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社会管理创新话语下的新空间

 

社会管理创新话语下的新空间

 

2011年,“社会管理创新”成为热词。

 

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发表的讲话中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7月份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份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正式文件。据报载,因为没有对外公布,这份文件带上了一些神秘色彩,经过媒体披露的这份文件的关键词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贯穿其间的是,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主题的研讨会和论文、书籍纷纷出炉,更有学者的研究方向多了社会管理创新这个新领域,一些以社会创新为专业的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在国家行政学院主编的《社会管理创新案例选编》中,我们看到了公益领域一直关注的,如广东省深圳市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广东省揭阳市总工会“民间社团建工会”、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参与式社区服务项目、上海市发展公益组织孵化器、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参与式财政预算改革等等民间组织的实践创新。

 

这是今年民间组织所处的外部大环境的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强大的主流语境下,一向边缘、非主流的民间组织多了一个重要的合法性和主流化的契机。

 

从政绩合法性转变,寻求维稳模式的突破

 

在20世纪90年代,学界热谈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问题。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发生了重大转变。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自己的政绩合法性基础。进入90年代后期,政绩合法性困境逐渐显露,于是中国政府又开始寻找新的合法性基础。

 

GDP拜物教盛行20多年,从农村到城市,从食品安全到地产拆迁等等诸多领域成为社会冲突多发地带。为了控制社会问题,维稳经费逐年增加,到2009年,已经超过军费。 运用全面的政府管制来解决问题,只能带来高额的维稳经费,却不是治本之道。

 

事实上,从2003年左右开始,中国已经开始重大的战略调整。胡锦涛总书记在2月19日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中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

 

在研究社会运动的学者赵鼎新看来,中间组织的发育是破解冲突和革命的有效方法。赵鼎新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近来在国内大学授课。在去年他针对国内公共事件的看法是,国内的志愿性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公共事件大体都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有组织的,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和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就使得谣言在公共事件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决定中国公共事件发展的关键是感性而不是理性因素。

 

11月,财新网以“寻找真实的成长”为主题举办“2011峰会高级论坛”。当大家议论维稳定需要大智慧的时候,赵鼎新说,只需要常识。这个常识就是发育民间组织。他一向主张,把社会矛盾纳入制度化的解决轨道。他说,20世纪早期的美国和“二战”前欧洲的社会矛盾也很激化。但是欧美国家的社会问题能够在制度范围内得到化解。欧美国家的政府在许多领域都退出了,通过建设公民社会,让老百姓通过和利益集团的博弈来解决各种问题(而不是政府永远处在冲突的最前面)。

 

在这次会上,与赵鼎新相应的发言是中国体改研究会的秘书长宋晓梧的发言。他提出,应发挥社会组织的自协调功能。他认为,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在一个特定的框架内,通过自组织、自协调组成稳定的社会组织,让他们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宋晓梧说,如果各个社会组织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律、维权作用,很多矛盾就不用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现在的中国体改研究会聚集了一大批当年的“老体改”,至今保持着谏言的通道。

 

难得的是官员和学者在“维稳”这个问题上的这个共识,不管这一药方是常识也好,大智慧也好,这个转变事实上增加了政府对民间组织的资源供给。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分析,近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之后,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逐步从原来的以管制为主,开始转向以培育和鼓励为主。政府资助、服务转包和社会资助开始增加,不过从总体上说资源供给还相当不足。   

 

社会创新话语下的民间组织“注册门”

 

对于民间组织而言,法律上的合法身份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即使政府增加了资源的供给,但是对于很多没有注册或者工商注册的组织而言,也大多不能获得。最近几年,民间的资源,甚至海外资源的提供方也开始只向有民政注册的组织提供资助。

 

2011年,以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地方政府为领头羊,先后出台民间组织管理新政,逐步放开民间组织登记,或者降低注册的门槛。

 

2011年一开年,北京就推出了一项重大创新制度,即对全部放开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等四大类社会组织登记审批,这些社会组织可以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解决“找业务主管单位难”的问题。北京还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试点“社会组织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一制度辐射到全市。

 

2011年6月,北京市下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再次明确民间组织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然而,北京政策对“双重管理”的民间组织登记困局并未真正解决,有幸成为4类组织的,同样也要找“婆家”。但政府部门认为“由民政部门为社会组织‘寻找婆婆’的难度肯定小于社会组织自行寻找;另外,对于一些慈善公益类型的社会组织,民政部门也可作为业务主管单位。”

 

2009年为了解决民间组织注册难题,北京推出“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民间组织的主管单位,政府通过出钱买服务的方式为其注资,以方便“枢纽型”组织对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服务。

 

但这个“很有想象力”的政策似乎带来的还是失望。当2011年放开登记的政策出台,有的组织跃跃欲试,有的组织观望等待。要注册的找成功注册的组织取经,得到的答案是偶然因素和个人关系很重要。一家2004年就开展活动的草根组织,今年理事会讨论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去正式注册。组织的负责人多方咨询、研读政策,寻找主管部门,临近年底的时候,相关部门告知:“今年的名额满了,等明年吧。”

 

瓷娃娃高调注册,让这个组织和这一政策相得益彰。3月29日下午,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来到北京的瓷娃娃项目办公地点,不但颁发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还收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福利协会、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共170万元的捐赠。而更多的在业内活跃的残障组织却没有这么幸运,在全国11家机构中,唯独北京慧灵依然是工商注册(详见本期“美丽的行走”观摩手记》)。

 

尚不得知北京每年的新登记名额有多少。北京2年来不断出台的“新政”下,新增组织数量有多少?北京2009年数据为6 733家(市级和区级),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共有依法登记的市区两级社会组织7 100余家  。2011年1月至7月,新登记的社会组织有近140家。2年时间增加了几百家组织

 

广东和北京一样,放开政策也被媒体多方报道,尤其是广州、深圳两地时有突破。去年初,李连杰壹基金公募基金会成功在深圳注册,如果它仅是个案的话,外地组织东南飞迁广州、深圳,也说明这里气候更宜人。

 

今年才创办的蓝衣工人合作社最近在东莞民政注册。这个合作社的发起人何忠洲说,从提交到批准下来只有4天,而仔细剔除其他过程,审批只用了一个工作日,而且实现了无主管单位的登记。广东发展规划中,针对社会组织的数量有明确的要求。据报载,广东现有社会组织28 509个,2015年将达到5万个。所以年底还有名额给民间组织来注册。尤其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批评坤哥注册难后,民间组织跨入登记的门槛更方便了。更给力的是,11月22日,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刘洪在全省深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就《关于广东省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起草说明。《方案》明确,从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特殊领域外,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与此同时,广东将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行“一业多会”,改变“一业一会”的垄断格局。

 

2011年10月8日,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实施方案》,对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文体活动、生活服务类等社会组织,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先取得许可证外,可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手续。政府出资5亿成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长沙市的《长沙市社会组织登记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于12月1日开始施行,以后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等四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上海针对社会服务类组织的政府购买,吸引一些老组织和新组织都去上海再开分店,相比上述两地,上海的“社会创新孵化园”7月开张,被认为是上海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成果。上海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和创立了园区这种新载体、新形式。当地政府部门认为:“开发出有中国特色的公益项目,形成社会公益组织生存发展的路径与模式,这是我们最关心的战略性问题、全局性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在今年推出黄河善谷计划。这是当地政府“顺应现代慈善潮流,着眼解决民生问题,走具有宁夏特色的慈善兴业、扶贫、富民之路,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6月第一家公司入谷,在半年内,宁夏“黄河善谷”红寺堡弘德工业园区已吸引10多家企业投资近100亿元从事慈善产业,在全国率先开启了从“输血型”慈善走向“造血型”慈善之门   。我们希望这不是以慈善为名进行的新一轮招商引资,而是实实在在的慈善产业创新。

 

“政策的春天来了”,这句话已经说了几年。对于苦守、乐守这个行业多年的NGO人来说,每次新的政策出台,都是寒冬里对春天期盼,结果是一次次的失望。但2011年的政策,虽然各地冷暖各异,但总算看到了破冰、回暖、迎春的希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会管理创新话语下的新空间  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词条  话语  话语词条  社会  社会词条  空间  空间词条  
公益

 公益如何借力微信新工具?

图片创意:牛一力BY意益 这几乎是近段时间以来公益传播官们包括公益机构负责人最感兴趣的话题。 可以预见的是,得移动互联网者得天下,对于公益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