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飞因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大病医保、中国水安全计划,闻名公益界。“本业”是香港《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的邓飞,其“跨界”公益的经历与感受值得总结、分享。2013年7月14日,邓飞在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管理方向MPA暑期专业课“非营利组织前沿问题研究”讲座上介绍了自己如何由一个媒体记者,一个新闻记录者,变成了一个影响公益界及大众公益的行动者、慈善家。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4》以邓飞自述的形式,从“一种工具”、“四种力量”、“做模型”、以及“行动能力和倡导能力”对邓飞成就公益的四个关键方面进行了解读。邓飞擅长使用“一种工具”——微博,使人们联动起来。他集结“爱”的力量,运用新闻的手段使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关注公共利益,并引起人们的共鸣;他运用“透明”的力量赢得支持者的信任;运用“联合”的力量实现各部门优势互补;运用“民主”的力量形成规则和创造力。他做公益思路清晰,通过做模型,追求标准化、产品化和品牌,进行项目的管理、复制、扩展,供他人效仿。他认为,做公益仅有策划能力是不够的,一定要有行动能力和倡导能力,“左手是公益,右手是媒体”,可相互促进。
邓飞有着独特的公益观,推动变化是他的理想,他将公益融入了他的生命之中。他的公益观是传统慈善与现代公益的有效结合,是一种影响众多追随者的现实梦想。
[引自《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4》,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与公域合力管理咨询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