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公益机构的工作人员,我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域摸爬滚打了6年,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仅有一些小小的工作随感分享出来算作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背景
农民工子弟学校最初的产生来自流动儿童对受教育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更多农村人孤身来到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从零开始打拼,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当他们稍微稳定了一些的时候,就把自己的配偶和子女带在身边,这样就出现了很多适龄上学的孩子。最初,北京的公办学校是不愿意接收这样的农民工子女的。当时公办学校,尤其是办学有特色、教育资源好的公办学校,认为这些外地孩子应该去老家读书,和他们学校没有任何关系,于是,大量适龄儿童无法进入学校,只得在田间、市场游逛,家长心急如焚,既担心安全又担心无法受到教育,于是鼓动一些有过教师经历的亲戚老乡办学。最初,办学的投入是非常低的,几千块钱,甚至几百块钱就可以开始办一个班,发展成一所学校。甚至这样的投入都是家长帮忙凑起来的。当时办学,只要找几间房子,和房东商量好,甚至房费都是先欠着,等收了学费再补上。
那时的学校,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算学校,就算是私塾吧。不断的产生,消失,后来有些学校发展到今天几百,甚至几千人的规模。后来,有一些精明的人看出了门道,也去办学,其中不乏原来开杂货铺的,卖馒头的,卖菜的。还有很多同村同乡的人,看到办学是一个好营生,也纷纷模仿,圈地办学。最多的时候,一个村子会有三五所,甚至七八所这样的学校。最后,也有一些公司投入这个领域,因为基础教育是不用纳税的。
最初的举办者,身兼多种身份,校长、老师、财务、勤杂工、厨师、看门人等,因为学校是自己的事业或产业,今天缺老师,就去上课,明天缺买菜的,就去买菜。从蹬着三轮车卖菜发展到开着面的批菜。作为一个创业者,我深深体验到创业的艰难,处处想省下一点钱,我见过一些举办者在学校做饭,修暖气,甚至掏大粪。在这个阶段,唯一可以信任和获得帮助的就是家人。因此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成家族式的学校。就像中国的私企那样,只不过是一类特殊的私企。
从开始的举步维艰,到后来慢慢找到路子,办学也上了轨道。随着社会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一些学校举办者学会到社会上“活动”,通过不断活动,获得更多社会资源。到后来,也有不少办学者发展成不重视教育的“社会活动家”。这一点是我们全社会应该检讨的。
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最早是从高校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和一些学者关注开始的,基金会、企业大量关注是从2003年之后开始的。关注多了,问题也就来了。
马太效应的困惑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引自《圣经・马太福音》)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马太效应就古今中外无所不在。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也毫不例外。少数出了名、俨然是农民工子弟学校代表的学校可以很轻易获得来自社会甚至包括政府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多到他们无法消化的程度。
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中,有三类学校容易获得社会各界资源,第一类是最早的一批,学校办学者社会活动能力比较强;第二类是以公益的名义在办的学校;第三类是“幸运”的学校,可以用“天上掉馅饼”来形容。某企业,甚至某国大使馆要做一个活动,就从报纸上,网络上,或者动员各种关系打电话,随意性很大,先打通先得,分完为止。学校因为长期匮乏资金,只要给就要,多了就处理,卖掉、送掉这样的事情时有耳闻。只有少数学校的举办者会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如不需要,会建议捐助者捐给其他更需要的学校。捐的东西五花八门,大到有捐成批电脑,捐高档二手汽车,甚至有些企业为了做活动,为了上市的需要,做“发钱”的公益活动。
太阳还是火炉?
多年的教育、心理和社会工作经历使我深信:每个人内心成长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个人,无论民族、种族、性别,都可以过有尊严的生活,有权利也有能力生活得更好,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和怜悯。他们只是缺乏某些重要资源。
很多人把公益理解为捐钱、捐物,这样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第一,资金、物质永远紧缺,造成僧多粥少、杯水车薪的状况,公益机构什么时候都觉得资金紧张,永远把筹款当成头等大事;第二,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公益机构本身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减少社会不公平,但往往会事与愿违。打个比方,公益机构本身想做个“太阳”,普照万物,但很有可能就成为一个“火炉子”,靠得近的很温暖甚至炎热,离得远的还是很冷。就以农民工子弟学校为例,最早被媒体关注的成为代表的学校,公益类农民工子弟学校等获得了很多社会支持。某所学校开办几年,共获得电脑资助160台,而与此同时其他很多农民工子弟学校竟找不出一台像样的电脑。第三,可能会造成弱势群体的依赖心理,西部有些地区,人们领了扶贫粮款,就惦记着明年的钱款什么时候到。某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得到社会各界捐助,却不去改善办学环境,因为这样就不可能得到更多的捐助,贫困和不幸成为他们的“金饭碗”。更有一些学校不但不去抓教学质量,反而利用大量时间搞社会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活动家。
把公益简单地当成捐物、捐钱,这样做,不是在帮助弱势群体,反而是害了他们。从一开始,就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层面,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职业技能,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奋斗获得成功。
好心做坏事
“好心做坏事”,这样的情形每每出现,自己亲自体验过很多次,也听NGO圈子里的很多朋友谈过。
曾经有一个企业公共事务部的负责人通过其他老师介绍找到我,说他们看到很多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报道,想帮助一些这样的学校,得知我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有很多资源,希望可以通过我介绍一些学校给他们,我听到后,觉得这样的事情很好。于是就介绍了几所学校给这位女士。过了没有多久,这位女士又给我电话,希望另外再介绍几所学校,尤其是特别困难的。我就问她看的那几所学校怎么样?她回答说,“那几所看起来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困难,因此想看看其他有没有更困难的”。这样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几次,我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他们的角度看,想找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学校是没有问题的,也许中国人特别容易被感动,哪怕是“做”出来的,也许那些有资源的人看到了,心一软,一流泪,就做出了捐赠行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农民工子女教育在北京已经有20年历史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个举办者一心为孩子考虑,认真办学,把挣的钱投入学校,可想而知,学校环境会不断改善,提升。但我们回头看一下,什么样的学校办不好?是那些没有专业、没有能力、不用心去办学的,当他们以盈利为目的的时候,挣了钱往往会考虑自己投资,买房买车,唯独不愿意往学校投入,这样的话,学校会长期破烂不堪,反而容易打动那些“感情充沛”的捐赠者。甚至有个别学校的举办者成了专业的社会活动家,不断去参加各种会议活动,找各种社会资源。听说有一所学校,收到上百万的捐赠,学校还是破桌烂椅,房屋漏雨。有老师不解问道:以前我们没有钱,没办法换,现在有了,怎么还不换?举办者笑而不语,有一次喝了酒后讲:“如果我换了就没有人给东西了。你别看它破,这可是一个金饭碗,我们不能丢了。”
三个重要问题
有一次,和某国外知名基金会的一位项目负责人沟通农民工子女教育最重要的事情。他讲,农民工子女教育有三大问题,有学上,上好学,有出路。当前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孩子有学上,资助更多付不起学费的家庭使孩子可以继续读书。是的,他这样讲,自有其依据。2000年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将近2000万,其中辍学率高达9.3%,14~17岁在读的只有47.1%。最重要的是解决这部分学生的问题。
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辍学有各种原因,有因为家庭条件差上不了学的,也有因为厌学,或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导致的,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后面这些问题不是靠资助可以解决的。而且,那些家庭条件恶劣的孩子也不见得靠资助这个方式得以解决。我们曾接受一位企业家的委托,资助一名来自湖北的女孩子。女孩子非常想读书,家里父母都年纪很大,而且有病,她被迫辍学打工,曾经在工厂里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后来给老板家做保姆,每天送雇主家的孩子上学。这样的经历使她对读书非常渴望。后来因为好心人资助,她终于可以读书了。她梦想读师范大学,将来做老师,但后来还是辍学了。这种资助方式只能解决家里条件紧张,但还不至于特别困难的一类家庭,而真正的贫困加上生病等,单靠一年几百甚至几千的资助是远远解决不了的。
针对那些家庭条件好,但不愿意读书的孩子,还有那些对教育的期望不高,只要孩子读几年书,可以写名字、算账就可以的家长,以及对那些发现孩子辛苦读书,家庭花钱,结果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收入很低的家庭来说,如何使孩子读好书,有好出路就更重要。
因此,这三个问题需要系统看待,系统解决。单靠单一方法是永远解决不完的。可惜很多资源的提供者、整合者没有或者不愿看到这些问题,缘木求鱼,幻想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解决这个深层的社会问题。
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域,最容易获得关注、获得关注最多的是学生和学校。几张照片就可以让无数“有爱心”的人泪流满面,很多企业基金会会愿意去做聚焦在孩子们的身上,以及对学校的资助上,但对于教师们的支持却远远不够。不难想象,教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一个优秀教师可以帮助成百上千的孩子健康成长。
农民工子弟学校成千上万的教师们工作担子重、时间长、报酬低,几乎没有任何医疗社会保险,法律保障薄弱,生活在贫困和安全线的边缘——但就是他们,这样一批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在默默地支撑着农民工子女教育。一旦出现一些天灾人祸,他们所面临的经济、心理和精神压力会有多大?!这是一个亟需关爱和帮助的群体。
应当这样去系统思考农民工子弟学校所面临的困境:反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感性公益模式,促进社会公益理性化,从救助个体到系统地帮助一个群体,从事后补救式帮助到事前预防式帮助,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们感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多一分信任和安全感。
(本文选自《在路上——真爱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手记(2004~2010年》(待出版书稿)。作者系北京真爱教育服务机构主任。邮箱:wetpno001@126.com )