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一直是制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日前,环保部网站公布了城市扬尘源、道路机动车、生物质燃烧源等5类涉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征求意见稿,该指南将为日后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提供技术支持。
排放源清单是指对某一地区一种或几种污染物排放源的排放量进行估算。排放源清单是大气污染模式重要的起始输入数据,是研究空气污染物在大气物理化学过程的先决条件。
此次发布的5项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具体涉及城市扬尘源、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一次源、道路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污染源和生物质燃烧源等共五重大气污染物排放源。
这五类污染源涉及的大气排放物主要为颗粒物(包括PM10和PM2.5)、气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等)等,均为中国大气污染的重要贡献源。
环保部称,这五项技术文件,是为“贯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指导各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空气质量”。
对大气污染防控而言,建立污染物排放清单有助于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和来源解析,并对制定和预评估大气污染物污染控制方案、帮助地方制定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案和达标规划起到支持。
虽然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经开展污染源排放清单建设工作,但中国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实时更新的排放源清单。与此最接近的一项工作是2006年10月由国务院牵头多部委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这次普查虽涉及中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源单位,但与建立真正的可供科学研究与决策参考的排放源清单还相去甚远。
污染源排放清单缺失所带来的问题已经显现。以此次涉及的道路机动车排放为例,2013年12月30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发布研究论文称交通排放(主要是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不足4%,引发巨大争议。而此前多项研究认为,机动车的贡献一般在10%-50%之间,多数认为在20%-30%之间。
2013年9月,环保部发布《清洁空气研究计划》。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启动会上指出,研究计划要重点突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与综合减排、空气质量检测与污染来源解析、重污染预报预警与应急调控等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