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男权姿态讲爱情故事,本身便是对自己的定位失当。在努力构建男女平等的时代里边,一些男权思维沉渣泛起,在所难免,但我们必须予以谨慎。太多的男权意识都是假借爱情之名存在,影迷不可掉以轻心。
爱情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虽然在反复地说同一个道理,但略微换一下承载道理的故事的主人公,就又能让我们感动。也因为这一点,讲爱情的电影层出不穷。与国内以往的爱情故事最大的区别,在于,《北京爱情故事》不再限定于两个主人公的爱情叙述,而是通过有机拼接地方式讲述了很多年龄段的爱情。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部电影,不难发现,这些拼接的故事,又是曾经各种流俗的爱情。有网友这样总结《北京爱情故事》:
女孩下嫁屌丝男,拒绝前男友240平豪宅诱惑;妻子发现丈夫开房视频,夜店买醉险遭强奸;中年夫妻为重拾性爱,希腊玩偷情游戏致丈夫抽筋;男孩痛失初恋,精神失常自称超人;老太身患肾癌,临终前扮媒婆为夫征婚。
单独来看这几个故事,并非有出人之处。但经过编剧、导演的再加工,有机串联,最终竟也得出一个人生不过预言的道理来,放佛人这一生中所经历的爱情都在这几个段子中说尽了。这种段子有机串联的技法虽然不算巧妙,但却不能归为拙笨,编剧在故事衔接上,也做出了应有的准备工作。外加导演最终游走长镜头串联所有人物重新出场,算是将一串珠子正式缔结为链,打结上扣,中规中矩。
单独以故事来论,女孩下嫁屌丝男一段,尤为精彩,青年人的经济拮据与爱情渴望,恰到好处。妻子发现丈夫开房视频后夜店买醉部分,也算透出中年人的爱情心态,与《我爱的是你爱我》等电影伯仲之间。到希腊重拾性爱一段,比之于前两段,则桥段生硬太多,为说概念而说概念,雕琢痕迹太重,为电影败笔。到男孩初恋部分,大抵是受了《青春派》的精神感召,也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影子,但刻意成分明显,且缺少基本的生活地气,显然,编剧离年少已经太远了。最终肾癌一段,故意以死亡结局,衬托爱情,比之于前边的精彩,更有狗尾续貂的嫌疑。
《北京爱情故事》自希腊重拾性爱开始,便絮叨成分浓重,前两段的机警与诙谐味道缺失了。后三段不好看,归根结底,还是地气不足造成。影片致敬电影《泰坦尼克号》,但《泰》的精髓之处正在于爱情与时代相连,匪气男孩对抗英伦贵族爱情观,死虽然是结局,但并非目的。人物只有处于相应时代中,才具备可看性。爱情可超越时代,但爱情中的人物,断然不能离地三千英尺。《北京爱情故事》的后三段章节显然编故事成分太大,不远让人物活在自己的爱情时代里边,造成影片最终结果,是只有爱情,没有时代。从编剧手法来论,《北京爱情故事》显然故意拿死亡故事作为结局,故作深刻,看似效法《泰坦尼克号》,实则东施效颦。
当然,这些并非该部电影的最主要问题。陈思成编剧、导演的《北京爱情故事》带着浓重的男权观念,才是症结所在。第一段,显然是男屌丝意淫女神,渴望任何女人都会为了爱情对世俗价值不管不顾。第二段,则为只许老公偷情,不许媳妇沾腥。第三段,又开始意淫起中年之后的老男人的意识伟岸来,在爱情的精神层次上试图对女性造成秒杀之势。第四段,小男孩在肾上腺激素的刺激下,造成的意淫故事,实乃缺少女主的有力配合。至于第五段,死了女人,依旧幻想,女人死之前,给男人找个靓妞大妈,了却残生,显然将意淫进行到了极限。
我总觉得,意淫,不是爱情,是对自己有利的事物进行幻想罢了。《北京爱情故事》更像是一个男编剧的意淫之梦,少年懵懂、青年“不劳而获”女神、中年家里红旗雪藏外边彩旗飘飘、中年后玩不动了就对女性进行精神侵略与道德俯视、老年后幻想换个大妈的“夕阳红”。若以女性视角来看,这部意淫之作,是否假借爱情旗号,做了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偷腥呢?
以男权姿态讲爱情故事,本身便是对自己的定位失当。在努力构建男女平等的时代里边,一些男权思维沉渣泛起,在所难免,但我们必须予以谨慎。太多的男权意识都是假借爱情之名存在,影迷不可掉以轻心。
原文链接: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f=w&ctid=129651&boardid=26&id=984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