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安乐村”三个字,立刻会让人联想到生活在这个村庄的居民安居乐业的景象。但在从前,云南景东县漫湾安乐村的村民却常常活在惶恐之中。每逢雨季,潜在的滑坡灾害威胁就会令他们彻夜无法安睡。当时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一旦发现险情,就逃到较安全的地方暂避,而所谓较安全的地方,只是往屋外跑,不留在家中。灾害的发生曾令他们不停搬家,一次、两次、三次…一辈子都要忙着搬家,日子过得非常不安乐。
2003年后,乐施会携手当地政府,以社区为本推行救灾防灾项目,植树造林、修建排洪沟坝,遏制山坡下滑,并向村民提供有关技术及灾害管理培训,提高防灾意识,增强他们参与防灾管理的积极性。村民的日子才稍见安稳,逐步改善,不用再担心长期以来的缓慢性浅层滑坡一夜之间把村子滑入山脚下的澜沧江。
安乐村背景
安乐街自然村位于云南无量山脉西坡澜沧江边的一个山坡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街子街后组两个村民小组组成,共136户567人,其中彝族367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粮食、甘蔗和外出打工。安乐街原是安乐公社的所在地,一度是漫湾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但是,安乐村处于一个浅层缓慢滑动的滑坡体上,全村人的生命、房屋、财产、土地安全长期受到滑坡灾害的严重威胁,滑坡体1973年开始滑动,至今已逾30年。前后共有50多户房屋墙壁、地基被拉裂,有32户需要搬迁重建。1973年至2001年,已先后有20余户村民因房子被滑坡毁坏而搬迁后靠,且有2户搬迁后的房屋又被拉裂,面临二次搬迁。1986年以来,下滑趋势逐年加剧,2002年达到30多厘米,安全威胁愈来愈大。到1985年,灾害迫使乡政府、邮电所、粮管所、供销社等陆续搬走,只有搬不走的村民留守。安乐村冷清了下来,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灾害追根溯源
乐施会项目组通过有专业经验的顾问与村民实地勘察,对灾害进行历史回顾,共同分析原因,找到了安乐街滑坡的5大主因:
开发修建公路,公路排水未采取归顺减压措施,产生洪水,洪水排水时冲刷村庄两面干沟,形成很深的临空面,致使村庄地段积水渗透,最终导致山体下滑,房屋拉裂;
国家建设和农民生活用材,大量砍伐林木,导致森林植被减少;
人口增长,村庄周围林地遭到毁林开垦,导致水土流失。1982年刚包产到户的时候全村只有耕地面积380亩,到现在已发展到522亩,小片开荒接近150亩;
民房建筑未修筑公共的排水系统,导致房檐水、生活用水到处乱流。村民建房随意性较强,没有统一的规划,原处于下段的农户由于山体滑坡房子被毁坏,
只好搬到山的上部重新建房,但未考虑排水系统,加之周围山坡的林木被砍伐开垦为耕地,使山体滑坡继续向上延伸,致使直接受害面不断向上扩大;
人口密集,建筑物集中,滑坡体上种植芭蕉、甘蔗等含水量高的作物等,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力滑坡。 各方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设计,对灾害进行干预。实际上,在乐施会到来之前,当地社区曾进行过努力,但收效甚微。其中的故事一波三折。
社区被动应对
由于担心潜在的滑坡危险会变成现实的灾害,忧心忡忡的村民们曾选派代表到乡里、县里报告灾情,请求搬迁援助。2002年,由于雨量大,雨水集中,云南各地都相继发生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安乐街村民也坐不住了。他们派出代表到县里和乡里汇报灾情。县、乡领导都及时赶到安乐街察看灾情,看望村民,却没有带来救助办法。看到拉裂的房子,领导只能说,一定注意安全,下大雨的时候不要在房子里。政府有为难之处,因为全县有120多个滑坡点,要搬迁只能有计划的逐年安排,何况有的地方已经受灾,不得不分个轻重缓急。
于是,村民们曾经自发组织起来去找有关部门协商解决问题,但没有结果。他们又去养路道班协商,但是这条公路是国道,地方管不了,况且道班又不是管理部门。村民们只好自行把过水涵洞筑起来。但为了保护路面,他们前脚刚走,道班工人就把涵洞掏开。村民后来索性用水泥把它封住,但意外的是,洪水被赶了去冲隔壁邻居大罗村民小组。
当地政府也并非无所作为,把所属范围内的灾害情况积极向上级反映,并在灾害来临前积极组织人员监测滑坡位移情况,一旦危险,立即组织疏散。村民小组长也组织村民做一些掏沟、清淤或打木桩等防灾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总有一些不自觉的人在修房子或在其他地方用着的时候陆续把简易拦沙坝的石头搬走。在雨季防洪的时候,村民也最多是把水排离自己的房子或土地,大家 “自扫门前雪”,缺乏统一的灾害管理意识和行动。由于包产到户人心涣散,人们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注大大减弱。项目组2007年到社区做能力与脆弱性分析,完成个体和小组访谈后,准备向社区反馈信息,就开了一个群众会,只到会60多人。这还算不错了。据说,以往开群众会,最多到二三十户。
农村普遍出现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还使安乐村的妇女和老人成为灾害影响的主要承受者。由于土地面积少,村里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青壮年男人外出打工,家里留下老人、妇女和孩子。一到大雨天,他们只好坐在屋里,一旦危险就往外冲,被动地应对。
NGO介入的思路
乐施会项目组通过调研分析,认为街子街后组面临的潜在性灾害是现实存在而且非常紧迫,而村民和当地政府治理灾害的态度又非常积极,结合技术顾问的考察,认为从技术和治理成本来看,治理是可为的。因此项目组提出在安乐村街子街后组通过开展以社区为本的滑坡综合治理,探索以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路子。2003年3月,安乐社区为本滑坡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启动了。
在项目设计上,一方面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起到排水、稳脚、固土的作用,以缓解或遏制住山体继续下滑的趋势。另一方面的重头戏,则是以项目为载体,使村民通过参与项目的分析评估、项目设计、实施、管理以及接受必要的灾害管理培训,推动社区自我管理,培养当地政府及村民的灾害管理意识,降低环境的脆弱性,从而逐步增强社区抗御灾害的能力。此外,还结合退耕还林、恢复生态的措施,种植紫胶和桑树等?-济林树种,使村民减少耕地面积而不减少收入,以便帮助村民增强经济实力抵御灾害。
作为外来的力量,项目采用了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方法,以村民为决策主体和项目实施主体,强调信任和尊重当地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把决定权交给村民。社区为本不仅仅局限或定位于完成具体项目,而是从长计议,着眼于增强社区能力,降低脆弱性。此外,还试图整合当地政府和有关技术部门的资源,使其成为支持者和服务者,形成村民主导,政府和技术部门支持的系统应对机制。乐施会作为非政府机构,在社区为主体的参与性方法上给予政府和社区支持。
看得见的改变
“在别的地方是下雨往家里跑,而我们安乐街下雨却要往外跑。我盼了30年,做了30年的梦,乐施会帮我实现了。现在可好了,下雨的晚上也可以睡一个放心觉了。”60多岁的妇女李增会老人说。村民们深有感慨:过去一到雨季就提心吊胆,连外出打工也牵肠挂肚,现在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通过项目的硬件措施,滑坡体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2006年仪器测量地面位移只有2厘米,肉眼已观察不到,使村民们的安全生存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参与项目的监督管理和实施,村民自身也发生了变化,凝聚力增强了。
此前村民小组长通知开村民大会,最多只能来二三十户。现在不同了,即使再忙,每家都至少会来一人,而且很多会议是社区灾害管理小组自己召开,并没有政府或其他机构主持或参加。
“这个工程对安乐街村民来说,是一项凝聚民心的工程。自从包产到户以来,集体主义思想淡漠了,村民只管自己的发展,甚至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结果影响了公共利益和安全。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家认为是在做自己的事情,灾害管理小组的协调也未遇到太大的阻力,群众对小组成员的认同也提高了。”灾害管理小组成员、年愈花甲的文登荣老人不无感慨地说。
选举成立的安乐街社区灾害管理小组为村民提供了组织化参与项目的平台。在项目前期,管理小组组织村民参与决策。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通过小组参与项目协调和质量监督检查。到项目实施后期,小组组织村民讨论项目的后续管理办法,以及一些社区与灾害有关的其他事务的管理问题。结果,安乐街村个别自发的灾害意识变为全局的、整体的、自觉的意识和行动,还诞生了由村民们讨论制定、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
这份村规民约不但涉及保护防灾设施,植树造林,还涉及到尊老爱幼,环境卫生等。通过治理,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稀泥烂塘,难以落脚,现在是道路修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有的村民还自己背来石头,买来水泥,在局部坍方地段修筑简易拦砂坝。每件防灾设施上都用红油漆写上爱护的标语,并标注了管理责任人。当项目需要占用几棵林木或者田边地角,也没遇到太大阻力,大家都甘愿做出一点牺牲。义务工的投入率达80%,有的人十几年都未参加公共劳动了,这一次也积极义务投劳,公共精神重返社区。
备灾和发展
灾害管理为村里不只带来了安全感,还间接为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缓慢滑坡以来,有的村民已搬过两三次家了。由于不断重建房屋,基本花光积蓄,甚至还欠下外债。有的即便没有多次搬家,有点积蓄,但因为面临滑坡的潜在危险,也是十几年没有人敢在这里再建新房。挥之不去的灾害成为发展的拦路虎。
但现在经过整治,安心于自己家园的村民们说:“房子不用拆迁,就变相地为我们节省了资金,可以用这些钱来做我们过去想做而又不能做的事了。”以前只有等待搬迁的村民现在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在村里建起了新房,大家开始安心地搞自己的生产了。
事实上,开展灾害管理对社区发展的推动并非意外的收获,项目设计之初,就把灾害管理和综合发展结合起来,希望通过改变收入渠道,增强社区村民的能力,减低面对灾害的脆弱性。
安乐街村的收入主要来自种植甘蔗和粮食,还种植芭蕉做饲料。项目切入后,采用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退下一部分耕地进行植树造林,含水量大的芭蕉和甘蔗不能种了。为了不减少收入,村民们就选择了既可以保持水土又可以有经济效益的蚂螂树和桑树进行种植。每亩桑树可以产生1000元左右的收入,每株蚂螂树可以卖到3~8元。在沟边低角种植既可做饲料又可保持水土的黄竹草和笋材两用的竹子。
项目实施后,灾害管理小组成员,女村民宋仕芬一家五口一年收入约有11000元,卖猪和养蚕各收入3000元,另外5000元是丈夫在不需养蚕的时节到城外打工挣来。两个儿子上学的开支主要靠养蚕和养猪解决。过去,由于担心家里受灾,男人们外出打工也不安心。现在,他们可以踏踏实实外出挣钱了。
社会性别视角
在大部分男人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女人们承担了生产劳动和全部的家务,还要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害,因此她们有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选举灾害管理小组成员时,妇女的参与作为一个条件被提了出来,结果在8人小组中有两位妇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她们积极投入,知无不言,参与的意识很强。宋仕芬起初开会很少发言,但通过参与轮流监督值班,经受锻炼后也爱在会上发言了。乐施会举办参与性灾害管理培训班,安乐村来了4名妇女,她们把握住机会,安排好了家务,全心投入学习,踊跃发言,成为村里的妇女先锋。通过项目推动社区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加强妇女提高能力参与决策,是乐施会项目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
文化上的提升
2005年,在外工作的本村人和长期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里,看到安乐街的变化和安乐街人的变化,深受感动。他们也愿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捐出自己节省的一部分钱给村里修建了一个小型文化广场,并在上面立碑明志,记载安乐街的发展历史。
以前,大伙儿只能挤在街上村民窄窄的屋檐下开会,现在可以在宽敞的广场上开展各种活动。 也是从这一年起,村民们每年春节都要举行民族传统运动会,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也登台表演。大家搞起当地特色的打歌活动,即兴填词,边填词边舞蹈,还把灾害管理也编进了打歌歌词里。在年前他们就会张贴广告,欢迎其他村寨的村民参加,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3000多人。这时,村民们就组成治安巡逻队负责整个会场的秩序。已举办的三届运动会,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
2007年,安乐村被县委精神文明办公室命名为精神文明示范村,并得到了2万元的奖金,村民们添置了民族音乐、体育器材,使节日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以前以刁民和打架斗殴出名的安乐街村,现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
二期项目迈向社区综合治理
2004年10月,乐施会环境与灾害及教育团队组织评估小组对安乐社区为本滑坡综合治理项目进行评估。社区灾害管理小组向评估小组提出了二期项目完善治理工作的计划。小组与村民一起用全局角度重新审视了全村与周边村寨的关系,在治水的同时也关注到社区水源的保护和建设的问题,组织当地的农民土专家手工绘制了完善治理规划图,意在巩固治理成果。各种治理措施呈现于规划图内,让人又一次感受到村民知识的丰富。
2005年3月,二期项目又正式启动,2007年5月全面完成。当年,景东地区出现了近百年历史上罕见的雨量,且短时间内降雨量集中。临近的景福等乡镇发生特大洪灾,多处地方出现了新的滑坡,而安乐村村民则能够在暴雨之下安居乐业,备灾体系经受住了考验。
“钓鱼工程”带来更多机会
项目的开展为安乐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已经20多年没有发展项目的安乐村,在2006年得到了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从十几公里以外引来了自来水,解决了村民的人畜饮水问题。值得提出的是,政府行为发生了变化,自来水项目在实施方式上由政府出资,村民自己组织社区项目管理小组购买材料、聘请技术人员安装的方式,既节省了成本,又保证了质量,满足了村民的需求和愿望。同时,社区管理小组又组织村民讨论制定了自来水的管理办法,按制度实行收费和专人管理,保证了项目能够持续发挥效益。
2006年,县里又把安乐村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对村庄村貌进行了美化,修建了村卫生室、灯光篮球场,村民看病也不用再跑到镇上去了。村民们还制定了灯光球场的电费管理办法,年青人晚上想打篮球的时候只需看看电表,打完以后交上电费即可。外村甚至漫湾电厂的工人都会到这里打比赛。
NGO整合利益相关方
“在安乐村做项目,要做完才算成功,因为那里的人太刁蛮了,何况是用社区为本的参与性方法来做。”回想当时刚签完协议时,主要合作单位――景东县民政局局长就这样说。显然,一开始政府方面对以前从未接触的这种工作方式存有疑虑,对项目能否在安乐村顺利推进并无充足的信心。我们后来才知道,县民政局的吴副局长也曾私下里请副县长让我们改在别的地方做项目,因为他曾经在漫湾镇当过副镇长,对安乐村的情况比较了解。但项目的成功实施最终打消了政府的怀疑,民间组织成为政府和社区有效互动的桥梁。
在实施过程中,镇政府非常重视该项目的工作,成立了项目实施协调小组,由镇长亲自挂帅。每次开会讨论有关项目工作,他都让在家的领导参加会议,认为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镇长的做法发挥了示范效应,带动当地干部把参与式方法应用到工作中。要不要做?怎么做?都取决于群众的意愿。结果官员们发现,和村民讨论问题,尊重他们的意愿,对工作开展很有效。
此外,项目的综合性促成了政府的多部门合作。景东县成立了由农、林、水、国土、民政、民宗局领导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副县长任组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都从技术上给予大力协助,具体工作由技术人员负责。县政府还组织了县级项目评估验收,认为项目的设计和质量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认为以社区为主体的项目实施模式值得推广。景东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说,打算把这个项目的经验进行专题总结,提交给国土资源厅,作为申报国家级地质灾害治理重点县的材料之一。
通过两期项目的实施,不仅影响了当地社区,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参与该项目的各相关利益群体,各方从项目得到了一定的收获和启示。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参与性工作方式,使领导观念和政府的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社区主体意识增加,结果带动政府和社区的关系发生变化。我们期望以社区为主体的发展理念能成为当地的“主流话语”。
灾害管理小组的可持续性问题
和其他机构的发展一样,社区灾害管理小组也存在可持续性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受到灾害的直接威胁,所以无论是村民还是社区灾害管理小组的成员都比较积极。但是因为现在情况已基本稳定,大家也就各忙各的,只有在有事或有来访者的时候,管理小组的成员才聚在一起,并且有的成员已外出打工,至于换届选举的事,大家想都没去想。
社区每年都搞传统体育活动,而且大家也想把这一活动继续下去,但既没有经费支持,也缺乏集资的点子或渠道,可能搞几年也就自生自灭了。因为这几年搞活动的钱是大家集一点,在外地有工作的人捐一点搞起来的,一旦外援没有了,活动可能也就停止了。
因为各自的利益关系,社区村民很大程度上还是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比如排水沟修到哪里,水从哪里流走,有时都难以达成共识,都想把自己房屋周围用水泥浇筑起来,把水引向别的地方。只有技术人员的解释和管理小组的再三说服才肯顾全大局做出让步。为了不影响项目的总体实施,有时甚至需要承包人员略施小惠,比如帮忙无偿修补坍塌的某个地方等。
在灾害稳定后,社区的问题是迫切需要发展经济,然而任何机构的项目都不可能在某个社区永远做下去,总有它结束的一天。作为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项目,到目前已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以结束了。但灾害稳定了,村民们缺钱花,虽然政府在产业发展上也有一些扶持,但满足不了村民的需求。村民们一边对援助表示感激,一边又表示不得不提出再支持一把的发展援助要求。本来发展与灾害是有紧密联系的,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村民抵御灾害的能力,但到什么程度或何时是项目撤出的最佳时期呢?这可能也是许多NGO项目面临的问题,因为这不是一锤子买卖的问题。
反思
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是以社区为主体,在与社区共同分析的基础上有策略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能力建设和意识提升,以降低社区的脆弱性、增强社区的能力,以抵御灾害或降低灾害带来的影响。
从安乐村项目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来看,需要政府、技术人员、当地村民的共同参与。项目的受益群体――当地村民,是项目的主体,应充分参与项目的决策、管理、监督评估。为使项目具有可持续性,还应在村民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后续管理办法,成立社区项目管理机构,选举人员进行管理,并建立监督机制监督管理过程。
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要与社区为主体,但决不只是社区自己的事。它需要政府和技术部门的支持、协助和服务。政府除在资金、相关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外,还应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工作。基层政府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还要协助社区组织进行项目的决策、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引导并协助社区发展向可持续方向靠近。
技术专家的角色在灾害管理中也不可或缺,他们在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与村民充分讨论,尊重当地人的知识,从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向村民解释,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在充分尊重老百姓意愿的基础上,使项目资金的投入满足可行性和科学性要求,并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
当然,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强调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但这并不等于包办代替,特别是在决策权和管理权上不能越俎代庖。要持续开展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不仅取决于外界的协助,更取决于社区自身的需要。
应用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以及参与式工作方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与当地村民讨论,费力耗时,需要一定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尽管最终效果显著,但在推广上有一定难度。如何在推广此类方法和理念时降低时间和精力成本,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此外,此类方法和理念的应用必须以项目为载体,问题是在非项目区是否就没有推广的可能性?如果要推广,应如何推广?
尽管一些地方应用参与式工作方法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同,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出于各种原因,还是不愿放权让村民参与项目的决策管理,开放度不够,有的甚至在与NGO的合作项目中也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推广有难度。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