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5日,福建省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正式启动了 “希望救助”残疾儿童康复志愿服务项目,计划在一年内为福州市15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福州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当地一家公司筹集到10万元的资助,交由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实施。为此,中心将招募60-70位志愿者,对接受矫正治疗的儿童进行跟踪和社会融入的服务。
这是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同人助残”)2005年12 月,以省残联为主管部门,经省民政厅审批正式注册之后实施的第一个项目。此时距“同人助残”的前身?D福州市残疾人活动中心的创办已有 17个年头。谈到“同人助残”,就不能不谈及迄今为止已发行104期的《同人》杂志。
1989年7月,来自福州市五区八县的13位残疾人士共同创办了福州市第一个残疾人互助组织?D?D福州市残疾人活动中心。1992年,这批志同道合者的手里诞生了为残疾人士服务的《同人》杂志(由创办人赵小瑜女士负责编辑出版)。1998年,在赵女士当选为福建省肢残人协会主席之后,《同人》杂志正式成为该协会的会刊,并在运作上日益规范化,由不定期、不固定篇幅变为双月固定出版,栏目内容也逐年丰富。目前每期印制1千份,向全国各地的贫困残疾读者免费发放,各地残联系统也主动订阅。现任主编李光泽说:“《同人》已成为国内残疾人情感交流、表达心声、提升写作技能的平台。”
长期以来,《同人》依靠捐款和少量的订购收入,负担印刷和邮寄成本,编辑和作者供稿均属志愿行为。尽管在经济上一直处于窘迫状况,《同人》始终力图保持独立的草根精神,以贴近残疾人士的阅读和表达需求。
“地方残联曾有意收编《同人》,但我们不愿意。因为如此一来,空洞的文章和会议讲稿就会充斥在版面上,使我们失去读者。”李光泽说。
《同人》的办刊风格也在与时俱进发生着变化。“以前作者基本是残疾人,这固然反映了大家的心声,但色调灰暗沉重。我们发展了十几年,不能总是停留在诉苦和表达不幸上面。”李光泽觉得,残疾人不能回避现实的问题,需要打开视野,和主流社会融合。刊物在这个思路下进行了调整:有意识地采用健全人士的文稿,每期刊发一、两篇“前瞻性”文章对残疾人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反思,当然也会刊登针砭时弊的文章,“将外面的东西引进来。”李光泽介绍,刊物的读者对象也开始从传统的残疾人群体向其它人群以及从事扶贫、农村发展、智障服务等类型的NGO拓展,以吸引更多关注。李光泽表示,非常欢迎来自NGO的相关稿件。
不过,保持独立并不意味着没有合作。李光泽说,前些年协会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做得不错,所以“残联自己有就业中心,还把人介绍到我们这里。”去年省残联开始狠抓残疾人就业问题,“领导坐不住了。”
李光泽说,由于民间活动推动了政府的工作,福州有了较好的助残氛围。当地残联也对协会和《同人》的活动提供了很多支持。例如,2001年协会通过志愿者进行了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调查,在资金上得到了残联资助。残疾人有困难通过协会反映给残联,一般也能得到回应和解决。
协会在合作中获得了官方资源。2001年,协会成为福州市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团体会员,建立了福建省助残志愿者联络站,试图将志愿者纳入规范管理。据协会统计,目前拥有注册志愿者5千多人。该联络站作为省残联认可的派生机构,使协会的活动能够“师出有名”。在2002年和2003年,福建省和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分别授予协会“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 “在残联系统5个专业协会中,我们是当年国务院残工委授予称号的唯一一家。” 李光泽有些自豪地说。
除了主办杂志,协会还为残疾人提供综合性服务,包括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倡导活动。依托杂志作为信息枢纽,该组织长期面向全国的残疾人士提供帮助,通过组织捐款、捐物、义演、义卖、义展(销)、义诊等形式开展爱心赠书、赠衣、助学、助困、康复救助等助残公益项目。据中心统计,多年来仅“爱心赠书及“爱心赠衣” 活动就募集了上万件衣物和4000-5000册书刊向受助者发放。
2002开始,两年一届的《同人》论坛也成为协会的“主打品牌”。这个由基层残疾人自办、立足社区参与的论坛吸收了专家和残联领导参加。第一届以“残疾人保障和社区”为主题,配套举办了残健作品艺术展(义卖款纳入“同人助残基金”)、残疾人就业推介会,文艺演出等系列或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最终还将30篇论文结集出版。第二届论坛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残疾人非营利组织为主题,就志愿者服务,中国NGO发展趋势,残疾人组织的活力和NPO理念等多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协会今年10月将在厦门举办第三次论坛,中残联将参与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福建的草根NGO并没有囿于习惯性的“地方本位主义”,它的受助者来自全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中心一方面对外省人员给与救助,还会致函受助者所在地的残联,推动它们共同采取行动。此外,尽管协会从功能定位上属于为肢残人士服务,但并未将救助对象局限在肢残人士。《同人》读者不乏聋人甚至盲人和精神残疾人士,中心主办文艺演出也常常邀请聋人和盲人参加,打破了界域限制。
李光泽表示,新注册的中心和原来的省肢残人协会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格局。由于中心将提供更好的独立运作空间,将成为对外活动的主体,而肢残人协会的牌子将逐步淡化。 (付涛)
联系:李光泽
0591-83701036,13774504420
li07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