺术世界的美妙。
“我小的时候条件差,现在好了,残疾人完全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学习,从事自己擅长并喜欢的工作,获得充实丰富的人生。”
谈起自己刚刚筹建的舞蹈学校,邰丽华一向恬静的表情中,多了几分兴奋与激动。
“有一次,我参加‘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来到郑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见到不少喜爱舞蹈的残疾孩子。听了我的课,有一个孩子特别激动:‘我终于感觉到了’。”邰丽华说,这次经历使她萌生办一所舞蹈学校的想法。
2013年10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正式达成合作办学意向,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全国开设的第一所附属学校,首次面向全国招收聋生。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29名聋哑孩子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学生。
每天早上6点起床,练半个小时的早功,下午还有排练课。因为是聋生,老师通过踩地板、打鼓的震动、触摸音箱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强烈的节奏。“按照计划,他们将在这里学习生活,接受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系统教育,不仅学习舞蹈课,还学习文化课。”
这批学生是邰丽华教育理念的尝试,她希望这些孩子能学有所成,不仅具有艺术表演能力,还具备一定文化知识和素养。今后,他们可以和普通人一样,不仅仅从事艺术表演,还可以选择自己擅长并喜欢的工作。
“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特殊名片”
在竞争激烈的海内外演出市场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亮出了一张漂亮成绩单,其表演艺术作品《我的梦》,已成为国际知名文化品牌和艺术经典,这群身体并不健全的艺术家们,开始尽力反馈社会、传递爱心。
作为这个艺术团的团长,邰丽华一直把走向市场视为自身价值的体现。“作为一个特殊艺术团体,依靠政府和社会支持,参加一些公益性演出活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也可以运转下去。走向市场并不单为了赚钱,而是通过和其他艺术团体在同一市场上的平等竞争,来证明我们的价值。”
每年,《我的梦》在10多个国家演出150多场,至今已巡演85个国家。演出内容包括声乐、器乐涵盖民族与西洋,舞蹈囊括民族、芭蕾、拉丁、现代等众多门类。精缩的舞剧、音乐剧、京剧,以及手语诗、盲人舞蹈、手语舞蹈等新的艺术形式也呈现其间,被誉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特殊名片”。
通过商业演出,演员们不仅基本上可以养活自己,退役后还有一笔退役金。
在邰丽华的倡导下,艺术团自2007年成立了“我的梦和谐基金”,将演出收入积攒下来用于反哺社会。向汶川地震灾区捐助260万元,向遭遇台风灾害的台湾同胞捐款100万元,向联合国粮食计划总署捐赠10万美元……近5年中,基金已累计向国内外公益事业捐助950万人民币、83万美元。
“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
邰丽华,舞动着她所领悟的生活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