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一场肆虐的台风,把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弄得一团糟糕,所有的树都倒了,路上到处是纷纷扬扬的垃圾。于是一群热爱鹭岛的朋友聚集到一起,组成了当时还鲜为人知的“志愿者团队”,开始了第一次“为了厦门的树”筹集善款的募捐义演环保活动,由此为契机,拉开了厦门绿十字从诞生至发展的10年序幕。
2000年5月,这个暂定名为“绿十字”的志愿者团队,第一次成功举办“鹭岛关爱日ICD(Island Care Day)”活动后,大家希望每年都举办同样的活动,于是,这个活动在厦门发展起来。
工商注册的权宜之计
2000年,志愿者们决定独立开展活动并决定把所有的捐赠款悉数挂到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账目上去,以确保整个活动经费的账务记录,以及承担最后出具财务报表的工作。
到了2001年,这家会计事务所由于我们的账务很“麻烦”而不愿意继续帮忙管理。随后,一个志愿者的财务管理公司主动承担了账务管理事务,直到2002年鹭岛关爱日活动结束。该财务公司每年都要因此承担一定的风险,但长此以往,必然是行不通的。
这个志愿者团队越来越感到成立一个组织的必要性。2001年,现在的组织负责人——马天南开始为组织的正式注册奔波,初定名为绿十字(注:因为绿拾字与绿十字是分别在工商与民政部门注册的名字,故文中“拾”与“十”通用),寓意为“红十字医人,绿十字救环境”。
之后,他们找到环保局下属的环保产业协会,希望在产业协会下面成立一个委员会,希望绿十字的财务和活动都能够独立运作。可经过多次的沟通后发现,如果将绿十字挂在环保产业协会下,这不仅使财务无法独立,整个机构似乎开始失去独立性,这对于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来说,是一个违背最初理念的严重问题。大家坚持认为,作为一个民间的环保公益组织,只有独立,才能够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最后没有在产业协会下挂靠成立委员会。
2003年,在厦门市环保局谢海生局长的建议下,志愿者们把名号挂到隶属环保局的环境科学学会下,并由学会会长承诺绿十字的独立身份,同时,马天南任厦门环境科学学会的常务理事。2003年的鹭岛关爱日项目就由环境科学学会经管财务。但是新的财务问题出现了,捐赠单位收到的收据无法冲抵企业成本,也就是说,捐赠单位对活动的捐赠额中,要扣除一部分成本费。本来就困难的筹款,筹到的款项还要在这样的流程中失去一部分。同时,捐赠单位的捐赠手段变得更麻烦了。
所以,在2003年的鹭岛关爱日后,财务管理志愿者赵彤建议马天南机构工商注册。马天南采纳其言,按照新的工商法规,以个人独资的方式,在工商局注册了“绿拾字环保服务社”。
工商注册后,绿十字有了自己的工商账户,企业的捐款能够顺利的存入,活动办事也更加具有法律保障,绿十字也开始介入更多的活动。
管理的问题
工商注册后,活动开展虽然越来越顺利,但是原来的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管理问题。2005年鹭岛关爱日结束,包括绿十字在内的厦门NGO,都没有一个正式的行政班子,导致志愿者、管理等都处在一个十分散乱的状态,特别是2005年水资源项目总结会上,志愿者发现绿十字整个机构运营陷入完全瘫痪的境地。
在2005年8月的全体志愿者大会上,马天南提出了聘请专职人员的建议。由于完全没有经费支持专职人员的工资,马天南提出,自己全职开始投入绿十字的各项工作。也是在2005年9月,马天南代表绿十字第一次参与了由自然之友组织的一次环境教育工作坊活动,第一次了解到,原来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众多的民间组织早已经生机勃勃的发展起来了,而发展较早的自然之友、地球村等机构,早已建立起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团队。
这次北京之行,不仅给马天南带来震撼,也给绿十字的发展找到了可以学习的标杆。2006年,绿十字建立健全了整套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薪酬、考勤、项目、财务、人力资源体系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也聘请了几位全职工作人员,绿十字终于走上了正轨管理和发展的道路。
民政注册的契机
但工商注册后的绿十字虽然活动越办越多,也越办越好,但也遭遇到工商注册的身份与其本身的非营利公益组织性质的冲突问题。其中也有一些赞助企业非常疑惑绿十字的身份:是企业吗?真的非营利吗?种种疑问,有时也对申请活动资助造成影响。
不仅如此,作为一家公益组织,捐赠款应当全部用于活动经费,但是作为一家工商注册的组织,因为要向国家缴纳税款,显然不能做到这一点,而筹集资金对于一家公益组织,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要是在本来就很少的款项里面扣去税款,对开展活动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更影响了组织的发展。
其实,多年前作为组织负责人的马天南早开始思考合法身份这些问题,但在当时,对于民间组织的管理政策并不明朗,更重要的是,所有公益组织的民政注册都需要有一个政府部门来做主管单位,去哪里找愿意管理绿十字的政府主管部门呢?最适合的当然是环保局,但是申请递交之后就像石沉大海,环保局似乎很难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担当主管部门。
2007年6月,马天南参加了福建省环保局宣教部在福州举办的一个培育和发展福建民间环保组织会议,趁此机会,马天南向福建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宁提出了民政注册的问题,陈宁建议马天南向地方环保局再次提出申请,并承诺如果还有困难,他可以亲自协调。马天南回到厦门后,再次向环保局提交申请,很快得到答复,同意成为绿十字的主管部门。
随后,绿十字民政申请的道路也明朗了起来。2007年8月,经过了民政局的各项资料审核后,绿十字终于获得了民政注册。
民政注册后的潜在风险
民政注册后的绿十字,活动的管理更加顺利了,作为一个中国的基层草根NGO组织,绿十字在厦门民政注册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但是民政注册只是意味着一个开始。
“5·12”大地震发生的时候,绿十字在第一时间,在后方参与了抗震救灾的物资筹募及救助工作,但作为一个民间的环保NGO组织,在是否参与救灾,和如何参与的问题上,绿十字的团队迅速沟通达成了一致意见,就是利用自己专业背景,合法接受公益捐赠的身份,阶段性以组织的志愿行为投入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工作中。
决定参与救灾活动后,他们立即组织人员,协调前方需求,并一再向社会各界声明:只收物资不收钱款。但依然有些绿十字的志愿者,执意要捐赠现金,而且也有个别长期支持绿十字的企业,基于信任,直接把善款打到绿十字的账户上。这样,绿十字所有接受的现金捐赠,必须给大家开具抗震救灾为主题的捐赠发票。这样一来,原定的组织志愿行为,就变成了实际的组织项目行为,两者之间毕竟是有差别的。
虽然表面看,绿十字没有扣留一分钱的管理费用用于组织活动,也满足了企业捐赠开具合法捐赠发票的要求,却承担了“捞过界”的风险,因为在绿十字民政注册的业务范围中,以及组织章程中,毕竟都没有“抗震救灾”、“慈善救助”的业务范围,而且绿十字也不在国家公布的可以接受抗震救灾捐款的名单中。马天南隐隐的担忧,如果一年一度的年检来临,是否会面临因为“越界活动”而不能通过的问题呢?
不管是处在工商注册阶段也好,正向民政注册冲刺也好,都是组织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过程。注册是一个组织的必由之路,只有注册了的组织才能充分的发展,才能使组织的使命发挥,才能使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但是,不管中国的NGO组织正发展到哪个阶段,千万不能忘记坚持组织的独立性,不能因为暂时的活动方便,就逃避注册,那只会使组织的发展走进死胡同。独立性也是绿十字一直在坚守的东西,因此也走了不少弯路,但也终于柳暗花明。作为一家民间组织,不能忘记的是组织的使命,不能忘记的是组织成立时最初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