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日来的信息更新,人们发现,刚刚肆虐菲律宾的台风“海燕”已成为1976年以来该国遭受的最致命自然灾害。据媒体报道,截至11月15日,台风“海燕”已造成4460人死亡,超过3800人受伤,逾1100万人受到台风影响,约67万人无家可归(http://news.sina.com.cn/w/2013-11-16/103328727409.shtml)。
国际社会照例伸出援手,迄今为止已有40个国家和组织做出援助的承诺,中国也不例外。不过,中国首批捐助的10万美元,无论是与他国横向比较,还是与近年来中国历次对外紧急灾害援助金额相比,这一次出手显得“缩水”很多,受到了一些国际舆论的批评。
有分析认为,两国领土争端带来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掣肘和负面影响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此后,中国政府在14日宣布追加1000万元的物资援助,愿意派遣医疗队前往救援,而民众的争议之声并未止息。除了领土争端,香港游客马尼拉被枪杀事件、台湾渔民“大兴号”事件,使此次对菲救援,有着更多的影响民意的复杂因素。部分民众难以理解并出现反对之声并非意外。
尤其是互联网、自媒体带来的表达渠道的便捷和声音的多元,更让人直观地看到民众心中的情绪。在国家关系日趋复杂的环境下,本应独行其事的人道救援,也打下了国与国多面碰撞下的情绪烙印,使得决策者置身舆论湍急的漩涡,进退两难。
正如有国际问题观察者将中国此番的“不大方”解读为领土争端的影响,在对比中美两个大国的时候,也有学者这样解读美国,认为“美国是菲律宾的盟国,自然要拿出盟国的样子。这也涉及美国整个亚太政策调整。”(吴心伯:中国对外援助已做得很好 走在美国前面http://news.163.com/13/1114/06/9DKC16HB00014JB6.html)诚然,政府在人道救援的动机中,很多时候可能难以切割一些现实的战略考虑。同样,网友中即便是一些支持对菲援助的观点,很多也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认为“及时伸出援手是一次绝佳的公关机会”。
事实上,人道救援无国界,不只是国家关系处于常态之下应对灾难的普遍原则,在国家之间处于政治博弈、贸易冲突甚至其他突发恶性事件导致的紧张期的当下发生重大灾难,搁置争议施行人道救援,更是需要彰显的人类守望相助的精神价值。但这往往面临各种现实的障碍。对中国而言,公众意识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因素。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外援助数额巨大,尽管相关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有所进步,但自上而下的操作仍然缺乏NGO和公众的参与(当然,NGO和公众参与对海外援助的能力需要渐进培育,这是问题的另一面。)加之国内贫富差距日益加大,频发的环境危机和社会公平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对外援助必然缺乏民意基础,其价值意义得不到理解。一旦遇到两国关系紧张,质疑和反对声必然更为高昂。在解决民生问题、保障弱势者权利上需要大量恶补功课的情况下,日渐上升的对外民粹情绪,有时候不过是内部矛盾的折射而已。
为回应民众对对外援助的质疑情绪,就需要从根本上通过有效的改革,缩短国内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在对外援助上进一步增加透明度,有意识地培育民间力量,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参与的渠道,引入民间的社区发展经验和智慧。从政府的角度,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世界权力格局的调整,引来了国际关系的摩擦和不适甚至冲突,中国也急需进行软
实力的建构,丰富自己的国家发展内涵。除了耗费巨资到纽约时代广场播出国家形象广告,建设孔子学院,大把的撒出外援,有志成为地区甚至全球领导者的中国,应当鼓励和培育有能力的本国NGO参与到守望相助的跨国捐助和救灾,既体现中国社会的包容性和多元价值,也能通过这样的制度创新,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事实上,如同中国NGO在应对本土问题上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破冰精神,个别中国NGO走出国门的行动,也已超前于民众目前的认知阶段。
1966年成立于台湾的慈济基金会,目前已在84个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即便是在灾害应对能力较强的美国,在受到9•11事件抑或卡特里娜飓风重创之后,闪现着慈济的身影。
2005年开始,中国扶贫基金会分别筹款,对包括印尼海啸、巴基斯坦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海地地震、日本311海啸等在内的自然灾害国提供援助,还为几内亚比绍贫困母婴提供援助,并在苏丹援建医院,提升当地医疗管理水平和医生的专业能力,邀请苏丹民间组织和政府官员来华参加民间组织扶贫能力建设培训。中国青基会在非洲发起了中非希望工程,为当地失学儿童提供就学扶助。
全球环境研究所(GEI)曾试水老挝和缅甸,帮助中国海外投资企业设计并执行社会责任项目。绿色流域和攀枝花横断山研究会曾赴缅甸考察和评估中国海外企业的影响,提出中国在缅投资应重视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进行冲突风险评估,并关注缅甸人民的核心利益,呼吁加强中缅两国NGO之间的交流协作,共同推动中国海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日本发生3.11地震、海啸,中国部分公益人士和基金会筹款向日本提供援助,并由日本的NGO伙伴在地执行,开创了富有价值的民间交流互信之旅。时至今日,两国NGO因此结缘,继续在环境保护、社区发展和社会创新等多个议题上深入互动,分享推动两国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智慧。此举跳出历史和现实的窠臼,用着眼于未来的智识,为冰封的两国关系找到一条民间融冰之路。
这些都是不同形式、初现端倪的中国NGO的国际化表现。通过与官方援助并行的民间援助和对国外民众利益的关切表达,将中国NGO的价值理念甚至发展经验,向国外传导(当然,其中有些行动有着行政化影响的色彩)。伴随着中国全球化的步伐,中国NGO也开始走出去。当然,在有限的空间和弱小的能力范围内,尚处于婴儿期的中国NGO,需着力于自身成长,并将应对国内问题的挑战作为长期应对的主要目标,“走出去”只是个别NGO破土而生的萌芽状态,但这种萌芽在使中国公民社会呈现多元性的同时,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互动的一个侧影。
据悉,国内的联益基金会最先号召,英国救助儿童会、宣明会的国际部也纷纷前往菲律宾救灾,国际美慈也赶赴过去,而壹基金则迫于民意放弃救灾,也不难看出其基于国内公众筹款所面对的民意障碍。本土组织要走出国门,还肩负着公众理念倡导的重任。
如果说,大灾面前,政府间的人道救援因为现实考量,有时候无从避免成为政治、外交和经济等领域的角逐工具甚至秀场,这是人类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悲剧,那么民间的人道救援和互动,能否更纯粹地体现为人类守望相助的努力,甚至以微弱之力对这个悲剧剧情的演绎稍加扭转? 在灾害援助和其他公益慈善领域,应该形成这样的思路:让政府的归政府,民间的归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